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意识』角度评讲作文
2016-11-19叶惠琴
叶惠琴
什么是“读者意识”呢?
张志公先生对“读者意识”有过明确的阐述:“北京的老师时常出‘北海之类的题目,这当然可以。不过,为什么要写北海?写给谁看?还是不大管。我认为,不管不好。写北海可以有各种写法,要看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来定。自己游了北海,游得很愉快,想写篇日记,是一个写法;游北海有所见,有所感,想写篇文章在《少年报》《青年报》,或者学校的墙报发表,另是一个写法;跟友好国家的小朋友通信,向他介绍一下北海的景物,又是一个写法。学生熟悉北海,却对着《北海》发愣,就是因为写作既无对象,又无目的,叫他从何说起?……其结果,学生只能憋出一些话来说说。”——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地把读者的定位、阅读需要、阅读期待等因素,纳入自己思维活动之中的心理过程,就是所谓的“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以能让读者能接受、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写作,无疑会对自己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提出相应的内在要求。写给自己看,要求说真话、心理话;写给朋友和同学看,要求真诚、平等;写给报纸、杂志,要求新颖、准确、有创造性。随着读者范围的扩大,学生就会对自己的作文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自能、自动写作的习惯,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希望达到的。
如今,在许多学生眼中,作文就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为了考试得高分,为了能进入好的学校。作文完成后就是给老师批改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几乎从不考虑读者对象,学生几乎从没有“读者意识”,也从未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文字。这严重地忽视了语言的交际作用,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缺失,严重助长了学生作文敷衍塞责,甚至为了投教师所好,胡编乱造。重新审视“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儿童写作”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让孩子们喜欢作文,爱写作文,会写作文,是我的作文教学的追求。刚上三年级,孩子们对作文都有害怕心理、畏惧心理,觉得作文是高不可攀的事。所以,让每个孩子“喜欢作文”是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我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喜欢我的作文评讲课,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觉得写作文很有趣、很有用,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上好每一堂作文评讲课,我可谓绞尽了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什么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指导,对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对牛弹琴,反而让他们觉得作文高深莫测,要写好作文比登天还难!读了特级老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系列”,其中的“读者意识”让我耳目一新。每次评讲作文时,我有目的地渗透读者意识,因势利导,让学生作文时心中有读者,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应该怎样作文,学生听得懂,有兴趣,说服力强,效果明显。
一、从读者的身份定位评讲作文
以前在学生眼中,作文就是写给老师一人看的,从来没有学生想到过作文要考虑读者的定位,老师也很少想到过。自从有了“读者意识”后,我在评讲作文中,把这种意识慢慢地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觉得作文来源于生活,还能为生活服务,读者身份的定位不同,作文的写法也不同。
(一)作文时要抓住读者的心理
作文前,要想一想:我的文章是给谁看的?我希望读的人阅读后有怎样的感受?这样一想,写的时候就会顺着读的人的心理去写作文。我班的马顾琳同学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过高,太看重成绩了,对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把自己一次糟糕的考试后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打动了老师,也打动了对她要求苛刻的妈妈。
一次糟糕透顶的考试(片段)
文/马顾琳
看着老师那严肃的神情,我猜想这一次的考试一定不怎么样,我害怕得直打哆嗦,就怕成绩考得不怎么好,回家被批评。
试卷一发下来,我看着成绩,不觉为之一震。啊,这次考得怎么这样差!不禁身子抖了一下。
我的脑海中飞快地闪出一个词——批评。妈呀,我浮想联翩: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大理想,妈妈一定会严重地批评我。想到那时妈妈唾沫星飞,直到说得让我趴下打屁股!
天哪,真是太恐怖了!
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阳光体育活动时,只能听见这些话:我妈妈一定要把我……我爸爸非得把我……我百分之百一定……
马顾琳的文章之所以能打动那么多人的心,是她紧紧地抓住了妈妈的过分严厉对她产生了特别严重的伤害。“六次害怕的心理描写”自然流露,真实可信,而这一点是家长和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妈妈的严厉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实际上事与愿违。读了作文后,我及时家访,马顾琳的妈妈也进行了反思。孩子有了这次作文经历,深深体会到了作文的魅力:它不只是完成老师的任务,还能成为替自己鸣鼓申冤的武器。其他孩子在无形之中跟着马顾琳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突然明白了要让父母改变做法,抓住家长的心理来作文,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后来学生的日记中类似马顾林的作文出现了不少,我都积极地给予了回应。
(二)作文时要激发读者的同情
哪些内容最能激发读者的同情,那些内容就是主要的,就要详写,可以抓住细节打动读者。有一个阶段,我校附近的一个垃圾场内,一直有人焚烧垃圾,气味实在难闻,我们向有关部门打了电话,却无济于事。学生也很气愤,写了作文,谴责这样的事。
我中毒了(片段)
文/凌楚楚
12月31日,我们上完信息课一走出门就闻到了一种令人想呕吐的味道。我马上用手套遮住自己的口鼻,可是一点用也没有,照样还能闻到那个和煤气一样的味。
一回到家,我和奶奶差一点就吐了出来,头一晕,胸还闷得很。奶奶连忙帮我泡一杯茶叶水,让我趁热喝下去,我喝了一半,可就是不想再喝了,症状一点也没有好转。
吃晚饭的时候,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妈妈说:“有可能是中毒了,要不就喝杯牛奶吧,喝牛奶可以解毒。”
我把学生的日记和我当场拍的照片向城管部门邮去。后来城管来了几次,焚烧垃圾的事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篇文章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效应?——题目很不错,一语中的,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是什么引起学生中毒的?文章重点把中毒后难受的情景描写得详细、具体、真实,容易激发读者的同情。文章内容的主次一定要根据读者的口味来定,这样容易打动读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作文时要考虑读者的身份
日常生活中利用书信向上级领导反映问题,这是常有的事。然而,你要让领导愿意看自己的信,看了还能听取意见,那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亲爱的市长伯伯:
您好!
