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11-19谢梦婵

对外经贸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国中国服务业

谢梦婵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具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的服务业开始成为了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方向。产业内贸易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基于测算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认为,中美服务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而且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1992—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OLS模型对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国人均收入差异和规模差异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而两国双向FDI、两国市场自由度及货物贸易密集度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呈现正的相关性。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中国;美国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19-06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5388亿美元,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服务进出口总额达6069亿美元,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中出现的新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不仅在货物贸易中存在,在服务贸易中也已越来越普遍。目前对产业内贸易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研究的内容上也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上,对服务业的研究也不多。因此,目前学术界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方法用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上,不仅可以拓展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范畴,而且也能为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事实例证。从理论意义角度,本文对此领域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虽然我国在总体贸易上对美国一直保持着顺差,但仅仅在货物贸易上保持顺差,在服务贸易中,我国一直处于逆差。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推进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进一步减小,中国的货物贸易也终将会受到影响。若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美之间的服务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或将成为中美两国的又一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

二、文献综述

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服务部门才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Jones(1985)和Deardorff(1985)第一次基于完全竞争、要素非跨国流动和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的模型,讨论比较优势理论能否被运用于服务贸易。Markusen(1989)运用Dixit-Stiglitz的“多品种偏好”方法将多样化的生产服务引入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技术的生产函数,指出服务的异质性来源于生产的差异性;而Francois(1990)则从需求方面引入差异性并假定存在“理想品种偏好”;Markusen(1989)发现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服务提供模式主要是FDI模式;Wong(2006)则同时研究了两种服务提供模式(商业存在和跨境贸易),还考虑到服务的异质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Francois和Wooton(2001)视服务市场为寡头市场,分析了市场结构对服务自由化的影响。

目前,关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已趋于成熟,相较理论研究而言,实证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Kierzkowski(1989)、Tang(1999)、韩立岩、胡颖(2008)等主要研究了服务业单一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情况;Gert Jan Linders(2001)、Lloyd和Lee(2002)、Gonzalez 和Shelburne(2004)等对服务业多个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了研究;蔡宏波(2007)通过测算中国与东盟主要5国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指标,发现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整体发展水平略高于东盟,且在服务业的多数部门中,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但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覆盖面而言,东盟所覆盖到的行业略多于中国,且愈来愈多的部门呈现出向产业内贸易模式转变的趋势。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上,Fariborz Moshirian、Donghui Li、Ah-Boon Sim(2005)指金融部门的要素禀赋(主要是教育水平)、经济规模、人均收入、金融业外国直接投资、市场开放度以及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的贸易密度等因素对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但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与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韩立岩、胡颖(2008)发现人均收入差异程度、两国间的直线距离、FDI、旅游资源差异程度以及市场集中度与国际旅游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而市场开放差异度、市场规模差异度、跨国公司与其国外子公司间的贸易流、交通质量差异度以及贸易不平衡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向相关关系。程大中(2008)认为市场规模差异和人均收入差异是影响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主要因素。陈双喜、王晶(2010)强调规模经济、人均GDP差异及对外开放程度因素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较大影响。

三、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

(一)中美服务业IIT指数的测度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IIT指数是由Grubel和Lloyd所提出的测算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因此也称GL指数。其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IIT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IITit=1-Xit-MitXit+Mit(1)

公式中Mit、Xit分别表示t时期i服务部门的进口和出口,且0≤IITit≤1。当Xit或Mit为零时,IITit=0,则没有产业内贸易发生,即全部为产业间贸易;当Xit=Mit时,IITit =1,则发生的贸易完全为产业内贸易。一般将IIT数值分为三部分,当0

表1显示,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从1992年到2014年都保持在059以上,平均水平达到了07872,说明中美服务贸易之间主要是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生的,但各部门的表现却不尽相同:旅游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08408),其次是电信服务、客运和其他运输服务;在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教育服务、建筑工程咨询以及专利权利和特许费等部门,中美之间的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形式为主(都低于027)。在2007年到2014年,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上升的部门有其他运输服务、商业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2008年以前,很多部门均处于上升趋势,2008年后IIT指数开始下降,说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上面是从静态层面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下面将用MIIT指数衡量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趋势。(二)中美服务业MIIT指数的测度

MIIT指数是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指数仅仅是对中美服务贸易的静态分析,为了分析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趋势,需要测算中美服务业MIIT指数。该指数是是由Brulhart提出的,其表达式如公式(2)所示。

MIITit=1-Xit-Xi(t-1)-Mit-Mi(t-1)Xit-Xi(t-1)+Mit-Mi(t-1)=1-ΔXit-ΔMitΔXit+ΔMit(2)

