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制作的理论与实践

2016-11-19荣瑶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制作教育信息化微课

荣瑶

【摘 要】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正处于大变革的巅峰时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开始初具规模。与此同时,教师们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开始寻求新的挑战。微课,这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且教学时间短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产生的微课,除了打破学习者们地理、生活、学习的边界之外,还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引领着课堂教学改革讨论和研究的热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微课;改革;制作

前 言

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在新媒体技术之下诞生的新型网络学习资源形式——微课,一经出现就风靡于各个课堂。于平台而言,在微课出现之前的工具软件(例如iQIYI、Youku等),使得教育资源的应用拥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平台。于教师而言,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通过教师自身设计制作的微课无论是从内容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 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载体,其中还包括教学素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反思等辅助性资料,针对某一学科知识点,运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展示的结构、情景、逻辑三者关系清晰明了的课程资源。微课的主要类型从其制作方法和接收对象来划分,微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资源封闭、内容单一等缺点,其内容通过片段化或主体化的形式呈现,将一门课程分散成若干个微课然后连贯组成整体课程内容的核心框架,重在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以达到快速掌握众多学科知识的核心要点。教学时间短、操作简单、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少是微课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二、 微课制作设计

(一)微课设计的关键

第一,教学设计内容的选用取决于教师对自己所面临的不同年级学习者不同课程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新颖是吸引学习者爱上课程的关键因素。第二课件制作,微课课件的制作不比教师以往所做的PPT、Word等普通课件,以视频为主线展开的内容往往需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同时视频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名师讲课,内容中穿插Flash是让整个课件添色的手段之一,呈现形式和制作手段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教师的语言功底,教师语言的引导对于刚刚接触微课的学习者来说,既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其对于课程内容的思考和探究。

(二)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

微课的设计制作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微型学习理论而展开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灌输给学习者,应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微课则正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在线学习为目的,在短时间内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内容之中。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对事物的认知以及面对问题的思维方式,针对其注意力时间短暂现象,用短小精简的内容与突出明了的主题吸引学习者的注意。而微型学习理论集中概括了学习时间的简短以及内容的模块化的两大特征,在微课的时间、内容、形式、过程等方面展露无遗。

(三)微课设计的流程

首先,选题是第一步,要在众多知识点中找到学习者感兴趣的点和难点,内容要简洁有力。其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计划,从知识点的选取到最终的课后练习题,都要尽量避免给学习者造成认知负担。然后,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者所感兴趣的人或事件来呈现,并引入课堂知识点,辅之以语句简洁、思路清晰的讲解能让学习者的印象更为深刻。最后,合理运用教学素材、教学反思、课后习题等辅助资料,丰富微课内容。

三、微课制作的实际运用

微课制作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其价值的真正体现在于更好地服务学习者。微课制作的实践方式主要有:

(一)课外学习

微课的可存储以及在线播放特点,使学习者能根据自身学习状况,课余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自己把握学习进度,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略过,不懂的地方可以进行反复地回看直至弄懂。

(二)课内学习

通过微课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双方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辅助学习者,回答其对于微课内容的疑惑,根据不同学习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指导,根据问题的提出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三)课前学习

教师在课前让学习者先观看微课,在观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可在线询问,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学习者对哪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比较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中提出的共性问题作为重点讲解。45分钟的课堂抛去6—10分钟的微课讲解后,由学习者自主支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而不再是传统的灌输者。

结束语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微课还需要针对学习者的实际状况作出不断的探究和完善,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制作技巧上都需要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改革的先锋队,用求知、创新的精神探索着课内外教育新型模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辉.浅谈微课、慕课的视频制作方案[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78-79.

[2]余泰,李冰.微课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4:199-201.

[3]周家伟.浅谈以“学”为本的“微课”教学资源开发[J].职业时空,2013,10:41-43.

[4]于润众.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140.

猜你喜欢

制作教育信息化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