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2016-11-19陈真慧
陈真慧
四季循序更迭,我独爱夏天,因为盛夏是个蓝天爆炸的季节。且不说热带气压什么煞风景的高端话,该说天空入了夏酷热难耐,淌了一身的汗,连着灰扑扑的风尘一并冲了个干净,露出了湛蓝明媚的本色。这样的季节里,香樟弥漫,粘稠泼墨似的绿为城市添了份安心,也为虫虫蚁蚁找了个住所。现在扭头看窗外,香樟也不得好受,原本柔软鲜嫩的叶子有些许枯黄脆弱。
此时此刻,以没关节的玩偶的姿态四仰八叉倒在椅子里顺着心涂抹些文字,倒也落得清闲自在。平时看郭敬明的文字,香樟是反复出现的字眼,他用香樟来暗喻少年,我自觉着少年是个有趣的词儿,以下便扯些关于少年的胡话,既是随笔,只管一目十行便是。
哪些词语很少年?速溶咖啡很少年。夜晚,乳酸开始于你的肌肉中游走,你打起了呵欠,爽快地猛灌一口速溶咖啡吧,廉价口感,但提神醒脑。它会附着于你高三的生命体上,十八岁年轻的身体里,和大量的知识一起,灌进你大脑,它伴着我们日日夜夜,坚持那些微弱的理想光芒。撂下高中生活的那一刻,它将会是你由衷怀念的味道。
机器猫很少年。不止一次想着抽屉拉开,跳出个哆啦A梦或万能精灵,有个任意门。然而我们只是和大熊一样普通的少年,算着试卷活在考试里。我幻想有时光机有竹蜻蜓,幻想在衣柜里藏头恐龙,并给它取个名字叫作战斗机——那只是少年式的浪漫,也只会存在于晚自习短时间的发痴里。虽说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但少年愿去相信。
情书很少年。那些懵懂的思绪和爱恋,透过薄薄的纸张传达,干净透明得发亮。“爱那么轻易,痛那么单纯,幼稚亦可爱。”《致少年时代》里唱道。从某一方面说,少年时代的感情,没什么不妥,它让你更有人情味,学会喜怒哀乐,不至于木讷。只是少年总和学生的身份捆绑在一起,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远方。
香樟的确是少年的。它是学校里最常见的风景,其清新昂立的姿态和少年也着实相仿。我们进入学校,离开学校,皆是香樟最放肆灿烂之时,青春之色,铭记于怀。还有中性笔、王后雄、白衬衫……都很少年。
其实少年不该拘泥于十七八岁的形体里,年迈之人随性跳起迪斯科为少年,中年之人心血来潮之时撷枝玫瑰给爱人亦为少年,肆意、积极,即为少年。
小区里有个九十岁的阿婆,每天在广场跳着劲舞,唱着凤凰传奇的神曲,看着时兴的韩剧,旁人啧舌戏称她为老顽童之时,她笑得肆意潇洒。阿婆辟了个小花园,种着月季和玫瑰,也不知从哪里捣腾来了一堆甘蔗杵在花园里,再搭上些桂花和青菜,凌乱混搭却生机鹊起。阿婆就是个少年。
《山丘》里唱:“越过山丘,才发现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但形体的枯朽,并不等价于青春的逝去少年的不再。
少年,不过是一种活法。
作者的文字清新淡雅,给读者一种直观上的舒适安恬之感。作者由香樟之景联想到平日所读书中“少年”的用喻,以层层铺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她眼中的“少年”形象,那些形象不总给人蓬勃的生机,亦浸染着淡淡的忧愁与小小的温暖,如此真实。
(指导老师:李文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