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2016-11-18欧阳二明王乐乐宋甜甜王白杨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3
欧阳二明,王乐乐,宋甜甜,王白杨(.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3)
经验交流
多级厌氧+AO处理高硫酸根有机废水启动研究
欧阳二明1,王乐乐1,宋甜甜1,王白杨2
(1.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2.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SO42-有机废水,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工艺处理该有机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在系统稳定运行条件下,当工艺进水萃余液COD、NH3-N、SO42-分别为25 100~27 350、165~199.7、12 020~22 225mg/L时,处理出水COD、NH3-N、SO42-分别为78.2~87、2.2~3.5、75.5~85.2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有机废水;硫酸盐废水;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1 工程概况
江西某生化公司以生物发酵法生产赤霉素,在赤霉素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3种废水:萃余液、板框废水和综合废水。其中萃余液和板框废水中均含有高浓度的NH3-N和SO42-,以及大量的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色度,污染性较强。该公司的废水处理工程于2014年建设完成,2015年上半年进行调试并投入使用。针对废水的特点,该公司确定采用IC+两级UASB+AO的组合处理工艺。具体的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见表1。
表1 设计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2 工艺流程及处理构筑物
2.1工艺流程
该公司采用IC+两级UASB+AO+接触氧化的主体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
萃余液经萃余液调节池收集后通过管道泵进入混凝搅拌池,在混凝搅拌池中加入石灰以去除水中大部分SO42-〔1〕。混凝搅拌池出水与板框废水经高浓度调节池进入反应沉淀池1,在反应沉淀池1中加入石灰并进行搅拌,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O42-,并在反应沉淀池末端调节废水pH为中性。反应沉淀池1出水经过IC和UASB1的双级厌氧反应,大量的有机物得以去除。UASB1出水自流进入微氧池,在微氧池中废水中的NH3-N得到大量去除,同时废水中的H2S在微氧池中转化成S单质〔2〕。微氧池出水通过管道泵进入反应沉淀池2,在反应沉淀池2中加入PAC和PAM,提高悬浮固体的沉降性能。
反应沉淀池2出水经泵送至综合调节池,并混入综合污水。综合调节池出水经UASB2自流进入AO池,控制AO池废水pH为中性,AO池与三沉淀的污泥回流比为2∶1。三沉池出水泵送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剩余有机物的去除。接触氧化池出水泵送进入反应沉淀池3,在反应沉淀池3中加入PAC,进行混凝反应,同时加药进行脱色。最后,反应沉淀池3出水达标排放。厌氧反应器和微氧池产生的H2S气体通过硫化氢吸收塔收集去除,系统产生的污泥经过污泥浓缩池收集,经压滤机脱水后外运处理。
2.2处理构筑物
处理系统各主要处理单元概况如表2所示。
3 系统调试运行及结果分析
在系统调试过程中,需对COD、SO42-、pH、MLSS、VFA、NH3-N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分析方法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将反应沉淀池1的出水与自来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作为反应器启动污水。
表2 处理系统各主要处理单元概况
3.1厌氧反应器启动
IC、UASB1和UASB2的接种污泥均采用某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IC污泥接种量为20 t,UASB1污泥接种量为20 t,UASB2污泥接种量为40 t。根据前期工程经验〔3-5〕,采用逐渐增加进水浓度和流量的方式启动。初期间断进水,进水是否连续由出水的VFA决定〔4〕。当VFA﹤180mg/L时采用连续进水,当VFA连续低于180mg/L时则提高进水浓度。IC进水设计COD负荷为13 000mg/L,UASB1进水设计COD负荷为5 000mg/L,UASB2进水设计COD负荷为3 000mg/L。在启动过程中保持反应器中的厌氧条件,同时需通过加碱控制反应器中的废水pH在6.5~7.5,抑制有机物转化成乙酸出现的酸化对启动的影响。
厌氧反应器启动方法相同,现介绍IC的启动过程。启动初期,将接种污泥稀释之后泵送至IC,并开始初次进水,进水COD控制在1 000mg/L左右。进水之后2 d不进水,以提高污泥对污水的适应性。从第3天开始,每天进水2次,进水COD控制在1 000 mg/L左右,此时IC出水浑浊,COD去除率较低。从第5天开始,进水COD提高到3 000mg/L,每天进水4次,此过程中出水浑浊情况有所改善,污泥活性提升,出水COD在2 500mg/L左右,COD去除率提升至15%。第11天之后,进水COD提高至5 000 mg/L,间断进水每天4次。启动第15天,出水VFA连续低于180mg/L,控制COD为5 000mg/L左右连续进水,流量保持在设计流量的一半。第15天,测得进水COD为5 200mg/L,出水COD为3 500mg/L,COD去除率达到33%。从第21天开始提高进水COD至8 000mg/L,增大流量为设计流量的2/3,此时COD去除率逐渐提升至50%以上,产气量逐渐上升,污泥在反应器底层呈颗粒状。从第25天开始进水不再稀释,逐渐增大进水流量到设计流量。到第36天,测得出水各项指标稳定,且反应器中污泥活性较高,污泥成密实团状,IC反应器启动基本完成。
启动过程中,初期增加进水浓度和流量,COD和SO42-去除率会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但总体上为上升趋势,最终达到平稳。据pH监控系统检测,pH在6.7~7.8之间波动,且呈现出增高的趋势,未出现酸化现象。对NH3-N的检测结果显示,在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氨化作用下,出水NH3-N出现升高。对MLSS的检测结果表明,启动初期污水中污泥量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是反应器中污泥在适应水质过程中,低活性污泥逐渐被淘汰〔5〕。随着启动进行,MLSS逐渐增加并最终达到平稳。稳定之后,IC、UASB1、UASB2中的MLSS分别为3.8、5、4.3mg/L左右。
