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2016-11-19崔焕娣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创设语文

崔焕娣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一切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小学生产生认知与情感上的积极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将学习进行到底,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创设情境

一堂课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在课的起始便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例如,我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上课伊始,利用两分钟的时间,播放了歌曲《恭喜》与精彩的北京春节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顿时提高了,他们对歌词、音乐带来的喜庆,对新鲜、独具特色的北京春节民俗图片,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产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发起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也受到同样的感染,于是,我们师生同乐同欢的《北京的春节》公开课拉开了课堂的序幕。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接收知识的现象,以声音、图像、图片、文字等多种手段来传递信息,具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的特点,可以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营造轻松愉悦融洽的学习氛围,减轻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利于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如古代诗歌的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年代较为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使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也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用图文声像来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开放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留给学生学习活动较大的自由空间。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设疑激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例如《手指》的教学,在学习中指的特点与作用时,许多学生从“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它是参加了实际并不出力”这些语句中,认为中指的作用不大,是个没有什么用途的家伙。一个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不对!中指也有作用啊!”“那有什么作用呢?”我趁机追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二胡过九级的芳琪同学说:“我拉二胡中指帮我按弦,作用可大了!”“对,我弹钢琴也用到了中指。”“写字、打字、按鼠标也靠中指。”“老师,我发现作者在中指的作用部分是略写了,这样有详有略才能合理安排文章内容!”“看来,各种事物在被人们忽略的同时,却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作贡献。”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促成了一段精彩的生成,学生能联系实际,更能从写作上来谈自己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结语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2]韩荣.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 2010,(01).

[3]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04).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创设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