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

2016-11-19姚舜禹张金萍王雪梅何白俐张亚男

商业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绥芬河第二产业进出口

姚舜禹 张金萍 王雪梅 何白俐 张亚男

[摘要]绥芬河拥有悠久的对俄贸易历史。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对俄贸易口岸,目前,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随在稳步增长,但近几年对俄进出口增速放缓,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仍存在进出口商品单一且附加值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货运运输通道设施陈旧等问题制约了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的持续增长。绥芬河口岸应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规划口岸功能,释放口岸潜能地应提高第二产业比重,重点扶持林产品深加工业,并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改扩建,以此在对俄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问题与改进建议

绥芬河市拥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凭借有利的地缘优势,一直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边境口岸。自1987年中国与原苏联恢复边境贸易以来,对外贸易便成为绥芬河市的支柱产业,巩固和扩大边境贸易成为绥芬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绥芬河口岸对外贸易额从1987年的415万美元增至2014年的34.2亿美元,增幅达到82300%。2014年绥芬河对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交易总额的45.1%。目前,绥芬河口岸已发展成为国家一类陆口岸、国家二类集装箱站,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主通道,黑江省唯一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复出口的指定口岸以及依托俄罗斯森林资源的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出口试点口岸。本文在阐述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现状及对俄贸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持续增长改进建议。

一、绥芬河对俄贸易发展现状

1.对俄贸易规模与地位

自1998年恢复边境贸易以来,作为对俄贸易的重要边境口岸,绥芬河对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表1反映了绥芬河口岸2003~2014年对俄贸易规模变化情况,从表1的绝对数据来看,除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是稳步增长的,从表1的相对数据来看,虽然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额占其进出口总额比例有较大波动,且逐年下降,但截至2014年仍保持在40%以上,可见对俄贸易是绥芬河口岸对外贸易的重心。从表2的数据来看,2014年绥芬河市对俄进出口额为34.2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8.8%,占全国进出口比重14.7%。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除东宁口岸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对俄进出口总额12.9%,其余口岸所占比重较小。因此,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占据至关重要地位。

2.对俄进出口商品结构

2011-2013年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占牡丹江市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均在55%以上,其中,绥芬河口岸对俄出口比重不高,基本保持在25%以上对俄进口总额占比能达到84%以上(如表2所示)。因此,牡丹江对俄进出口商品结构基本上能代表绥芬河口岸对俄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0-2013年,绥芬河进出口商品结构中,以资源性的“原字号”为主,原油从2010年起一直位列各类进口商品额的第一位,其他如原木、锯材、铁矿石、肥料五种原材料不仅一直是绥芬河口岸进口的大宗商品,且进口额近年来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木材、纸浆、铁矿砂、原油和肥料五种商品的进口额约占进口总额的80%。2010~2013年绥芬河口岸对俄出口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服装、鞋帽、箱包和纺织品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机电产品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在出口商品占比较低(如表4所示)。

3.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通道建设

(1)铁路通道建设现状。绥芬河位于中俄边界,具有对俄贸易区位优势。绥芬河火车站建于1899年,1903年投入运营,作为客货运输站,属于滨绥线的终点。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分局格罗杰阔沃接轨,用于办理国际联运货物运输、国内外旅客运输、站内货物能到发、装卸等作业,目前有南、北两个站场,综合运输力为1000万吨/年,出入境过客能力100万人次/年。南站场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设有40条路线包括宽轨27条,准轨13条,换轮线一组,并设有国际、国内旅客候车室,国际候车室设出、入境通道各8条。2003~2006年政府投资3300万元用于新建联合报关大楼和铁路口岸监控系统。北站场与南站场相距2.4公里,占地17万多平方米,共设线路46条包括宽轨15条,准轨31条。设换油线1组(年设计换装能力40万吨)、机械换装线4组、集装箱换装线1组、汽车吊70余台、龙门吊17台。并建有人力换装站台2个,货物站台1170平方米,货仓697平方米。设备完善的铁路建设,提高了绥芬河的通过能力,促进了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的快速发展。

