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检技术作业系统集中操作和控制平台的研究和设计

2016-11-19张欣亮

关键词: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张欣亮

摘 要:针对铁路货车列检技术作业的现状,分析其信息传递、共享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手持机等设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系统,实现集中操作和控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效。

关键词:信息平台;集中操作与控制;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U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158-2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运输组织的变化及铁路货车新技术不断运用,货物列车牵引吨数及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列检安全保证距离、列车技术检查时间、技术检查手段及车辆技术结构、故障规律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利用货车运用工作中产生的各类生产信息,共享、指导、综合分析,将离散的大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与梳理,用于提升货车运用质量,确保运输安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此次研究主要面临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①信息传递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列检作业场信息化工作发展很快。比如HMIS系统、5T安全防范系统,都在列检值班室部署了相当数量的终端,为提高列检作业场信息化水平,保障生产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值班员与现场检车员信息传递这一环节,仍然沿用传统的语音传递方式,通过人为复诵,保证信息传递准确,大量占用了对讲机使用时间。

②系统孤立无法综合应用。

列检作业场作为运用工作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各类生产、办公信息的汇集点,近年来为解决各类问题先后安装并投入了诸多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和装置实现了作业场在技术作业、信息流转、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但各系统间缺乏关联、信息孤岛、标准不统一等造成有价值的信息无法综合应用。

③值班员工作量大、效率低。

作为作业场的指挥中心值班室是各系统信息的展示和监控场所,值班员承担着所有信息的收集、汇总、指挥、调度等职能。目前到达作业场值班室一般配备列检值班员、列检助理值班员、动态检车员等三个岗位,每个值班员都要针对数个系统进行工作,工作量基本是满负荷运转的,列检值班员组织现场作业等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④信息孤岛,未形成信息共享、综合应用。

近年来,各局、段为了将作业场的信息进行综合应用,积极联系软硬件厂家自主研发了各类应用系统,对指导生产、提高管理效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都是以某一个系统为主线,分别向其他系统进行信息单线联系,造成仅仅满足某项需求而自行制定接口标准,若接口较多往往某个系统修改就造成整个系统的被动升级,而且系统间结合部较多极易出错。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整合、充分共享等手段,亟需为列检作业场建设一个集技术作业、集中监控和控制的信息平台,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显得尤为必要。

1 列检技术作业系统集中操作和控制平台

“列检技术作业系统集中操作和控制平台(以下简称列检集控平台)”是一套对列检作业场各应用系统进行信息集成,集中管控的平台系统,由数据库、管理软件和系统接口三部分组成。该平台通过对整个作业场作业、质量、设备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实现对生产过程、作业质量、设备状态的有效管理、监控。

2 列检集控平台架构

①段级数据接口;

②列检集中操控平台;

③值班员工位机系统;

④检车员手持机系统;

⑤工长手持机系统。

3 平台主要特征

列检集中控制平台,实现对生产作业流程的控制,对各种资源、设备统一管理,通过平台接口发送指令的方式实现对集控联锁微控电动脱轨器、列车制动机试风系统等微控设备的集中操控,对作业场的各种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监控,并对整个作业场产生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实现生产过程和人、物料、设备、车辆的集成,并对它们实现有效的管理、跟踪和控制。

列检集中控制平台为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存储、访问服务。未来的各应用系统均在此平台上构建,依据统一规则提供或使用数据,相互之间不再产生依赖关系,值班员只需面对列检集中控制平台,即可完成日常工作。

4 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4.1 列检值班员工位部分

①交接班。本功能完成交接值班员各类交接项目的交接,包括设备交接、卫生交接、工作移交、工作量交接等,接班值班员接班后初始化相关信息。

②技术作业。该模块实现对一列车技术作业场阶段信息采集、过程管理、状态监控模块,本系统根据不同的列车性质、试风方式建立了列车技术作业标准过程库,在进行具体列车的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根据该列车的列车性质、试风方式,动态创建该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各模块及模块的顺序,值班员只需顺序操作各模块,监控各模块的完成状态,在作业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车统14。

