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赤壁丹霞魂 万盏河灯漂资江
2016-11-19雷金息
雷金息
资江万盏河灯 漂流千年祈愿
当夜幕下的湛蓝渐渐褪去,风雨桥上人如潮涌灯光璀璨,盏盏孔明灯或飘或浮点缀夜空,满江的河灯载着美好的祈愿,在资江的柔波里随波逐流…… 舜帝斩龙、河灯仙子的故事在夜幕中娓娓道来。这是天上的街市?这是银河的天灯?这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源河灯节。
“古来滔滔资江水,月半歌节放河灯;山歌阵阵表心迹,河灯盏盏祈太平”。农历七月十四日中元节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资江河畔人山人海,焰火腾空,烟花绽放,盏盏河灯次第点亮,当地汉、苗、瑶等各族同胞,将一盏盏承载着人们美好祈愿的河灯放入资江,灯火闪烁,浮光耀金。蛟龙戏水,百鸟朝凤,五谷丰登……一排排,一组组,一列列创意吉祥、制作精美的河灯,时聚时散,若隐若现,托着心愿,带着祝福,随着江水缓缓前行, 伴着歌声流光溢彩,这就是盛况空前的“万盏河灯漂资江”奇观。
河灯祈福 源远流长
相传,河灯节是起源于唐宋时期西延区资江河岸的合浦街。当时,由于佛教的传播,合浦街传入了“盂兰盆法会” 的习俗。宋代以后,将盂兰盆会改称为“中元节”,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资江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湘桂的重要交通命脉,而合浦街是资江岸边一个重要的商埠,是往来商客的集散地。资源县陆上交通闭塞,水上交通却十分的发达,主要通过资江码头进行贸易往来。资江上运输货物的船只几乎是船家自己打造的,用木头做成的木船和用竹子做成的竹筏,常年往来于资水和湘水之间,难免会有伤亡事故。据记载: “资江全程22.5 公里,下45 个滩,拐31 道湾,曾有无数的船只被风浪卷走, 被险滩吞没”。因而,每年中元节期间,在合浦街都会举行为期三天三夜的佛教“盂兰盆法会”,超度历来葬身江中的亡魂。每当这时,沿途两岸的人们便自发的制作河灯,在农历七月十四晚上,将一盏盏河灯放入资江,祭奠英灵, 寄托哀思,祈求平安。
河灯与时俱进 演绎时尚风情
资源河灯起初只有“敬神灯”“莲花灯”“粽子灯”3 种。据资源县当地老人介绍,最早的河灯叫糠灯,灯盏是用糠皮蒸制而成的,灯芯是莲梗用糠油和米汁浇附制成的,点燃后“青光熠熠、烟洁如云”。到后来又有了桐油灯,灯芯或用棉线,或把灯芯草去皮、晒干, 制作而成。制作河灯的纸是经过油浸染的,既防水,又不易损坏。将各种颜色的“油纸”糊在用竹片制成的灯骨架上,就成了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河灯。这种灯因费事、不经济,就改用了红纸剪成莲花形河灯,而灯芯也改用了蜡烛,这样放在江面上更加美观。此外, 人们还用时令的作物来制作河灯:七月半正好是西瓜上市时节,人们把西瓜切成两半,掏空瓜瓤,四周掏薄,在中间用一根削尖的竹签插上一支蜡烛, 然后点燃,它就可以在水中随波荡漾了。“那时,一家几口人都亲手做河灯。吃过饭后,每人提一个灯到江边漂放, 还烧一些钱纸,以此祭祖和缅怀亲人。” 曾经走进了央视荧屏的资源制灯艺人唐寿生如是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源河灯的工艺和材料也改进了许多。用竹条作骨架, 用特制的防水纸糊面,并在纸上印有山水、人物、房屋、花草、鸟兽等图案, 造型有含苞待放的莲,有跃跃欲试的龙,有憨态十足的牛,有活泼好动的猴等,有大到长达数十米的巨龙,也有小如饭碗的莲花灯、橘子灯。新颖别致,形态万千,燃烛其间,色彩斑斓。
河灯传承 路在何方
俸文顺是资源河灯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河灯节的头灯和前排大型动物河灯大多出自这位老者之手。俸文顺的这把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的曾祖父俸荣福就是制作河灯的老手。据考究,他们家做河灯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了。
年轻时,俸文顺没想过要传承这门手艺,那时他想去外地打工闯荡,直到父辈老去,资源河灯节又重现当年规模时,俸文顺才回到了河灯家族,操起祖业。据悉,俸文顺传承河灯制作的手艺是被一个“故事”所打动。
