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初中语文阅读中的瓶颈和对策

2016-11-19薛峰�オ�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读后感好书读书

薛峰�オ�

[摘要]中考阅读理解几乎占整个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有人说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一点都不为过。用心阅读不仅使人博闻强识,可以储备作文素材,提高文学素养;而且还能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人性修养。但因学生阅读的兴致不高,或者安排阅读的时间、空间分配不科学,其阅读效果差强人意。在剖析此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语文阅读中瓶颈的良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19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无不说明阅读对成就一个人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阅讀面狭窄,阅读量不足,阅读的时间少,老师阅读教学方法乏味,缺乏新鲜,新颖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缺少阅读反思和感悟,导致低效或者无效阅读。下面具体来剖析影响阅读的障碍和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瓶颈

1.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

尽管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但我们许多语文老师仍墨守成规,对填鸭式的一言堂仍抱残守缺,对课文阅读的讲解洋洋洒洒,似乎在自娱自乐,该学生朗读的段落,该学生分析研讨的章节,教师全部越俎代庖,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的机会很少,本来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唱戏的主角,可是竟然在阅读课上成为老师表演的看客。例如,教学刘禹锡的《竹枝词》时,教师一开始只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诗的风格,然后简简单单地翻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忽视了学生集体阅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读后感悟,这样的诗歌赏析阅读课堂只能说是低效的。

2.学生缺少阅读的技巧和阅读的激情

阅读方法陈旧,学生基本上是随性的,没有章法,高兴的时候,胡乱的翻翻,不想读时随手一扔,这种阅读既没用心、用情,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成效了。例如,我发现有的语文老师的阅读课,学生没有备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不注重阅读中生字的发音、生词的注释、句式的语法、段落的结构,以及整篇文章的联想;他们的阅读只是刻意的追求故事情节,只是走马观花式,没有字斟句酌深读、精读,他们在阅读中很难留下痕迹,对一些华丽的辞藻,精彩的句子,具有美感韵味的章节没有划上符号,同时也没有摘抄,没有读后感悟和反思,读后脑子一片空白,你想这样的阅读还能有效吗?

3.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好坏不分

读本好书受益终生,一生读好书可以修身养性,提炼内涵。但我们的老师却在孩子身心还在发育期就忽视了初中生阅读的指导和好书的推荐,导致学生因阅读不良的书籍而误入歧途,出现了“杯具”的结局。特别是一些初中孩子一旦读了枪战、凶杀、言情,尤其是小书摊上淫秽书刊,就如同吃了鸦片,白天在课堂上偷看,晚上在被窝里偷看,有的导致目光呆滞,精神恍惚,有的模仿书中流氓、痞子的做法做了违法犯罪之事。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书,读好书。

二、探索解决语文阅读中瓶颈的良策

1.老师搭台,让学生成为阅读课堂的主宰

开展富有成效的课堂阅读,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的氛围,给予学生合理的阅读时间、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宰。例如,在班级张贴名言名句,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举办风趣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材料自选,教师根据朗读的情感,普通话水准,没有读错读别字词,可设立一、二、三等奖,从而激励每个学生都参与朗诵会;教师指导下定期召开班级读书研讨、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交流读书的心得和读书的技巧,互相推荐所读的散文、诗词,以及小说等,教师实时参与读书互动,使学生读书主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2.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学生体会沁人心脾的书香,产生阅读的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营造阅读情境,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陶醉于书的魅力之中。例如,在教《三峡》一文时,我先在网上搜集到关于三峡的梦幻景观描写的图片、录像,然后配置轻松迷人的轻音乐制成课件,再把文体融入字幕,找班级普通话流利、声音富有磁性的学生,对照字幕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自然地就感染班级其他的学生,使枯燥的文体变成了活生生的景观,在情境中学生感知了三峡两岸山水的景物之美,同时也激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启发诱导,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指导学生阅读要确立目标,明确任务,有的放矢地阅读。根据不同的文本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重点章节一定要精读,深读;文本内容无足轻重的可以泛读,浏览足亦。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留痕迹,例如生字的发音,生词的解释等,读书后有的做辅助练习,有的要写读后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一定要科学、灵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传授阅读的技能,拓展课外阅读的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成效性。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读后感好书读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好书共享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