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对策和补强措施的建议

2016-11-19高健魏旭彤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4期

高健 魏旭彤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水稻生产技术推广较快,在先进技术带动下,水稻依然保持着相对持续稳定的增产趋势。但各地区插秧机械化的普及发展受政策扶持力度和地域优劣差别的影响,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依然不平衡。有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确定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覆盖率约70%,但也有地区文献报道,个别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超过90%以上的水平,而有些地区依然达不到50%,说明发展的均衡性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其中,水稻生产技术发展较快,而水稻机械的普及发展速度低于技术推广。笔者就这些不均衡现象有针对性地探讨十三五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补强措施。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核心问题;十三五对策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6.04.008

1国内外水稻机械发展对比

我国插秧机的研究基本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由于综合国力和科技能力的限制,前三十多年基本是低速度前行,插秧机的推广应用覆盖与先进国家比差距巨大。截至到2014年,我国约有5亿亩水稻种植面积。而十二五期间仅达到70%插秧机械化率,相当于3.5亿亩的机械插秧能力,尚有1.5亿亩缺口。估算一下,我国每普及应用1%的水稻插秧机械,机械化覆盖面积只能增加约600万亩,弥补缺口的能力还相差甚远。

经比较,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和自然条件与我国十分相似,他们却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水稻田全部的机械化推广应用,而且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插秧机时代,插秧机械的多样化和向大型机械化发展的趋势也是令人称奇的。此外,美、韩、意、澳等国家也是水田机械化的佼佼者。这些国家不仅拥有了免耕插秧、不耙地插秧、单株苗插秧等机械装备,而且还拥有了无人驾驶的水田插秧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廉,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都很高,还运用科技手段装备了电子眼功能,秧苗排列更整齐,抗倾覆能力更强,秧苗生长更壮,满足了技术农艺的需要,且插秧施肥一体化完成。

虽然我国在水稻的品种体系和生态类型上更多样化,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潜力更大,而目前看,我国水稻机械化仍然是全部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环节。韩国插秧机技术在初期的发展阶段是依赖于日本引进,但是边引进边改进,形成了适应自己国土特色的机械技术,到目前已经和日本水平相差无几,同样跻身世界领先水平。所以,一方面,既要注重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又要把目光集中在国产化的改进上,为创新自己的东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多从人才激励手段、投资结构运作模式上思考对策,这是追赶跨越的关键。

2国内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2.1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问题

奖励机制不健全。国外如美国韩国等对机械制造业创新的激励政策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机械设计工程师改进和创新研发了新的应用机械,政府和所在科研机构给予的奖励相当于三年以上的薪水,激发了创造热情。而在我国,除了少量的技术专利可以通过有偿服务创造者个人得到实惠外,其他奖励数额相对较少,这是典型的激励机制问题。没有对创新人才的激励,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然弱化。

2.2政府补贴比例问题

2015年,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确定了相应政策支持。补贴机具种类包括了11大类137个品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定额补贴,一般机具的中央财政资金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此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2015年仅在河北、山西、江苏等17个省市试点,并没有全面铺开,一般报废机械更新不同补贴额仅有500~1.8万元(上限)不等,况且这样的标准还有落实不到位的地区。以低收入种植户的收入为例,购置水稻插秧机的农户并不是很多。加大补贴额度才能进一步调动稻农发展机插秧的积极性。

2.3发展和推广模式问题

很多地区的推广和发展应用的模式,还局限在个人出资、政府微量补贴添置状态,不善于运用多种模式来筹集资金。原因是部分种植户保守思想还相当严重,当地政府农业部门也缺少积极引导和启发,尤其是政策性的改变运作模式还缺少灵活多样的创新手段。

3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对策和补强措施

3.1扶持要加大

一方面要足额落实农民购置插秧机补贴政策,特别是贫困地区要适当增加补贴额度,同时,扶持发展一批机械化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育秧和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扶持一批服务于水稻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还要引导好水田生产者,树立“有政策不能只是靠政策”思想,进一步转变观念和思路,提高机械化推广应用的水平。

3.2服务要加强

继续落实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开展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建设,不断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组建专家继续抓好科技培训,普及插秧机械化应用规范。在水稻主产区乡镇成立技术服务站,实行科技入户,免费为农民、育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广大机手提供强有力的公共科技服务。农机部门要建立起精细化现场服务机制,充分借鉴机收发展的经验,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广大农民的新需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把服务做深做细。

3.3信息要通畅

一方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国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作业信息平台,及时搜集、整理、发布和更新,把机插技术和机械动态、插秧的市场价格等及时发布出去;另一方面,农机部门要认真总结前五年各地的发展经验,不断研究引导机插秧技术推广要点的传递,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不遗余力地把经验传播给种植户。

3.4政策要给力

在水稻插秧机械化种植前后作业时段,灵活掌握《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运输插秧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开辟公路免费绿色通道,鼓励其跨区域作业,更好地协调机械化资源的综合利用;落实好税收减免政策,要鼓励城镇居民利用闲散资金投资购买农业机械,为水田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发展增加资金投入,对从事插秧作业的服务组织要给予免税支持。

3.5环境要优化

进一步修订完善《2015-2017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所涉及的政策性规定内容,并在配套的补贴政策上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一事一议,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搞一刀切,对发展薄弱的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在政策支持的额度上尽可能提高量化指标,给这些地方缓冲和加快追赶的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6模式要创新

有媒体报道,在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都有了集体购置承包经营、育秧和插秧一条龙作业、合股(合伙)购置承包经营、跨区作业等多种模式,插秧机投资形式、经营模式已经呈现出多样性趋势,这一发展模式的创新,应该尽快在各地推广,包括鼓励城镇闲散资金到水田作业区作机械化投资,多开绿灯,不开红灯,自然会加快追赶步伐。

3.7激励要舍得

不管是科研院校还是机械设计生产厂家,对研制出有自主创新亮点,可制成某个局部地区应用普及的机械设计成果,能够带动一方稻农积极使用的创新产品,给予创新的科研院所和技术人员一定奖励,加快发展步伐。

4结论

十二五期间国力进一步增强,但从粮食发展现状的角度看,中国粮食进口增加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机械化水平差距是成本偏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水稻是高产粮食作物,推广好机械化可以降低成本,可以不断为成熟的技术配套,增加水稻产量。面向十三五,如果各级政府服务部门、机械设计院所和企业投资者、监管部门都重视,水稻生产机械化目标就会很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