APP下载

放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

2016-11-19张朝辉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放疗肺癌因素

张朝辉

摘要:目的 探讨放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放疗剂量、是否化疗、V5、V20及MLD等因素与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100例肺癌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48.00%;单因素分析后显示:化疗周期数多、吸烟、同时期放化疗、V20>25%、V5>40%、MLD>10 Gym能够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损伤;多因素分析后显示:剂量体积参数MLD (P=0.018)是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在设计肺癌患者放疗计划时,应针对不同患者结合临床因素、剂量学参数、基因学等因素进行制定,以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

关键词:放疗;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因素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属于胸部肿瘤放疗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对肺实质损伤比较严重,最终发展至放射性肺纤维化,严重时甚至导致肺癌患者死亡[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0.35±4.58)岁;其中吸烟者70例,不吸烟者30例;肺癌分期:Ⅰ期6例,Ⅱ期10例,Ⅲ期68例,Ⅳ期16例;病理类型:腺癌62例,鳞癌25例,其他1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强调或适行放射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均双手抱头,取仰卧位,选择激光定位参考点进行标记,利用真空袋加以固定,层厚5 mm。确定靶区:GTV为CT显示原发病灶与短径超过10 mm纵隔淋巴结,即纵隔窗。GTV外放15 mm作为计划靶体积。制定计划:勾画感兴趣与危及器官后,采用共面多叶光栅野进行照射,将90%的等剂量线包绕PTV,2 Gy/次,5/W,总剂量68Gy左右。靶区修改与复位:20次放疗后,重复进行CT定位,按照肿瘤体积的大小变化再次勾画出PTV与GTV,然后制定出新计划。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因素与指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本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相关因素分析 本组100例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共48(48.00%)例,针对相关因素分析后显示化疗周期数多、吸烟、同时期放化疗、V20>25%、V5>40%、平均剂量(MLD)>10Gym能够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损伤,见表1。

2.2剂量体积参数间的相关性和多因素分析 Person相关性分析:影响放射性肺损伤的剂量体积参数间具显著相关性,全肺MLD与患肺MLD:r=0.794,P<0.001;患肺V20与患肺MLD:r=0.941,P<0.001;患肺V20与全肺MLD:r=0.347,P<0.001。多因素分析: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独立因素除患肺MLD(P=0.018,P<0.05),其他因素均为P>0.05。

3 讨论

目前关于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因此长期始终缺乏一种针对性比较强的临床治疗方案,特别是晚期出现放射性肺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

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原因十分复杂,不仅和COPD、肺部感染等临床因素有关,而且和大量MLD、V5、V20等剂量学参数有关[3]。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周期次数与吸烟均和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长期吸食大量烟而致使基础肺的功能逐渐下降,从而提高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而同期放化疗与放疗前的化疗次数不断增多,不仅对放射治疗产生增敏作用,而且增加肺的毒性,因此,虽然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正常组织将受到更大的损伤[4]。除上述临床因素影响外,V5、MLD、V20等参数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得到大量研究结果证实[5]。在本研究中,剂量体积参数间的相关性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全肺MLD、患肺V20或MLD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此因素在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分析时存在一致性。此外,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肺MLD为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相关因素[6]。本研究单因素分析中V5>40%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存在相关性,但多因素分析中无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和参与的患者V5较低相关。

综上所述,在设计肺癌放疗计划时,需针对肺癌患者相应特点,设定合适的物理参数;同时需考虑患者的化疗史与吸烟史等个体化因素,且参考剂量体积参数有助于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洪选,吕长兴,王家明.肺癌患者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2,18(03):170-173.

[2]吕摇茵,曾摇敏,张瑾熔.外周血TNF-α、TGF-β、IL-6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08):1585-1587.

[3]贺春钰,张建庆,木妮热·木沙江,等.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医药实践,2012,15(3C):970-972.

[4]冯志俊,吴朝阳.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04):463-465,468.

[5]赵继伟,李青山.胸部肿瘤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研究[J].河北医药,2014,20(08):1304-1307.

[6]韩青,梁世雄,朱小东,等.乳腺癌术后患者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01):83-86.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放疗肺癌因素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解石三大因素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