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当MIIT=0时,表示服务部门i的边际贸易为产业间贸易,当MIIT=1时,表示服务部门i的边际贸易为产业内贸易。若MIITit<050表示边际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反之表示边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根据公式(2)计算中美服务贸易的MIIT指数的结果如表2所示。表21992—2014年中美服务部门分行业MIIT指数92-9397-9802-0307-0808-0909-1012-1313-14总体服务贸易08419080370667400000000000481604188066551旅游服务08080000000761300000000000391301431026362客运00000094440857100283034720280401920043103其他运输服务068850059608477003420656707718017820000031货运027660155000000000000334505394090210000311海运0100000472001750000001710018290691400000312空运040740123104810000000827607821063010878532港口0000007778000000000001288018330000009459321海港0000004074044330000003129006020217103333322空港—055560000001613000000459505625081824金融服务00968000000222200000001250145805684040895保险服务00000100000000004000000000000000000075006电信服务04938070370470603810078430814809167078267教育服务00247004040219901212004080022400335002568商务、专业和技术服务034180283501497087430572409833089190000081广告服务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889000000750082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32410400001667093620390806845046810632283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0200009000078460000007282067340132584研发和测试服务000000000000000020800032802075004710171285法律服务—0200000000086490279108571078430000086建筑工程咨询——00338016350000000253001640000087安装、维护和修理设备—047620644101563000000873605181074369专利权利和特许费0000000000015790158803662001390138406175数据来源: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整理得出。由表2的数据可知,总体服务贸易的MIIT指数从1992年的08419下降到2014年的06655,说明中美服务业边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旅游服务除了1992年和2002年超过了050,其他各年份都在050以下,说明其边际贸易主要以产业间为主。客运MIIT除了1997年和2002年超过了050,其他年份都在050以下,所以客运的边际贸易也是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样,除了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以及其他运输服务,其他部门的大多数的MIIT指数都是在050以内,说明除了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以及其他运输服务外,中美服务业其他各部门边际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三)中美服务业HIIT和VIIT指数的测度

HIIT指数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的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程度。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所涉及的贸易产品的主要差异在于包装、品牌、颜色和售后服务等。VIIT指数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其测算的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程度。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涉及的贸易产品在技术、质量以及附加值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MIIT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也有其局限性——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产业内贸易,即不能区分垂直型与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由于MIIT指数存在这种缺陷,Mcdowell和Tham(1999)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水平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及边际总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方法,

具体公式如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HIIT=∑ni=1ΔXi+ΔMi∑ni=1ΔXi+∑ni=1ΔMiMIIT(3)

边际总产业内贸易指数:

A=1-ΔX+ΔM∑ni=1ΔXi+∑ni=1ΔMi,(X=∑ni=1Xi,M=∑ni=1Mi)(4)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VIIT=A-HIIT(5)

在服务贸易中,VIIT指的是服务质量差异,而HIIT主要指的是服务范围差异,二者数值越大,则说明产业内贸易性质越偏向于该类型。由上面的公式计算得到的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主要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说明在服务业中,中国与美国发生产业内贸易对中国的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助于中国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的长远发展。

四、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虽然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解释可以在“H-O-S”理论框架内进行(Davis,1995),但是,更多的分析还是以“需求相似论”为基础。Linder(1961)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对产业内贸易有显著影响;Krugman(1981)引入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以证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因素是产业内贸易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Harrigan(1996)和Leamer(1988)则提出市场开放度与产业内贸易总量正相关;Venables和Markusen(2000)将FDI引入贸易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FDI对产业内贸易水平有重要影响。总之,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需求因素、产品差异性、市场开放度以及 FDI。在已有的经验研究和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以下5大因素作为影响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市场规模的差异、人均收入的差异、双向直接投资的差异、市场开放度、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密集度。

(一)模型设定

考虑到MIIT反映的是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而本文研究的是产业内贸易,所以排除其为因变量。同时由于目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目前测算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还是G-L指数(即IIT指数)。所以本文选取IIT作为因变量。由上可构造出以下模型:

IITt=α+β1INCt+β2SIZEt+β3DREGt+β4FDIt+β5TINt+εt(6)

其中,INCt为t时期两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差异指数,衡量需求结构的非相似性;SIZEt为两国市场规模差异性指数,衡量规模经济;DREGt是两国对外经济开放程度;FDIt为两国双向对外投资规模的差异;TINt为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密集度,用来说明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影响,t为年份(t=1992,1998,,2014),εt表示随机误差项。由此可以得到一个时间序列组。

