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面旗帜将我们召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抗震救灾纪实
2016-11-19文图中共鲁甸县委宣传部
文图/中共鲁甸县委宣传部
有一面旗帜将我们召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抗震救灾纪实
文图/中共鲁甸县委宣传部
抗震救灾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既是对人民意志和品格的锤炼,也是对党组织战斗力的考验。
鲁甸6.5级地震救援中,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里,有他们奋不顾身的壮举,有他们挺身而出的担当,有他们割舍不断的牵挂。
危难时刻,党旗飘起来,党员形象树起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凸显出来。
危难时刻,总有一面旗帜将我们召唤,总有一种担当让我们泪流满面。
奋不顾身的壮举
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无数党员奋不顾身冲在一线,带领乡亲们抢险自救。不是因为有多伟大,而是因为责任在肩。危难时刻,他们是乡亲们的主心骨。
这几天,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唐正云成了焦点人物。
他们的家园——龙泉社区在鲁甸6.5级地震后满目疮痍,4500多名群众惊慌失措。目前统计,龙泉社区已有200多人因地震死亡,而他也有8位亲属遇难。地震发生后,唐正云第一时间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徒手救出15名被埋群众,将3000多群众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地震灾区,无数个唐正云奋不顾身冲在一线,带领乡亲们抢险自救。不是因为有多伟大,而是因为责任在肩。尽职见精神,担当映品格,危难时刻,他们是乡亲们的主心骨。
地震发生时,光明村25岁的党员代华国正和家人沉浸在花椒丰收的喜悦中。只是十几秒的工夫,无情的灾难就阻断了亲情,他年幼的妹妹不幸遇难,年迈的爷爷腿部断裂。然而,灾难阻止不了他抢救村民的脚步。他及时组织3名党员及周边群众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开展抢救。历经一天两夜,共挖出遇难村民遗体6具,救出伤员3名,并紧急转移群众100多人。
危急关头,因为有灾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展开自救、互救,避免了更多伤亡。
灾难发生当天,鲁甸县发动基层党组织904个、党员12536人,投入到救灾一线。县委组织部指导灾区形成“临时党支部+党小组+篷主”三位一体的抗震救灾基层服务结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截至目前,各临时党支部累计接受登记党员5000余名。
巧家县发动基层党组织1680个、党员9600人,及时进行灾情排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奋不顾身组织乡亲们自救、互救,他们是灾区群众的主心骨,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地震发生后,无数党员从四面八方迅速集结而至,高高飘扬的党旗,将抗震救灾的信念传到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十几秒的地动山摇,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小学党员教师李朴的心碎了。突如其来的地震,一下子夺去了她5个学生鲜活的生命。
“我不能待在家里,我要去灾区看看孩子。”放暑假休息在家的李朴联合其他7位老师义无反顾地赶进灾区。
赶往光明村的路全部中断,且路上到处大石滚落,处处生死一线。平时只要40分钟的路程,他们徒步4个多小时,走进80余户遇难学生和受灾群众家中,温情为家长开展心理疏导,眼含热泪轻轻拥抱受到惊吓的孩子。
挺身而出的担当
地震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无数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从四面八方迅速集结,高高飘扬的党旗,将抗震救灾的信念传到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
昆明警备区派出的515名官兵和民兵中,有450多名共产党员,是名副其实的党员突击队。救援部队一到灾区,就立即成立了临时党委,政委方兴国任书记,同时成立3个临时党支部。“灾情最重的地方,都能看见我们!”方兴国说。
接到灾情命令,东川区人武部副部长应伟贤带领着161名民兵小分队,连夜步行25公里赶赴红石岩村,带动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连夜徒手救人。进入救援区1小时,突击队就救出了12名被埋群众。我是党员我先上!承担震中龙头山镇震后消毒防疫任务的第十四集团军某防化团党员突击队由25名党员组成。在灾区烈日高温的炙烤下,突击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消毒防护服,背着25升重的便携式洗消器不间断作业12小时以上,即便浑身长满了红疹子,也轻伤不下火线。
5日下午4时30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时党支部在鲁甸龙头山镇救灾现场成立。医院胸外科的党支部书记施云飞在脚趾受伤情况下,仍然坚持留在救灾第一线。他的理由很简单:“我还能再多救几个人。”
为保障灾区粮食供应,巧家县粮食局党支部及时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带队,组织局机关、粮油公司党员干部16人,兵分两路连夜赶赴地震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发生后,鲁甸县各大中小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昊龙集团党委带领下,成立了5个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分别奔赴到不同的受灾区,同时免费提供20余间住房和会议室供全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调配使用。据初步统计,已有各大中小企业共计投入救灾机械20余台,急需物资折合人民币50万余元,志愿者300余名。
得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后,全国道德模范、“亿万村官”王文忠,在全村遴选了10名村民,紧急组织救灾小分队迅速赶赴灾区救援。
力量在党旗下凝聚,信念在危难中弥坚。救灾的参战队伍中,不少入党积极分子由于表现突出而被批准“火线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