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终要“革”银行的“命”

2016-11-19舒胜

航运交易公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银行业务借贷社交

舒胜

著者:【美】丹·斯科特

译者:何正云 张晓蕾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

定价:45.00元

本书作者丹·斯科特是前贝宝(PayPal)金融创新负责人,目前担任Stockpile首席商务官。加入贝宝之前,他曾在花旗集团金融研究部门工作,还担任过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咨询师、赛讯咨询行业分析师。从大致的经历我们基本可以认为,由作者来说“陷入”互联网“困境”的银行和互联网正在“消解”银行本质这档子事,是正当其人的。

作者指出,银行业务的经典模式不是为了穷人的需要而设计的。银行从数量不错、金额较大的交易中赚钱。而当前,传统的银行业务,乃至银行本质都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是来自银行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整个人类社会运作的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动。当数十亿人的口袋里都装备了电脑,情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金融服务和商务将永远处于变动之中。有这样一些催化事件,它们对消费者行为具有如此重大的影响,以至于下游的任何服务都须随之而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事件。消费者很快就转向移动设备,把它作为自己的首选工具。数据显示,有51%的上网时间花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面。而现在银行业务18%在手机上实现,两年前这个数字还是零;12%以上的转账、18%的各种账单支付以及17%的电子邮件转账都是通过手机实现的。移动互联网正改变人类生活。

“移动营运商则从数量很多、金额较小的交易中赚钱。银行模式建立在浮动的基础上,接受存款并出借资金;移动营运商模式建立在使用的基础上,用得越多越好。以非常小的加价购买的预付费在线时长,是移动资金的先驱和概念基础。只要电话里有通话时间(在线时长),你就在储值,这些价值你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送给别人。”海量的水滴聚成大海,至于哪一滴水是至关重要的,已经不在海的考虑范围里了。

这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金融的“民主”特质,与之相对,传统的银行业务则更具有“贵族”特质。

作者回忆其在2006年创建Lending Club(贷款俱乐部)时,就已经看到了一种潜在的提供信贷的新模式,它将美国银行业务体系转变为一个在线市场,投资人可以直接为借款人提供资金,赚取回报的同时也为借款人省钱。这种转变会让这个体系以更低的成本、更加透明而且更加方便消费者的方式运行。这种愿景现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现实。

作者罗列了现在的金融服务业,包括大量的科技企业,有Stockpile (斯托克派尔) 这种新涌现的创新型经纪平台;Personal Capital(个人资本)和Wealthfront(财富前线) 这种个人理财管理平台;Simple(新珀)这种提供在线银行服务新模式的创业企业;Braintree(布雷恩特里)这种移动支付企业;Swipely(斯外普利) 这种通过对信用卡支付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知道商家智能终端平台提供业务服务新模式的平台。把这些创新串在一起的是让它们得以存在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愿景。

作者指出当前很多非金融实体正在进入金融领域,找到吸引顾客的方法,不设立营业部、不用支票薄,也不需要其他实体的服务设施,而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东西,在历史上曾被看作吸引顾客必不可少的东西。

现在,消费者的日常行为对及时性、相关性以及个性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移动互联网逐渐模糊线上和线下的界限。

不仅于此,作者提到,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宣布,在企业的发展蓝图中,移动支付与社交网络的结合是代表下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作者指出,“社交借贷一直存在,互联网给了萌芽中的点对点借贷企业一个获得客户的机会,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培育出了贷款来源”。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各种“会”,本质上就是社交借贷。社交网络突破了社交借贷方式的传播障碍,但是,社交借贷的病毒性质与互联网媒介交织在一起,也孕育着更多的风险。

本书最后涉及到了备受争议的比特币。作者认为“基于数学的货币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没有中央机构或者政府发行人,遍布各处的数字货币在货币和价值交换的演变中被认为扮演了一种令人着迷的角色,现在还远不是预测这些实验性的货币对全球价值交换所能够发挥的全部作用的时候”。提出了银行的基础——货币的前途问题,虽然作者没有给出答案,此时,我们讨论的可能就不是货币了,而是现存的经济运行根本机制的问题。

猜你喜欢

银行业务借贷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浅析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几点建议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P2P 网络借贷监管的博弈分析
论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及其对银行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