③车站通知。本功能完成车站通知相关信息的登记,如果当时确定接车组别,则向手持机发送接车通知信息。

④接车通知。本功能完成对当前未通知列车接车组别的选择确定,确定后发布到对应的小组各检车员的手持机上。

⑤列车到达。本功能完成列车到达后编组、首尾车号、试风方式等信息的采集,信息确认后,后台自动生成该列车的各作业过程,并按照各作业过程的顺序进行排列。

⑥作业分配。本功能根据列车的编组辆数,当班接车小组各检车员的分工位置,自动计算出每个检车员的作业区域,点击“下发分车信息”按钮,即可将分车信息下发到各检车员的作业手持机。

⑦技检结束。本功能作为列车技检的最后把关阶段,该功能将对所下发各类预警信息的确认与反馈情况,所发现的各类车辆故障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展示,同时生成完整的车统14。

⑧生产台账。系统具有自动将列车技术检查中采集及共享的数据,按照格式要求生产车统-14、车统-23等技术台账,便于日后质量追溯。

⑨统计分析。系统具有工作量统计、完工分析、报表统计、查询,数据上传等功能。

4.2 检车员手持机工位部分

①技检作业。对待检列车进行技检作业,对相应预警信息进行确认反馈,并对技检数据进行录入(车统15及故障信息)。包括:技检列车查询、技检车辆查询、预警信息预览、预警信息确认反馈等功能界面。

②车统-15录入。检车员在技术检查过程中,及时将这些常用故障通过列表选择进行录入,作为检车员技术作业的原始凭证,并实时上传至平台数据库。

③工作量统计汇总。通过点击工作量汇总界面,可对检车员的接车工作量、预警信息、反馈、未反馈等数据进行量化显示。

5 关键技术

5.1 铁路站场Wi-Fi覆盖问题

在作业场灯桥及待检室屋顶架设802.11n电信级别的无线局域网络,基于AC(无线控制器)+ 瘦AP(Access Point)的方式,为手持机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访问,解决了手持机在多个基站间漫游,信号切换延迟的问题。

5.2 无线数据断点续传

开发基于TCP/IP协议的手持机无线通讯模块,支持信息推送、多人同步、离线缓存操作。手持机与服务器端通讯时,无需建立长连接,适应作业场复杂的无线网络环境。

5.3 建立多业务数据接口

采用Web service方式,构建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数据交互平台,为多个系统之间的业务信息的交互与集成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列检集控平台”不直接与相关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交互,保证原有系统的运行安全。

5.4 优化检索引擎,提高数据录入效率

为实现检车员手持机系统快速录入故障,通过对海量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占98.36%的故障名称主要集中在11大类50种故障。每类故障只有四五个。检车员只需要2次选择就可以快速定位故障,极大减少检车员在现场的录入工作量。

5.5 统一UI界面,使作业者实现集中控制一目了然

为了值班员直观的感受一线作业情况,平台使用图形化界面展示,对站场的每条股道、每一辆不同车型、每台生产设备、每一种信息状态,通过标准图形、色彩、符号进行展示,实现信息的所见即所得效果。

6 结束语

列检集控平台为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存储、访问服务,实现对生产作业流程的控制,对各种资源、设备统一管理,减少了重复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充分体现了“系统整合、充分共享、集中管理”的设计理念。

参 考 文 献

[1] 袁立福,杨永利,赵金辉.铁路货车列检手持机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铁路,2009(4).

[2] 张建功.铁路列检作业计算机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J].铁道车辆,2000,38(5):32-34.

[3] 孙卫琴,李洪成.Tomcat与JSP Web开发技术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1-205.

[4] 王珊,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

猜你喜欢

信息平台管理系统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试论快递行业自律评价信息平台的设计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