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整合
2016-11-19李茹英
李茹英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的效果;可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为辅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软件,具有直观形象、动感丰富、新颖有趣、交互便利、音乐优美、感染力强等诸多优点。初中地理科目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跨度大,思维的逻辑性强,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力,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也就可能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多媒体必将成为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地理教学的改革也迫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
一、现代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整合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达到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的效果
学生在课堂上,一旦激发了学习兴趣,就能唤起探索精神、求知欲望。计算机多媒体的屏幕显示内容动感,富有吸引力和渗透力。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力图使画面内容生动,尽可能地用一些动画、音乐,将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其中,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尽快地融入教学情境中。例如,学习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广东版,下同)一节,在复习完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后提问: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有说公路的,有说铁路的,有说航空的,有说水运的,也有说管道运输的。这时可播放一段火车开动及青藏铁路的录像,配有火车开动的声音,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他们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铁路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和制作地图,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传统的地图教学是静态展示某一地区的地图,将其包含的各类信息展示给学生,不足的是静态地图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感觉单调无味,学习兴致不高。同时,由于传统的地图教学将地图与其空间信息割裂开来,限制了学生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而多媒体地图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地图与其空间信息结合在一起,并且以多媒体的形式动态综合和交互地演示,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它还能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各类信息和教学程序,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甚至带来强烈的震撼,能持久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作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至关重要,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多媒体教学是教师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中,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仅仅用传统的地图静态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信息逐个传授给学生,老师即使磨破嘴皮,讲解得再详细再卖力,学生凭空想象也难以真正理解、接受和掌握。
二、如何做到有效整合
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有效整合?我们应该明确目的: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么样做到有效整合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独有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融入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才能主动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过程中,老师要在怎么样使学生“学”上大做文章。整个课件的设计思路都要围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中心上来,着重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科学整合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专家学者们倡导:“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而不是课程的执行者。”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发空间巨大。这样不仅能完成课程知识点,而且能围绕这些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
将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就是改变以前那种灌输式、呆板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了多种手段。比如:情境性探究学习、图表导学教学、网上主题研究、合作学习等。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地理学科具有空间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教师搜集资料的难度也相当大。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互联网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既是教师教的资源,又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如何利用这一资源成为目前学科教学的热点问题,对其加以有效利用,无疑会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便捷地接受地理教学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个器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所获取的知识量大大地增加,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同时,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融教法与学法于一体,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兴趣,使地理课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