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1例支气管哮喘浅析
2016-11-19崔娟
崔娟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生物机体、心理和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体脏器,需要从人与环境的整体来分析病因;现通过临床1例病例对支气管哮喘的诱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相关分析、介绍。
关键词:咳喘;个体;环境;多基因气道慢性炎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女性,31岁。因咳嗽、咳痰20d,伴阵发性咳喘及呼吸困难1w,于2014年5月9日门诊以"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
缘于20d前,患者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阵发性咳嗽,夜间明显,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不易咳出,伴声音嘶哑,无发热、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院外给予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等治疗10d效果不佳,1w前患者咳嗽有所加重,夜间尤甚,并逐渐出现咳喘及呼吸困难,咳嗽时加重,输液治疗无缓解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发病以来无体重变化,睡眠不佳。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疾病史。家族史:哥哥患支气管哮喘。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0/min,呼吸20/min,血压110/70mmHg。急性痛苦病容,表情紧张,声音稍嘶哑,咽部充血,口唇不发绀,颈软对称,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如常,双侧呼吸动度、语颤对称,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深吸气时气管及胸部均能闻及干鸣音,两肺无湿性啰音。心脏、腹部未见异常。
1.2入院初步诊断 ①急性支气管炎;②支气管结核?③咳嗽变异性哮喘?
1.3诊治经过 入院后给予患者止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完善有关检查。入院时动脉血气pH7.46,PaCO2 41mmHg,PaO2100mmHg(吸空气条件下)。三大常规未见异常。PPD阴性、结核抗体阴性。胸部CT未见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报告未见异常。入院后仍有上述症状,以夜间明显,发作时患者表情紧张,精神不佳,呼吸急促,咽喉瘙痒不适伴头晕。查体可闻及呼吸相干鸣音。持续数分钟后能逐渐缓解,缓解后仍伴呼吸困难。2014年5月11日,患者接受肺功能检查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次检查,流速容量曲线均显示有明显的凹迹。支气管舒张实验为阳性,给予甲泼尼龙80mg,vd,1/d,连续3d,效果不佳。仍有喘息间断发作,喘息发作时两肺散在干鸣音,以吸气相为主,伴有烦躁、头晕等不适。患者咳嗽、咳喘发作的时候,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在吸气相声带内收。综合分析患者合并声带功能障碍(发作时喉镜示声带矛盾性运动是诊断声带功能障碍的金标准;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尤好发于年轻女性。此处不作重点介绍)。5月14日停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口服多索茶碱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同时给予心理辅导,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20min/次,3次/d。2d后患者咳嗽及喘息基本缓解,5月18日复查,肺通气功能提示流速-容量环形态基本正常未再出现凹迹。5月19日出院,出院后仍给予呼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电话随访1个月未再发作。
1.4最后诊断 ①支气管哮喘;②声带功能障碍。
2 支气管哮喘分析
2.1支气管哮喘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症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2.2支气管哮喘诱因 动物性诱因包括室尘螨;皮屑、毛发、羽毛;蟑螂;蚕丝等。植物性诱因包括风媒花粉。此外,家庭内的真菌也可称为诱发哮喘的致敏源。
化学物质也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如烟雾、煤油炉烟、烹饪油烟;二氧化硫、氨气;涂料、油漆;灭虫药气雾、蚊香、来苏水;化妆品等。
冷空气也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气候骤然变化。
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月经期、妊娠、极度的精神波动、 心理因素、剧烈运动、过度通气等。
药物性诱因包括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等。
食物性诱因包括鱼虾、蛋类、牛奶;芝麻、桃子;食品添加剂如酒石黄、亚硝酸盐等。
2.3支气管哮喘病理表现
2.3.1早期病理表现为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
2.3.2后期病理表现为气道重塑;基底膜增厚;支气管平滑肌增生等。
2.3.3病理生理机制 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气道重构。
2.4支气管哮喘机制的学说
2.4.1气道炎症学说
2.4.1.1炎症相关细胞 参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细胞有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2.4.1.2炎症介质 有组织胺,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LT,缓激肽,腺苷,趋化因子。
2.4.1.3细胞因子 参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2.4.2变态反应学说 外源性变应原进入患者体内,产生的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的受体上。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并与IgE抗体结合后,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释放的炎性介质导致气管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渗漏,黏膜水肿,分泌增多,导致支气管腔狭窄,可引发速发相哮喘反应。
2.4.3神经-受体失衡学说 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
2.5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⑴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⑵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12% 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⑶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①~④条或符合④、⑤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6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需要和支气管炎、COPD、急性左心衰、支气管扩张、上气道阻塞病变等疾病相鉴别。需要注意个别患者仅有咳嗽的症状时,需要避免漏诊咳嗽型哮喘。
3 结语
目前认为: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本质。随着对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的发展,对哮喘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全面,将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