(2)公路口岸建设现状。绥芬河公路口岸是全国首个由交通部门投资建设与管理的试点单位,主要承担中俄进出口贸易的中转分拨和客运的作用。作为301国道的东端起点,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格拉尼奇内区陆路接壤,1995年以来,联检大楼、通道、停车场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外运、银行、税务等各环节都在现场统一办理,客货检分流进行,各通关手续一次办理,方便快捷。2006~2012年口岸(公路、铁路)累积过货量8879.86万吨,累积过客量13316169人次。2006~2012年口岸过货量波动幅度较大,口岸过客量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均处于正向增长(如表5所示)。通道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促进了绥芬河口岸对贸易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二、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1.进出口商品单一且附加值低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绥芬河口岸对俄出口商品主要是服装和农副产品等简单消费品,高技术产品所占比例极小:而俄罗斯迫切需要日常消费品的艰难时期已过去,此类需求在迅速萎缩,进口商品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服装、农副产品等低附加值产品既不能获得高额利润,也无法形成持续增长。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合理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第一产业占比在10%以下,第二产业占比在20%~30%之间,第三产业占比在60%以上。从表6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绥芬河第一产业比重较小,仅为1%左右,且历年变化不明显;第二产业占比为15%左右,并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从2010年的16.4%下降到2014年的12.2%:第三产业长期占比较大,2010~2014年均超过80%,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环境等影响,绥芬河市第一产业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政府扶持的力度不足,工业化程度低,绥芬河的第三产业在缺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有力支持下,绝大部分以贸易、旅游、酒店等传统服务业,缺少含金量较高的具有长远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增长缓慢,对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额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绥芬河口岸对俄进出口额相对于2013年下降14.7%,进出口货运量同比下降18%。

3.货运运输通道设施陈旧

1903年远东铁路的修建起到了内联外牵的作用,为绥芬河市开展对俄贸易创造了先天优势。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的重要通道,绥芬河口岸货运通道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货运效率下降。同时,中俄两国铁路轨道宽度存在差别,在绥芬河至波格拉尼奇内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转轨,而俄罗斯对波格拉尼奇内运输设施资金的投入力度低,使经过绥芬河市至俄罗斯的铁路通过能力明显弱于绥芬河市铁路换装能力,而绥芬河市紧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铁路通道已接近饱和状态。阻碍了绥芬河铁路口岸运力进一步提升。从表7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绥芬河口岸货运总量年度差异较大,但基本上呈下降趋势。

三、促进绥芬河口岸对俄贸易发展的建议

1.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在黑龙江省商务厅2016年3月3日发布的《绥芬河市重点产业发展潜力报告》中提到绥芬河市确定的产业定位是:以商贸旅游为主导,以进出口加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为了符合绥芬河的发展实际,凸显口岸城市的经济特色,将原有单一的进出口加工业进一步发展为以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现代服务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从而打破传统的制造业束缚,突出绥芬河“一个点一条线和两个面”的地缘优势。作为对俄贸易的重要边境口岸,绥芬河在第二产业方面的发展仍有提高潜力。从政策上看,要落实“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战略思想,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对俄贸易与加工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首先积极开展轻工产品、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等加工出口项目,依托国家针对进出口加工业各类项目的扶持,促进对俄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从而提高绥芬河对俄贸易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其次,积极推进原材料进口加工产业发展,实现原材料过埠增值,带动对俄进口贸易结构调整,发掘绥芬河对俄贸易结构中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

2.重点扶持林产品深加工业

林产品产业深加工包括原木加工及林下产品深加工,其中林下产品包括黑木耳、滑子蘑、绿色有机蘑菇等食用菌类。在黑龙江省制定的“十二五”期间十大重点扶植产业规划中,政府强调充分、合理、高价值利用林区资源,重点加快发展木材加工业,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林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同时发展黑木耳等林下产品精深加工,。针对原木加工,首先,通过加深产业链,从加工原木到加工板材,从初级木材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附加值不断提高,从而促进绥芬河在新一轮的木材行业变革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形势。其次,政府联合协会制定原木、板材加工的行业标准,形成一定的准入门槛,并且保证产品的质量,引导企业建立高端精加工产品线。绥芬河水系水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适合黑木耳种植的区域之一,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基料树种分布广泛。在黑木耳种植与加工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各项利好政策,实行黑木耳菌包厂生产,推动菌包厂标准化生产程度,对菌包厂进行先期生产调试,确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参数。其次,依托互联网+,探索研究寒地黑木耳品牌和黑木耳互联网销售模式,重点发展速食木耳、木耳糖、耳茶等精深加工产品,建设木耳加工产业集群。

3.加快口岸基础设施改扩建

绥芬河口岸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边境口岸,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枢纽站,随着中俄贸易快速发展,加强口岸改扩建设工作刻不容缓。首先,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做好口岸的扩建工作,扩大口岸规模,提高口岸的过货量,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其次,加强对俄口岸投资合作,可以采取承包跨国铁路的建设,统一轨道等俄方基础设施标准,与俄方建立协商机制。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打造国际化口岸名城的关键,更是增强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有效手段。2016年1月27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是启动绥芬河机场建设,增加空运方式,增加货运量。二是加快推进绥芬河公路客运枢纽站等一批道路运输设施项目,将绥芬河口岸的公路进行改造,增加其公路运输能力。

猜你喜欢

绥芬河第二产业进出口
“八仙”过汉,转战龙江
绥芬河
什么是绥芬河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国务院批复首个外币使用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