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发布2016年五大趋势运营商重回价值链顶层
2016-11-19林紫玉
林紫玉
2010年爱立信就提出基于连接和智能的网络社会愿景,同时爱立信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从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悄然成为第五大软件厂商,向云、虚拟化和服务转变,以强大投入,亲身验证与构建网络社会下的种种奇迹。
5年来,网络社会的发展超出人们想象,爱立信如何看待2016年的ICT趋势,有哪些创新的机会值得关注,运营商与各行各业又能产生怎样的跨界反应?
一个基础信息是,爱立信预计到2021年,包括5G在内的移动宽带用户数将会超过77亿,其中LTE用户数将达到41亿。而全球范围内互联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将超过280亿,其中约150亿为M2M类型的连接。
在这样一个无处不在的连接中,爱立信认为2016年趋势主要有五个方面。
趋势一:网络即服务
爱立信认为,网络即服务是5G时代按需组网的网络能力提供方式,它利用逻辑而非物理资源。
运营商首先根据业务场景需求生成网络切片模板,然后网络编排功能根据该切片模板申请网络资源,并在申请到的资源上实例化创建虚拟网络功能模块的接口。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灵活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定义网络能力,提供针对不同业务需求的网络能力,比如说针对虚拟现实业务需要的低时延、高可靠。
趋势二:面向5G的网络演进
增强的无线宽带能力,主要是通过演进的LTE-E技术和新的空口技术(NX)来实现,通过整合各种频谱资源实现大带宽传输,关键是利用各种多天线技术,同时探索在高频谱6GHz-100GHz上的新技术。
在4.5G网络上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预计2016年将成为3GPP正式标准。
趋势三:智能无处不在
智能将无处不在,包括越来越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机器智能。
趋势四:开放网络能力
能力开放将从API接口,进一步向网络、平台、业务等各种能力组件实现能力开放,以提高新业务部署时间,降低第三方的门槛,同时实现运营商运营能力的提升。
趋势五: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依托增强型宽带,让各行业实现可以看到的转型,比如说人脸识别、医疗、制造业和电商行业,将实现一个华丽的升级。
重回产业价值链
这五个趋势下,传统行业的颠覆与改造不是独立发生的,运营商自身的质变必须同步,这样运营商从单纯卖流量,重回产业价值链的可能性变大了。
这个可能性的变量取决于:随时随地联网是基础,大数据的分析、共享、流动和利用是关键.
爱立信中国副总裁兼CMO常刚表示,在增强宽带支撑下,运营商提前释放面向万物互联的5G能力,以NB-IoT拓展物联网,依托网络与终端获得丰富的数据,通过全面的网络能力开放变身顶级平台,从而成为网络社会下的超级信息服务提供平台。
比如说通过网络能力开放,运营商不仅是开放API接口,更可以提供从业务定义、计费、用户信息等组件,从而实现一个新业务流程的能力开放,让开发者快速提供新业务。
这个过程中,运营商获得了丰富、个性、多样的数据资料,比如车联网下用户的驾驶习惯、路况等等,从而可以为保险公司、交通等各行业提供精准的业务模型。
2015年,爱立信推出了业务创新框架,其特点是将新业务所需要的运营环境要素以通用模块或者组件的形式提供,允许第三方的开发者或者运营者灵活的调用和组合这些组件,从而加速新业务的部署时间,并有效降低新业务部署的运营成本。
实践转型模型
爱立信自己在亲身实践这个转型的模型。
常刚表示,与沃尔沃合作的车联网云不止是两家自己的联合,而是可以开放给所有汽车厂商和相关第三方,比如保险、支付,提供更广泛的联网。同时这些数据可以分享给其他厂商,不断扩大一个个的生态。
在韩国,爱立信在4G网络上引入了5G的超简体系架构,对下行传输效率有50%提升。去年全世界都关注的几千公里之外控制一台挖掘机、5G无人驾驶等,实际上就是用到了4G+的技术,这些技术同样可以用在NB-IoT上,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
可以看出,未来网络社会下的连接已经不是重点,500亿连接产生的流量价值,可能还不一定会超过这些终端所使用的电量。更关键的是,运营商今后可以进一步延展与流量和数据相关的价值。如果每个车都连接,动态信息、驾驶习惯等的获取,都是可以变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