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管理
2016-11-19姚彩霞
姚彩霞
【摘 要】班级管理的缺失或不完善,在边远地方的村小校很严重,很多老师心中也有要把班级管理搞好的想法,但就我所见的那些管理模式并不适应本地的要求,大多数班级的管理,就是选几个班干,作为班主任的耳目,跑腿或作为问责的首要对象,然后发现情况之后由老师把捣蛋的学生拿来训一顿,并加于警告。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
现在班级管理现状:开学了,班主任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班干(低年级),而中高年级则由学生投票决定。有的班级甚至没有班干部。部分老师会告诉班干部各自的职责,有的并没有说明,以致很多班干自己该做什么根本不懂,为什么当选班干也不知道。班级里大部分事情都是班主任自己管理,班干做摆设,主要由班主任的威性,镇压,威胁或者勤跟班,来决定班级的好坏,哪个老师严格些,经常督促学生,那个班的纪律,成绩等就相对好些,其他的班级就会很糟糕,班级纪律不好,老师上课非常吃力。
由这两类老师带出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弊端,威性不是人人都具有,老师也不可能时时都能跟着学生,总有看不到的时候,也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当面是人,背面是鬼”的说法,学生听话只是迫于老师的威严,是自己太小没有能力反抗,就形成“口服心不服”,的现象,“你又不是我们班主任,你管得着吗”,才会有“我上课的时候很听话的呀,我没有发现他捣蛋呀”,可是换成其他老师,教师就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学生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无规矩可循,没有相对稳定的,切实可行的规章来约束自己,老师就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才去对学生说教,把学生搞得莫名其妙,“我到底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并不清楚,学生没有目标可循,被老师训来训去,最终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想,我们落后乡村教学质量差的很大一个原因也在这里。
一、组建班级
由竞选方式选出班干部,并把他们的誓词记录下来,最后由同学们选出信任的人为本班班干部。接着,班主任就要开班干部会议,主要内容就是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如:班长负责整个班级的所有事务;劳动委员负责班级里所有卫生方面的工作,包括安排值日,检查卫生;学习委员负责收发作业,试卷等于学习有关的事项……学生毕竟还是孩子,凡事也容易忘记,因此班主任要把各自的职责简洁的写出来,并贴在教室。(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自觉性很差,以上步骤的实现都要靠老师的组织、引导和督促,从而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要想班干很好的完成工作,就要班主任组织班干部每周开一次班干会议,内容是总结本周情况,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并在光荣榜上加分,对于做得不好的事,共同讨论,找出原因和实施办法,对于表现欠佳的同学,也不要急着指责,孩子就是孩子,犯错那是正常的事,要让他说出做不好的原因,再帮助他改正,下次监督他做好。班主任一定要有宽容的心,超强的耐心,真心接纳学生。出发点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成熟,而不是含有其它私心。
二、定班规
班规很重要,可以说班规定得适合不适合,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班的整体水平的好坏。班规无好坏之分,主要还是根据本地方,本班,本年级的实际情况来定,但总体上还是要遵循一些原则,易懂,能执行,最基本的。并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我的班级,因为没有经历过较系统的班级管理,虽然五年级了,我仍然从简单的开始。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先举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当然班规还是要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确定之后就打印贴教室,并与学生一起学习,让每个人都明确要做到哪些,哪些不能做,做了不能做的事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即教会学生做个负责人的人,让他明白,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老师要清楚一点,我们定班规不是为了整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真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在学生犯错时不要幸灾乐祸,不要严厉指责,不要絮絮叨叨的说教,更不要几百年的旧账还翻出来讲,只要让他去承担相应的后果即可。如果你定班规的出发点是整学生,惩罚那些捣蛋的学生,那么会让你失望的,它达不到你的期望,还会适得其反。如果你是为了规范学生行为,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上来执行的话,学生会积极配合你的。很多人会说定班规容易,执行起来太难,总是坚持不久,还有的人说“一天那么忙,哪有时间去做这些”,“你看我的练习都讲不完”,“我的课都上不下去”……如果你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你会发现,与其在教室里大发雷霆,歇斯底里的吼叫,还不如静下心来,搞好班级管理,它就像堵水龙头,与其不断地从桶里舀水,还不如把水龙头堵住或者修好,一劳永逸。与其你去催促学生做事,不如让学生自愿去做,把班级管理好,就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班正在进行着,过程有起落,也有沮丧的时候,但是只要路线是正确的,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并不断完善,争取让跟着我的学生真的能健康成长。目前情况来看,学生比以前有很大改变,我会坚持做下去。
三、总结归纳,努力提升
做完以上两步之后,就是巩固阶段,每周五班会课,把本周情况公布出来,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并奖励小红旗,或者奖励一本作业、铅笔……并由本人说说是怎样想的,对自己以后有什么要求。而对于表现不好的(老师提前与他沟通,与他商量如何改正,最好能有具体的做法,由老师监督),也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做不好,以后要如何做。同时要求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最后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就要发挥引导,调和的作用。做起来也许难,但是当你与你的学生关系融洽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心态的提升,真正站在学生立场,学生健康成长的立场,就不会觉得那么难。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太着急,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把学生带好更不是一两天的事。定班规,遵守班规,几天,几个周都不难,难在长期坚持,乡村教师更难坚持,因为教师少,一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哪有空余时间思考,更重要的是乡村教师变动频繁,无心管理,有时都不能正常上课,教师缺太多。在施行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一个问题----疲劳,学生老师都会出现疲劳现状,因为时代不同,面对的诱惑很多,手机、电视、网络等等,都会对学生、老师造成懈怠,懒散的情况,那怎么办呢?那就让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些,学生的音、体、美课程一定不能霸占,这个周体育,除了体能锻炼,就是跳绳比赛,奖励不多,但学生很开心;下周是多人跳绳比赛……关于教师自己,就要自己调节了,都说“开心,不开心都要过,为什么不开心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