我是吴江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三班的学生程超飏,今年是我在吴江过的第一个寒假。我在吴江生活了半年,发现吴江人都很和谐,不打架,不乱扔垃圾,绿化带很多,道路既干净又宽敞,高楼很高也很多。蓝蓝的天上飞着一群群可爱的小鸟,像一架架飞机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舞。吴江真是人居住的好地方。
可是在吴模家园附近有一家浴室,浴室上有一只烟囱,这只烟囱每天冒着黑烟,向外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也会危害他人健康;吴模村旁有一条臭河,每天早晨跑步时我都会闻到这条河发出的臭味。这些都是在建设“乐居吴江”方面存在的不足,请您在百忙中给予关心和解决,让吴江变得更加美丽。
……
一声“亲爱的市长伯伯”,拉近了跟市长的距离。文章为什么不用简洁的语言,而用描写的语言?文章为什么要先描写自己居住的吴江环境的优美,再描写存在的问题?最后还提到了吴江最近的头等大事:建设“乐居吴江”?如果一提笔就写:“我们吴江的环境存在不小的问题,吴模家园附近有一家浴室的烟囱每天冒着黑烟;吴模村旁有一条臭河,不断散发臭气……请您在百忙中给予关心和解决,让吴江变得更加美丽。”哪一封信更能打动市长?肯定是前一封。先写好话再写不足,符合人的心理,别人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提到建设“乐居吴江”,说明我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也关心家乡的建设,也从侧面体现了市政府建设“乐居吴江”已深入人心。
二、从读者的阅读口味评讲作文
一个饭店要生意兴隆,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想方设法做出迎合顾客口味的饭菜,留住顾客的胃。作文同样如此,要让大家喜欢阅读你的文章,你就要尽量写出吊住读者品味的文章,打动读者的心。
(一)口语化的题目适合读者口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题目犹如强大的南北极磁场,牢牢吸引读者。口语化的题目通俗易懂,有亲切感,适合广大读者的口味,深得读者的喜欢。有一个学生在寒假里一个人在家睡懒觉,忽然闻到家中全是煤气味,于是关煤气阀——开窗——打电话通知,最后知道是孩子父亲烧菜后忘记关煤气所致。从此,母亲得了“煤气泄漏恐惧症”,每天睡觉前都要问一句“煤气关了没有?”
煤气泄漏事件(片段)
文/张满
……
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厨房,只觉得这股异味越来越浓,却不知道这股异味是从哪里飘出来的。难道是……煤气泄漏?我吓出一身冷汗。
……
妈妈也大惊失色,后来抱着我念念有词道:“还好还好,要是出点什么事可咋办呀。我们家就你这么一根独苗苗啊!”
从此以后,妈妈就得了“煤气泄漏恐惧症”,每天晚上临睡时总要跟爸爸问一句:“煤气关了没有?”
我建议张满把题目改为“煤气关了没有?”,改后的题目口语化、生活化,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家长和孩子都喜欢看这样的题目。原来的题目范围太大,好像在向领导做工作汇报。从这些细小的评讲中,慢慢向学生渗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作文时要考虑读者的口味,要投读者所好。
(二)智慧化的语言丰富读者口味
1.人物语言一语中的
记得一次我班的班级周报上吕孙涵笑写他的爸爸如何机智地把前一天擦伤他车的肇事者抓住,并使他不得不承认肇事者确实是他。好多家长阅读后在我班的QQ群里问这位智慧爸爸,事情是不是真的,赔偿真的拿到了吗。智慧爸爸得意地告诉大家赔款一分不少都拿到了。他爸爸是这样说的:“昨天你擦了我的车,一走了之,看你车上的漆还在我车上呢。你的车号我都记着。”
我让学生阅读了QQ群里家长的留言,问学生从哪里可以看出爸爸的智慧?就是爸爸的语言。老师为什么要发表这篇文章?家长为何也感兴趣?就是因为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这种问题比较普遍。“爸爸的话”能告诉大家遇到“肇事逃逸者”该如何做。所以人物的语言要一语中的。
2.人物语言身临其境
写好语言就要抓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让读者感到文中的主人公就在自己的眼前,读者就愿意读下去。
李伯森说:“我怕他干嘛,扣就扣!”李伯森气势汹汹,拿着一把刻刀吼道:“啊?你敢给我扣分?不想活了啊!”吴乾昊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想干什么?”