传说,很久以前资源县交通闭塞,人们出行主要靠走水路,在资江上很多男人靠撑竹筏、放排子养家。有一年,一位年轻的排工放排后,很久都没回家,他的妻子天天站在江边守候,期盼丈夫归来。后来,他的妻子就用竹子做成河灯,放在河里让它沿江漂流,希望丈夫能够看到,早日找到回家的路。“我当时觉得这个故事很美,被妻子对丈夫深深的情意所感动,觉得做河灯是件好事。”俸文顺说这个故事听起来凄美,但让人感觉心里有一丝暖意。
资源县石溪村76岁的肖尚明做河灯近20个年头,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河灯制作者之一,被称 为“河灯老人”。
肖尚明家里堆满了河灯及竹片、铁丝、泡沫板、颜料等制作河灯的原材料。他现场演示了荷花灯的制作过程,他将5根竹片交叉,用铁丝固定竹片中心点,然后将相邻两根竹片两两捆绑,不到3分钟,荷花造型初见端倪。接着用米糊将纸粘在竹片上,着色,固定在泡沫板上,装上蜡烛,一个荷花灯就完成了。
据了解,肖尚明从小喜欢画画,并对竹编手工艺颇感兴趣。他从1995年资源县举办第一届河灯节开始制作河灯,20多年来制河灯的水平越来越高,不仅能制作传统的荷花造型,还发明了鱼、松鼠、喜鹊、百灵鸟、孔雀等造型新颖的河灯。
随着资源县河灯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后,肖尚明也成了当地的“河灯名人”。先后已有数十名学生前来向他求教河灯制作技巧。但每当谈到收徒传艺,他总是面带苦涩:“刚开始来了20多个年轻人,后来都走了。”“一年只有河灯节的时候才用得上,平时没人做,也没人买,所以徒弟们都不学了。但是我喜欢河灯,我会一直做下去。”河灯的传承,成了他心中的一块石头。如今,在资源制作河灯的人越来越少,石溪村只有3个人会做河灯,且年龄都在70岁以上。
青山赤壁峰林 最美丹霞奇观
如果说资源传统河灯节是一首浓缩的民俗史诗,那么,八角寨丹霞地貌则是一幅舒展的山水画卷。
资源县位于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脚下,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山青水秀,林幽石奇,享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美誉。山以密集式分布的丹霞峰林为特点,侧看如万笋插天,横看若万马奔腾;众多狭窄幽深的巷谷是其突出特点;因红层岩石含较多的石灰岩砾石,丹霞地貌发育中的喀斯特化比较明显。中国丹霞地貌的命名人、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说,山可以与丹霞地貌标准地丹霞山媲美,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
八角寨又名云台山,位于湖南新宁县和广西资源县之间。主峰海拔818米,因主峰斜生8个翘角而得名。从山底仰望八角寨,昂首挺立的山峰分八扇伸向八方,俗称八个龙头。丹霞地貌分布范围80多平方公里。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其山势雄浑博大,巍峨挺拔,气派非凡。八角寨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只有沿着西南坡的幽径方可登山顶。顶部有一方3000多平方米的平地,宋元时代始建天空寺。
“群螺观天”由4座一两百米高的巨大锥状石峰——顶尖、座圆、带有线条生动优美的圈状螺纹,犹如4只巨大海螺仰首观天。景区还有有“降龙岩”“龙头香”“眼睛石”“龙脊天梯”“幽谷栈道”等景观,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举目鸟瞰,万山连绵,起伏跌宕,危崖峻拔,群峰叠翠,山间云涌雾绕,气象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八角寨最雄伟壮观之处要数龙头香。在观景台一侧,有一处伸出百余米、高有百丈的陡峭绝壁,深谷如坠,两侧若刀劈斧剁。这奇险无比的翘角顶端,竟建有一座山神小庙!而通往龙头的山脊小径宽不足一尺,烧香者必须手足并用,虔心跪行方可到达,这就是著名的“龙头香”,是中国七十二佛教之一,宋元时代至今香火鼎盛,各地香客朝佛揽胜,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