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形势下中国传统村落发展问题

2016-11-19夏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村落村民互联网+

◎夏天

“互联网+”形势下中国传统村落发展问题

◎夏天

在当今中国,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日益凸显。传统村落的空心化使传统村落失去发展活力,而它的过度城镇化剥夺了传统村落的生存空间,这两种趋势是当前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而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及高度交互性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地实地观察结果,从传统村落的含义及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互联网+”为传统村落提供的机遇以及如何有效发挥互联网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国传统村落的含义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要正确理解传统村落,首先应理解以下几点:1.区分传统村落与古村落。在官方给出明确定义之前,传统村落就是大家熟知的古村落。2.区分传统村落与一般农村社会。农村社会是与城市社会相对应的概念,是由农村居民所组成的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是农村的总称,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要保护的是传统村落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乡村,那些经济落后而思想闭塞的乡村应尽快走上新型城镇化道路。3.传统村落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游牧文明主导下的国家,牧民逐水草而居,文化在变动中逐渐发展成熟。而我国以农耕文明为主,百姓大都以自家耕种地为核心,繁衍生息。文字、语言、耕种工具、建筑艺术等都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传统村落是这些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发出来的基础。

传统村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不当的城镇化开发。在现代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传统村落却面临着两大困境。过度城市化给传统村落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传统村落以及尚未被发掘文化价值的古老村落被列入城市开发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破坏原有的建筑和格局,这样的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就失去其生存的土壤,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就失去其意义了。城市吸引村民入城务工,造成村落的“空心化”。这会造成村落的传统文化后继无人,文化遗产无人保护。失去了青壮年人口的传统村落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很容易导致整个村落的人口流失,加速传统村落的破败和消失。

不当的旅游开发。过度的旅游开发。传统村落别具一格的旅游资源往往成为众矢之的,被当地居民当做谋利的摇钱树,着眼于一点,进行大面积的开发,这对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有害的。另外,当下传统村落的旅游业处于一种低层次的过度开发状态,人人都想分旅游业的一杯羹,普通餐饮业、便利店、毫无特色的纪念品店遍地开花。一方面,面拉的很大,但各自收入并不高,也没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毫无创意的商业活动大大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美感。

不当的社区参与与分配。在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业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是以村民自我意识为主导,村民自筹资金、自我保护、自我发展;二是外部政府或企业介入,在村落经营旅游业。这两种模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村民的参与程度不同,以安徽西递村和宏村为例。西递村旅游开发的主体是村办旅游公司,旅游管理与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模式下,村民参与程度高,基本保证旅游收益留在本地,以作为村民分红及村落维护发展费用。而宏村则属于第二种发展模式。宏村的旅游经营管理主体几经变更,但村民的参与权从未受到重视。现在,在中坤集团的专业经营下,宏村的旅游年收入超过西递村,但宏村村民的人均分红却远远不及西递村民,这就引起了村民对旅游开发的极大不满,村民不配合甚至破坏旅游业的发展。

不当的标本化保护。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方式主要是名录保护,即甄选保存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列入名录,加以保护。这种官方正式的认定有利于提高人们尤其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吸引资金投资旅游业。不论是官方或是旅游业投资商,都会发展出一套关于村落特色的系统,以此作为其保护或开发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村落,尤其是交通较为不便,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村落很容易被贴上标签。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旅游开发商会尽力引导村落的一切维持原状,导致村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古老但却落后的生活方式。村民思想被固化,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长此以往,这类的传统村落难免标本化和景点化。一方面,村民难以与现代化接轨,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传统村落发展僵化,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云南大理诺邓古村在2015年以前都只能靠骡马运送大件行李,游客进村全靠步行,其闭塞程度可想而知。

“互联网+”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创造的新机遇

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并存

互联网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虽然我国采用“名录保护”的方式保护传统村落,但建筑会遭到侵蚀,手艺也会有失传或革新的一天,因而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应是将村落格局、建筑遗迹、传统手工艺及生活细节以影像的方式留存下来,在云端进行保存和分享,让传统村落在另一个空间里永不褪色。在互联网的运作下,影像资料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够吸引世界各地有志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加入到队伍中来。打破村落藩篱,吸引进来的新鲜血液必能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互联网有利于避免传统村落标本化。对于传统村落村民来说,要过更好的生活,就要离开村落,转入城市。但对有些村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来说,并没有条件和能力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使他们无需背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地就可以获知世界各地的咨讯,分享取之不尽的网络资源,接受现代化的洗礼。这样的传统村落是不断发展着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村民们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样的村落绝不可能走向标本化和景点化。

互联网有利于行之有效的保护政策的及时出台。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的矛盾冲突下,许多传统村落的价值尚未被发现就为城镇化所占领,古建筑被拆改,现代高楼拔地而起。而在互联网的高度交互性和强大的传播功能,有助于挽救历史遗迹于危难之中。梁思成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没能凭一己之力挽救北京城墙、盛京钟楼等历史遗珠。而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南京的城市灵魂法国梧桐就幸运多了,在全国网民的一致诉求下,南京市迅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法桐虎口逃生。

促进旅游业高效健康发展。提高传统村落知名度对它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为每一个传统村落创造“登台演出”的机会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广泛性打造传统村落品牌效应自然成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结合上文所分析的,村民内生式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传统保护的可持续,那么,在互联网+模式下,村民可以在村镇领导或有识之士的带领下,通过微信、微博、贴吧等各大传播性广的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不仅有利于让这个村落的价值走进大众的视野,更能使村民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发现更多文化卖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运用互联网保护传统村落的几点建议

传统村落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保护工作势在必行。而“互联网+”是时代赋予传统村落的就是救世主和新机遇,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大力开展“名录保护”工作。鼓励各方力量发掘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细心甄选。针对已列入名单的村落,四部局下派专员进行拍摄访谈工作,保留古建筑、传统工艺及生活细节的影像资料。积极开发相关网站和应用软体,将影像图文资料进行分享和传播。

加强对村民的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传统村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传播信息技术知识,培育村民互联网思维,鼓励村民将互联网运用进村落保护工作中。加强村民与外部世界的平等对接,既能保证村民不被时代淘汰,又能让外界看到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现。

倡导保护传统村落的价值观、制定保护传统村落的政策法规。运用互联网将传统村落推到更多人面前的目的是使传统村落获得可持续发展,避免悄无声息的没落衰败,防止标本化和景点化。但若缺乏价值观的引导,法律法规的约束,大量人流的涌入很容易使传统村落不堪重负,遭到人为破坏。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村落村民互联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