从以上简短的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蛮不讲理的李伯森。他的满不在乎,他的凶神恶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人物语言亲切自然
亲切自然的语言让读者好像在和文中的主人公聊天,是那样的轻松、那样的真实,读者也在不知不觉走入文中,与主人公起来对话。
如:妈妈对我说:“你长大了,回到家就马上把作业做完,不像以前,回到家先看一会儿电视,吃一点儿小东西才去做作业,长大了啊。”爸爸看了看说:“哎呦,长大了嘛,会给你爸爸倒水喝了。”奶奶笑着说道:“乖孙子,长大了,来,这十元钱自己买糖吃。”
小作者通过家人的亲切话语,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这孩子真的长大了。家人的话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了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三)悬念的设置吊住读者的口味
悬念,就是文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设置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一般都用在文章的开头,如:
食堂的不速之客(片段)
文/ 王羚
这几天,我发现我们食堂突然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
它长得并不好看,趴在那里的时候,一动不动的,像一块盆景里的泥巴。浑身上下都是淡灰色的,长满了凹凸不平的小疙瘩,两个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一对眼睛突得快要掉出来了,走路的时候一蹦一跳的,动作快极了!
它来我们食堂到底要干什么?
文章两次设置悬念,到底是谁?它要来干什么?读者的思维被作者死死地攥住了,一个劲快往下看,非探个究竟不可!
(四)真情感的表达留住读者的口味
领导爱听下属的肺腑之言,父母最爱听孩子真诚的话语,老师最爱听学生真挚的心声。有一次,我很不开心,许多学生就写了日记给我排忧解难。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我很想为您做什么,可我这滴水般的力量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您不快乐,我心里也不快乐,老师不要伤心,记住,同学们是您坚强的后盾!”另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您曾教育过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希望你也能践行这条格言。”看了学生的作文,我衷心地向我的孩子们表示感谢。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文有这么大的魅力,他们也激动万分,对作文更感兴趣了。
三、从读者的阅读期待评讲作文
每一个读者都希望阅读到真实、有趣、新颖的文章,这也是日新月异变化的生活的需要。我们写作文就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一)从读者角度求内容的真实性
我班的钟志杰家长看了孩子的日记心疼不已,钟志杰的日记上写:“音乐课上,我用力推开钱天逸的手,他的手撞到了椅子,他马上打了我一拳,又打了我四个耳光。”我听了也很震惊,钱天逸平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孩子,怎么一开学就做出这样的事。我去调查,原来是钱的手由于被撞疼了连甩4次,手指碰到一点小钟的脸上,连碰4次。当时,脸上也没留下任何印记或红肿现象。孩子的日记夸大了事实。
针对以上事情,我郑重告诉孩子们,作文是件十分严肃的事,一定要实事求是。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眼前的事实教育了孩子,作文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读者的期待。
(二)从读者角度求语言的生动性
幽默、轻松的文章是每位读者都期待,都喜欢的。对比这样两句话:
是谁在我伤心时来安慰我?是谁在我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时,讲个笑话使我开心?
讲评时,我让学生认真读这两句话,他们读到第2句话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我就趁机问他们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他们都告诉我喜欢第二句,太好笑了。幽默、生动的语言总能打动读者,让读者在笑声中想象、明理、享受。我重点让学生欣赏同学的佳句,一起点评,然后作文,结果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语言明显有了进步,他们幽默、生动的语言让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三)从读者角度求写法的新颖性
电视上看到齐白石的一幅画,拍到4亿2千万,主持人讲,齐白石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大画家,原因之一就是画的新颖性:他把写意和工笔融合得非常和谐,把以前画家不画在画中的东西画了出来。读者是多么期待、青睐与众不同的新作品啊,一幅画如此,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嘴下留人(片段)
文/钱宇轩
吃早饭时,我比平常快了好几倍。妈妈便对我说:“不错,值得表扬,以后要更快。要保持,要持之以恒……”(此处省掉了30个句子)。
到了学校门口时,妈妈又对我说:“在学校要认真听讲,别喝生水,上体育课别受伤了,不要和别人打架……”(此处省掉20句担心的话)我只好回答:“知道了。……”
回家的路上妈妈又“发功”了,她问:“今天学校的伙食好不好啊?有没有受伤啊?和同学打架了吗?上课认真听讲了没有?有什么作业?”(此处省掉30个问句)
文中,括号的灵活应用吸引了很多读者,就是新颖!题目也很有趣。
对三年级的孩子,评讲时如果讲一些知识、技巧,那是隔靴搔痒,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从读者意识的角度进行评讲,他们总听得津津有味,有时一愣一愣的,大有恍然大悟之感。欢笑声总能从我的作文评讲课上传出。老师评讲作文,把“读者”装在心里;学生作文时,也会把“读者”装在心里,写起作文来,不再像完成任务那样枯燥乏味,而是有滋有味有趣,还有用。
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效率?从读者意识角度出发,就是一条通往作文的有效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