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6-11-19朱红薇宗乾收周宏伟朱长俊

广州化工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制药学院化学

朱红薇,宗乾收,张 洋,周宏伟,李 蕾,朱长俊

(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朱红薇,宗乾收,张 洋,周宏伟,李 蕾,朱长俊

(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本文旨在探讨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如何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满足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建立基于化学-生命科学-药学-工程实践的模式,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和实践课程并重的培养方案;组建核心课程群、选修课程群;采取合作办学、双师制、项目化手段强化实验和实践课程,新模式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效果。

制药工程;培养方案;核心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实践课程

随着招生及培养模式的变化,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及时跟进,在全校二本的学院中率先进行大类招生(试点),为此,学院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15年,根据教育部、教育厅、教务处的相关指导精神,再次进行方案修订,修订过程中,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虽有差异,但大家都一致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基于化学-生命科学-药学-工程实践这一思路的培养模式是十分正确的,能够很好的符合大类招生及地方高校的特点,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如何将方案的精神真正落实,后续的课程建设至关重要[1]。

1 培养方案总体构建

根据教指委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和学院的实际,在总学时下降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关键,在多方有益意见的指导下,建立本专业的各类课程设置(表1),这一设置充分考虑了大类招生的需要(基础课程比重大),形成金字塔形培养体系[2](图1)。

表1 制药工程专业各类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续表1

课外活动参照《嘉兴学院学时课外学分管理办法》和《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课外学分认定标准》执行66 小计66合计164.5

图1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同时,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新的医药企业多以生物制药为主,并鉴于化学制药的普遍性和传统性及学院发展历史、地方需要,因此,整个制药工程专业分为两大模块, 即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方向模块,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分为创新实验班和工程实践班(可以交叉),在后续课程上有比较大的差别。如图2 所示。通过这种培养方式,学生可以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根据自己的兴趣、心理等的日臻完善来最终确定发展方向,避免了过去一选定终身的弊端,受到学生及社会的高度认可。

图2 制药工程专业个性化培养模块设置

2 理论课程(课内实验)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和功能是提供了人才培养过程中阶梯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基本知识结构体系,是一条线,是链接、贯穿大学教育起点与终点的所有环节,课程是一个网状的面,类似于一个树叶中所有的叶脉(图3)。从基础课程至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有逻辑规律地链接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上。

图3 培养方案与课程关系示意图

2.1 核心课程建设

按照化学-生命科学-药学-工程实践的思路建立了基础化学课程群、生命科学和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组,责任教授组织相关教师编写自身特色教材,建立新型精品课程。

表2 制药工程核心课程组

续表2

药学课程群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组*药物合成反应(实验)**,等药物分析(实验)**,等药理学**,等药物化学**,等药物波谱解析**,等制药工艺学**,等医药文献检索与专利(英)**,等药剂学**,等制药工程学**,等药事管理学**,等药物分离技术**,等

2.2 选修课程建设

兼顾到拓宽学生的深造和就业渠道,开设了《企业管理学概论》、《现场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学》、《企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沟通》、《市场营销策划》、《食品和药品GMP质检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清洁生产审核师》等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课程和营销师课程,培养高品质的“工程师-药师-营销师”复合型人才[3-5]。同时,为了发挥学院学生参加考研深造的积极性,开设了《中级无机化学》、《中级分析化学》、《中级有机化学》、《中级物理化学》及《专业综合课程》供不同模块的学生进行选修。

3 实践课程建设

由于我们是地方高校,因此近几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3.1 建立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

依托行业,选择长期利益与学校办学方向具有很强一致性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并以协议方式,充分保证企业对学生的多重选择权,明确合作企业对教学组织的深度介入、对学生的培养义务,形成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能够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长效合作机制。根据学校众多的校友资源,选择了在嘉的国光制药、恒洁生物、南湖制药等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学生的选拔机制(办班教学),合作企业以面试和心理测试等方式全面介入,三方协商,共同决定录取名单,保证了学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符合职业的基本要求,实习由公司统一安排(费用由企业解决,提供奖学金),毕业后由公司统一安排就业。实现了三方互赢互惠,充分调动了合作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保护了学生利益诉求(自主选择权、实习机会、实习经费、奖学金等),实现校企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2 形成企业全程参与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在我们的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入手,深度介入应用性课程建设、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与评价,确保应用性教学内容符合专业职业技能要求的需要,避免虚化。学院聘请多名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有效的推荐学生就业;学生可全程参与教师的校企合作项目研究,完成毕业实习和论文环节。形成校外专家进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3.3 建构“项目化”与“双导师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必须至少挂靠一家单位,定期去单位学习交流,了解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学校科研平台促进企业发展。双导师制和项目化运行(项目化运作模式包括:一是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科研项目、实践项目和调研项目,由校内外导师共同组织实施;二是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实训项目,由校外导师(组)组织实施;三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再加上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从而可以保证将实践教学(包括毕业论文)环节落到实处。

4 结 语

通过大类招生,无限制(大一结束后选择专业(全校选择),大二结束后再次选择专业和不同模块,大三结束可以再次选择模块)给与学生选择专业、模块来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我们期望,通过方案的引导,课程建设的具体落实,能够获得高就业率、高考研率、高口碑的喜人结果,为即将到来的按专业招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沈永嘉,卓超.关于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J].化工高等教育,2002(3):37-39.

[2] 郑俊霞,杜志云,赵肃清,等.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一主线两重心”模式改革探讨[J].高等化工教育,2015(2):1-4,56

[3] 史兰香,张宝华,张星辰.地方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106-108.

[4] 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5] 李敬芬. 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112-11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New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Group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ZHUHong-wei,ZONGQian-shou,ZHANGYang,ZHOUHong-wei,LILei,ZHUChang-jun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Jiaxing University, Zhejiang Jiaxing 314001, China)

To meet the demand of society, how to train the individuality of undergraduate of Pharmacy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s studied. Based on Chemistry, Life science and Pharmacy mode,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laying equal stres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training program, constructing core courses, taking elective courses, strengthening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courses by the method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and project were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model greatly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Pharmacy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gram; core course group; elective course group; practical course

嘉兴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编号N85151549);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朱红薇(1978-),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

G640

A

1001-9677(2016)020-0159-03

猜你喜欢

制药学院化学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