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的发展前景
2016-11-19任鹏飞
任鹏飞
【摘 要】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另外像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所以说现代生活,模具的作用不可替代,只要批量生产就离不开模具。主要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检测及维修、使用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模具 技能培养 金工实习 模具钳工
模具是由各种零件构成,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所以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我国模具在未来几年里发展空间巨大,而培养具有一定技术人才和设计者,正是职业教育的责任和发展的重点所在。我们应该主要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检测及维修、使用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抓起。模具结构图见图1。
1设置模具专业的背景
详细分析近两年模具专业,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成为热门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创新高。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是一个技术、资金、劳动力都相对密集的产业,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模具工业才有了很大发展。 随着大小企业对模具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模具行业开始被求职者广泛认同,有志投身模具行业的人才也不断增加。掌握绘图软件绘制模具图纸、模具设计和加工工艺是目前社会最急需的人才。
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保证属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具工业快速发展,技工院校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技工院校近些年才开设该类专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业人才的储备跟不上市场需求。
2培养市场所需的人才
人才的需求从调研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看,对工种及职位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其中企业期望学生对模具操作的能力要突出,对加工设备的操作要熟练,企业也提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的技能培养上面,引进的人才马上就能用,说明企业比较欢迎生产操作娴熟的人员。另外,模具制造与模具维修人员需求量较大,但对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人员需求量相对较少,。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企业和机电类产品逐年增加,使模具人才的去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模具维修人才,还可以培养模具操作现场管理人才。用人单位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基本功扎实,应用能力较强,能够团结协作,富于开拓和创新精神,要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业务方面和专业技术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具体而言要思想积极,政治素质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创造性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善于钻研,谦虚谨慎,勤学好问,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业务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生活作风正派,人格健全,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整体观念强,有团队协作精神。
3模具专业的架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模具应用学科所必须的知识结构,并具有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本专业所规定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本学科技术发展新动向并要获取模具钳工高级证书。开设课程主要讲授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模具零件铸造成型及挤压成型工艺;模具的装配工艺。其内容反映最新技术,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等,降低理论深度,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和应用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
培养学生对企业环境的了解,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提前,例如,可以将金工实习放在第一学年,技工院校的培养模式可以采取“基本理论培养+车间实训+进厂实习”三个阶段实施,而且特别要强调实训和实习的环节,基础知识部分可以适当删减,专业应用型课必要加强,实习生产教学更需大力投入。强烈支持产学研结合,开发实用的技术和产品支持合作企业的发展。开设模具设计软件,如Pro/e,UG,CAD等,为学生以后搞模具设计奠定必要的基础。
4结语
如今机械、电气、交通、化工、住房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都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模具加工业日趋成熟,市场需求第一反馈的对象就是教育,就是学校,模具专业需求的背后就是模具技术经济强有力的发展劲头,模具专业人才前途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