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蔡县民歌的艺术价值及传承

2016-11-19王薇薇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民歌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民歌也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之中,从传统走向现代化,从无伴奏乐器的独唱逐渐变为多种乐器伴奏的合唱,更适合了现代人的口味。然而那些被百姓们口耳相传的民歌却被人们渐渐遗忘,新蔡县民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将从对新蔡县民歌的艺术价值的阐述,使后人更好的了解并传承本土民歌的特色。

【关键词】民歌;艺术特征;价值传承

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民歌是最早形成的音乐体裁之一。它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艺术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新蔡县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 历史悠久、体裁丰富

我国民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它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劳动号子,曲目短小、节奏简单,多以呐喊、吆喝等演唱形式为主。新蔡县地处河南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春秋战国以前的“蔡讴”音乐就可以看出其悠久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蔡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地区的民歌进行了大规模的采集和整理,共收集当地民歌500多首,抢救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新蔡县的民歌体裁极其丰富,按演唱形式可分为:劳动号子、小调、灯歌、田歌、风俗歌、叙事歌、儿歌等,“歌伴舞”也是民歌在文艺演出中主要表演形式之一。

(二)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新蔡县的民歌无论在曲调还是在歌词的创作上,其素材多来源于劳动人民日常生产与生活实践,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里的民歌多以简单的旋律为基础,有些民歌无固定唱词,是人们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民歌内容贴近生活,主题鲜明,演唱起来朗朗上口,非常便于流传。如《抗日流亡歌》(见谱例2),歌曲结构短小、感情真挚,歌曲高亢明亮,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家乡无限的思念之情。

(三) 旋律优美、感情真挚

新蔡县民歌创作的源泉来自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旋律、歌词和演唱形式都非常贴近生活,因此它的内容丰富,曲调优美,感情真挚,通俗易懂。如叙事歌《十大想》(见谱例7)曲调优美,结构简洁,歌词“高帽子只戴在大娘我的头上,说媒我老在行哎哟”,简洁明了,刻画了演唱者愉快又俏皮的生动形象。

二、新蔡县民歌的价值与传承保护

(一)新蔡县民歌的价值

新蔡县的民歌直接反映了新蔡县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精神伴侣、劳动助手和斗争武器,是人民群众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重要工具,是认识新蔡县社会、历史、民俗、民风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人文研究价值。[8]

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民歌、歌舞、器乐、曲艺和戏曲等五大类的本土音乐,它们互为影响,共同发展[9]。当然新蔡县民歌也不例外,其中民歌音乐最早形成,在其他本土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上,民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很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的音乐是直接或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新蔡县的很多民歌曲调和河南豫剧中的某些音调元素相近。“河北吹歌”等音乐种类以及许多民族器乐曲牌,如《梳妆台》、《剪剪花》等均由民间歌曲发展移植或改编而来。

(二) 新蔡县民歌的传承保护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青少年便于直接接触到外国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节奏,反映的内容更接近于当代的生活和人们的审美取向。而传统民歌反映的却是远古时代,或者离当代生活较遥远的内容,另一方面缺乏创新曲目,享有佳作推出,民歌作品很长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民歌长时间停留在民间音乐的层面。因此综上所述,文章提出加强对新蔡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新蔡县音乐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新蔡县发展音乐事业、建设文化强县的必然选择。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辛认为,民歌进校园,通过教育途径传播民歌,是地方民歌传承的最好办法。因此,尽量让民歌走进校园,让学生们了解和传承自己家乡的民歌,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好做,因为现代音乐发展的速度很快,各种流行元素和多种电子伴奏乐器,以及色彩丰富的和声让青少年们很迷恋具有现代气息的流行歌曲,一个民族要保护与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需要数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

当地文化局或政府应多举行民歌的展演,方法可以多样,比如在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里举行各种主题的民歌演唱,多开展关于民歌的研讨会,加上学者介入、民歌专家把关,研究与表演相结合,鼓励研究者思考民歌的源头与特色,以及如何更好地对民歌进行保护和传承。

新蔡县民歌要想在当代获得传承与发展必须做到:一、民歌的文化传播与发展要符合民族的审美标准,植根于本土的文化土壤;二、准确的文化市场定位,和庞大的市场需要;三、运用本土媒介为制作与宣传工具,打造品牌民族音乐。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音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本土音乐民歌与人们渐行渐远,导致这些本土民歌越来越稀少甚至灭绝。在此希望此篇论文给后人对新蔡县民歌的研究提供更好的资料,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新蔡县民歌的风格与特征。

作者简介:王薇薇(1991),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音乐专业,研究方向:声乐。

参考文献:

[1]王东方:新蔡县史志[J].新蔡县文化馆,1996.

[2]王源河、张义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平舆卷[M].驻马店地区文化局.1983.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M](上、中、下).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民歌
畲族民歌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