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2016-11-18李盛彭程
□本刊记者 李盛/文 彭程/摄
李纯媛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本刊记者 李盛/文 彭程/摄
很多人虽然有远大的计划,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可李纯媛不是这样,在研发软件系统时,虽然项目小组讨论出的开发方案基本能够实现业务需求,但李纯媛就是要把系统做到极致,将系统优化到不能再优化为止。她常说:“如果你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那么你必须让自己做得更加完美。”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一种卓越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的力量。
在计算机屏幕前,她是爱较真儿的邮政技术人员;在同事心里,她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研发重大项目时,她经常加班加点完成任务;工程项目遇到突发情况时,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不耽搁。她就是北京邮政科学研究设计院计算机系统工程部主任李纯媛。
1995年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李纯媛被分配到北京邮政科研院,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邮政技术人员。20多年间,她一直工作在邮政软件研发一线,经历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度过了无数个辗转反侧的不眠夜,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开发人员成长为研发部门负责人。
李纯媛坚信:作为一名邮政技术人员,对待工作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而她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李纯媛先后获得北京市总工会优秀创新女职工、北京市邮政公司“双创双优”竞赛活动创新标兵、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但在她眼中,这些静静地躺在抽屉里的证书和奖状只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她不断地在追求更高的目标。
倾情投入不计回报
李纯媛对研发工作总是投入极大的热忱,不计报酬、任劳任怨。2010年3月开始,李纯媛参与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爱心包裹信息处理系统业务需求编写及功能设计等工作。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正值系统功能的紧张研发阶段,更让她意识到工作的伟大和神圣。当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收集的4000多名玉树学生名址通过她领导的项目组研发的系统成功受捐后,她和全体项目成员悲喜交加,夜以继日的工作只化成了无比的欣慰。同时,在爱心包裹整个运筹、研讨、研发、上线、运维过程中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热心公益的普通人,他们无私付出的闪光品质深深教育了她、感染了她,使她个人思想的各个层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坚定了她作为北京邮政科技队伍一员的强烈使命感,鼓舞着她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近年来,她所负责的计算机系统工程部先后接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普通邮资封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地取证信息系统、商家物流派揽系统、贺卡兑奖平台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数据接口的实现方式多样、性能要求高,最重要的是工期都非常紧。2014年,计算机系统工程部承担了北京邮政跨境电子商务邮件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该系统是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国际小包业务而立项开发的。该系统将实物流与信息流进行有机结合,渗透到各处理环节;从接收客户业务数据与实物邮件开始,到邮件称重稽核、上安检机安检,再到实物勾核、收寄处理、跟踪查询,搭建一个专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小包邮件的全信息服务平台。由于系统接口复杂、技术实现难度大,为了保证功能易用性及效率,从方案制定到研发阶段,李纯媛都参与其中,不辞辛苦对细节逐个确认。特别在系统12月上线初期,以前期业务调研情况,系统预计处理客户单批次邮件交寄量约在万件以内,但在现场业务测试中发现平常CX邮件单批次邮件交寄量峰值达10万件以上,导致部分功能的处理性能不理想。为最大限度地提升一线工作效率,李纯媛和项目组成员连续两周加班加点,设计了多种技术手段,不厌其烦地一一实现,并进行反复评测,最终使相关功能的处理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另外,鉴于与普邮系统接口建设情况不明朗,业务部门与项目组沟通决定收寄信息由本系统产生,而不再依赖于普邮接口反馈,这样对于系统的邮件跟踪信息处理流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还要考虑这些信息与今后普邮接口反馈数据的兼容性。经过多次讨论沟通,李纯媛和项目组认真梳理了流程改造后的各个环节及相应跟踪信息的处理方式,制定了包括完备的兼容及预警体系的最终改造方案,业务人员都说:“我们都没想到一个小的改动居然牵涉这么大,项目组考虑得真周全。”北京邮政跨境电子商务邮件信息管理系统的上线适时缓解了北京邮政日益增长的国际小包的处理压力,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对该业务的有序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2015年5月,机要信息系统平台迁移2期系统准备试运行。许多在机要局工作的员工都提出,现在使用的生产系统并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维护,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而且原有的系统设计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要求等问题,因此调整原有系统被提上日程。
项目小组进行前期调研分析后,大吃一惊。新系统需要实现整个机要业务的信息化,涉及营业收寄、分拣封发、开拆登记、投递处理、转运制单、内参发行、财务管理、档案查询和指挥调度等多个业务环节,可谓纷繁复杂。
面对这个项目,李纯媛首先想到的是机要局业务需求的特殊性和安全平稳实现系统平台迁移的重要性。“做这个项目可谓如履薄冰,如果出现一点纰漏,就会给机要局生产作业带来重大影响。”
于是,从调研、编制总体项目方案,编写需求分析、进行详细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部署系统环境到正式上线,每个环节都在她缜密的心思下完成。
在研发工作中,李纯媛制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工作方针,从相对重要的营业收寄、转运处理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档案查询、指挥调度等环节入手进行改造平移,并大量应用了目前软件科研界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力求为机要局邮件处理业务需求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项目研讨会上,李纯媛反复强调:“要以机要局平稳安全运行为导向,认真仔细分析业务流程,准确定位技术路线,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寻找出最优方案。”
与团队成员交流
向领导汇报项目进度
在项目测试阶段,李纯媛和项目组全体成员7×24小时待班,随时准备排除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有一次,机要局转运系统由于操作等问题,导致系统出现严重错误,李纯媛带领团队成员火速赶到机要局,查找原因、排除问题、恢复系统仅仅用了8分钟时间,快速的技术支撑有力保证了机要局生产作业的安全。站在一旁焦急等待的机要局工作人员一边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说:“幸亏你们及时赶到,要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整个项目研发的过程中,面对领导和机要局的业务人员,李纯媛总是说,这个可以解决,没有问题!面对项目组成员时她总是说,咱们要再好好考虑考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面对自己时她总是默默地说,能不能设计得再好一点,再快一点?
提升整体团队致胜
作为邮政软件研发团队的领导者,李纯媛不仅关注技术细节,而且注重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她鼓励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把技术服务和支撑工作做得越来越好。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她总结出一套培养团队及团队成员的方法:放手使用、宏观指导、个别帮助、定期考核。
在李纯媛的带领下,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岗位要求并独立作业。在李纯媛的团队中学习氛围十分浓郁,她经常鼓励团队成员多学习专业领域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同时开发多个项目的情况,李纯媛的思路清晰,管理方式灵活,经常保持多头并进的工作节奏,前一分钟还在思考流程优化问题,下一分钟就在考虑团队成员如何轮班。
“李主任给我的印象就是‘睿智’,在工作中,她能够发现一些关键点,根据这些关键点再确认我们要不要重新设计流程。”项目组组长王振海笑着说道。在李纯媛的带领下,计算机系统工程部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科技研发平台,打造了一支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技术队伍,为北京邮政和中国邮政的转型发展及信息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李纯媛坚持着“科学、严谨、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在邮政技术岗位上走过了二十几个春秋,在通往更高目标的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作为一名邮政技术人员,就应该在工作上不断努力接近完美,不仅是要坚持这一信念,而且要走到底”。如今,她还在为自己的信念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