(二)数据描述和处理

第一,服务贸易是根据BOP的统计口径,按照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的数据分类。用来计算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由于没有分部门的通胀指数,所以本文以名义美元计值。

第二,中美人均收入水平(INCt)用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表示,该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本文采用“Balassa-Bauwens 相对差异指数”(Balassa 和 Bauwens,1987),使用“Balassa-Bauwens 相对差异指数”,是因为其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当w接近1/2时,INEQ接近0,当w接近0或1时,INEQ接近1;第二,该指数在国家特征上具有对称性,且不受衡量单位的影响。相对差异指数的计算公式为INEQ=1+wlnw+1-wln1-w/ln2,此处w=中国特征/(中国特征+美国特征),INEQ取值范围为(0,1)。

第三,用两国总体服务贸易的市场规模差异衡量中美两国市场规模差异性(SIZEt)。两国总体服务贸易的市场规模用两国各自总体服务业增加值表示,该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和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然后再使用“Balassa-Bauwens 相对差异指数”,从而消除规模偏差。

第四,FDIt用基于历史成本核算的FDI头寸表示,单位为百万美元。其中,FDICNt为中国对美国的FDI头寸,FDIUSt表示美国对中国的FDI头寸。此类数据都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最后还需使用“Balassa-Bauwens 相对差异指数”,从而消除规模偏差。

第五,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对世界贸易的进出口总和占两国GDP之和的比重来衡量两国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即经济自由度),美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和GDP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中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和GDP来自中国统计局。经济自由度用DREG表示。

第六,货物贸易密集度指数(TINt)的计算如下

TINt=Xsino-us+Msino-usXt+Mt(7)

其中,Xsino-us和Msino-us分别表示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和进口。Xt和Mt分别为中国对世界的货物出口和进口,基础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证结果

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自相关检验和逐步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由实证结果可知: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均与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经济自由化程度的差异、双向FDI投资规模差异和货物贸易密集度与两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FDI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而经济自由化差异程度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货物贸易密集度的伴随概率却为07356>01,所以不显著。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对中美服务贸易的研究认为,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高达09021,中美服务贸易的增长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型的。其中“旅游服务”、“客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三个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但“教育服务 ”、“金融服务”、“建筑工程咨询服务 ”、“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 ”以及 “专利权利和特许费 ”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低。由回归结果可知,人均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与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而市场自由化程度、两国双向FDI和货物贸易密集度则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正相关,但货物贸易密集度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即货物贸易往来并没有显著促进中美之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中美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随着我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必将成为两国新的贸易增长点,而且有利于改善两国长期以来的贸易不平衡现象。产业内贸易作为当前对外贸易的主导发展形式,在中美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大力发展经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由回归结果可知,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均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在服务贸易领域,相对美国而言,我国仍存在较大差距。大力发展经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扩大市场规模,进而缩小中美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提高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

2依托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

研究发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准确把握好服务业跨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并不代表放弃货物贸易,相反我国良好的货物贸易基础将会使服务贸易发展的起点更高,可以为其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应将服务贸易发展嵌入到货物贸易发展之中,深入挖掘货物贸易中蕴含着的服务贸易机会,实现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的增长。

3优化服务部门内部结构,提升整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虽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相较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中美两国服务业在旅游、运输等传统型服务业上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而专利权与特许费、金融、教育等现代型服务行业虽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却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针对当前服务行业发展不均衡现状,应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除了深入地挖掘传统服务部门发展的潜力,还应加强升级改造传统服务部门,提高传统服务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培育商务服务、保险、金融等现代新型服务部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支持及推动作用。

4为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政府应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来保障服务业健康发展;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予以适当倾斜,做到积极提供信贷、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政府应在贸易谈判、政策协调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逐步消除两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体制性障碍,为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迅,李维,王珍中国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6):48-54

[2]陈双喜,王磊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8):76-83

[3]程大中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8(9):57-64

[4]崔日明,陈付愉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8):51-55

[5]胡颖,韩立岩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11):20-25

[6]Fariborz Moshirian,Donghui Li, Ah-Boom SimIntra-industry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24):1090-1107

[7]Hamilton, Kneist Trade Liberalization,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tra-industry Trade[J]Weltmrts chaftliches Archiv,1991(127):356-367

[8]Yanhong Zhang,Don PClarkPattern and Determinants of US Intra-Industry Trade[J]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2009,Vol23 Issue 3:325-356

(责任编辑:董博雯)

猜你喜欢

美国中国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