3.2AO启动
AO能去除废水中部分的有机物和大量的NH3-N〔6〕,是去除废水中NH3-N的主要单元。AO接种污泥取自公司旧部的污水处理部分,污泥接种量为30 t。AO启动第1天进水1次,COD为300mg/L左右,之后2 d进行闷曝。从第3天开始,每天进水2次。从第3天到第15天增加进水浓度的过程中,COD去除率先出现波动随后上升,从10%逐渐增至40%左右,NH3-N去除率逐渐提高至50%。第15天时测得进出水COD分别为720、410mg/L,COD去除率为43%;进出水NH3-N分别为16、8.3mg/L,NH3-N去除率达到48%。第15天后采用连续进水,进水流量为设计流量的一半,并且增加进水COD浓度。第25天之后,污水中出现大量的钟虫、轮虫等,且处理水效果较好。第25天时测得COD、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0%和80%左右,出水COD和NH3-N分别在400、5mg/L左右,此时增大进水流量至设计流量的2/3并按照COD设计负荷连续进水。第30天之后,污泥呈现出褐色絮凝状,说明此时反应器启动成功,污泥活性良好。在启动期间,好氧池需持续曝气,严格控制DO>3mg/L,pH为6.5~8;厌氧池pH为6~8,DO﹤0.8mg/L;同时需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7〕,保证m(COD)∶m(N)∶m(P)为100∶5∶1。启动期间,AO对NH3-N和COD的去除效果逐渐增强,稳定之后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60%和90%以上;在AO池中的好氧部分,H2S被重新氧化成SO42-,因此,SO42-含量会升高;MLSS监测结果显示,部分污泥被淘汰,MLSS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最终稳定在2.2mg/L左右。
3.3微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启动
微氧池能去除污水中各种残留物质,使废水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后,水质不发生剧烈的变化。接触氧化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残留的污染物,使出水能达标排放。2个反应器均采用直接挂膜的方式启动。微氧池设计进水COD负荷为3 000mg/L,接触氧化池设计COD负荷为500mg/L。现介绍微氧池的启动过程。启动开始时,第1次采用低负荷污水进水,随后2 d停止进水,进行闷曝。从第3天开始到第15天,对微氧池采用间断进水,每天进水2次,并且将进水COD负荷从设计值的1/3到1/2逐渐递增,此过程中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从5%~10%逐渐增加至15%左右,NH3-N去除率达到5%左右。第15天之后采用连续进水,进水流量由设计流量的1/2逐渐增加至设计流量,此时微氧池COD去除率达到20%左右,NH3-N去除率达到10%。在启动25 d之后,可以肉眼观测到微氧池中载体上出现了黄褐色的生物薄膜,反应器挂膜完成。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微氧池对COD、NH3-N、SO42-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随着启动的进行而逐渐稳定。
3.4系统运行结果
在系统调试完成后的稳定运行阶段,IC、UASB1和UASB2对废水COD和SO42-的去除率均能达到50%以上。AO池对废水COD的去除率能达到60%以上,对NH3-N的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接触氧化池对废水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在30%和40%以上。微氧池对废水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在20%和15%左右。当进水萃余液COD为25 100~27 350mg/L,NH3-N为165~199.7mg/L,SO42-为12 020~22 225mg/L时,最终出水COD为78.2~87 mg/L,NH3-N为2.2~3.5mg/L,SO42-为75.5~85.2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4 经济分析
该工程所有构筑物均为新建项目,总投资980万元,处理总水量为1 810m3/d。处理废水过程中,每天用电量为2 600度左右,电费为1元/m3;每天值班员工以及设备调试人员共5人,平均工资为每天每人134元,人工费为0.37元/m3;处理废水药剂主要为石灰和PAC,每天使用石灰2.8 t左右,石灰市场价格为400元/t,石灰费用为0.62元/m3,PAC市场价格为1 500元/t,每天使用PAC 1 t左右,PAC费用为0.83元/m3,其他药剂(包括碱液、HCl等)使用费为0.35元/m3,药剂综合使用费为1.8元/m3。污水处理部分的综合直接运行费用为3.17元/m3。
5 结论
(1)系统反应器启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pH、温度、营养物质、溶氧量等条件。启动完成时,可观察到厌氧反应器底层污泥呈现较大的团状,富有弹性;AO池中的污泥呈现黄褐色,并且可以观测到原生动物;微氧池和接触氧化池载体上出现肉眼可见的褐色生物膜。
(2)萃余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SO42-,而SO42-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的活性。通过在混凝搅拌池及反应沉淀池1中加入石灰,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SO42-的含量,防止其对后续系统的影响。
(3)系统各反应器经调试启动达到稳定后,对废水中的COD、NH3-N、SO42-均有很高的去除率,综合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经该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根据后期观察结果,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1]王白杨,果志强,凌晓,等.赤霉素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改造[J].环境工程,2010,28(3):20-22.
[2]谢苹,张书良,杨科科.微氧环境下无色硫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脱硫[J].环境工程学报,2013,7(1):306-310.
[3]王白杨,陈莉,龚小明,等.UASB+A/O+BAF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J].环境工程,2011,29(2):55-57.
[4]欧阳二明,王会平,王白杨.IC+A/O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3,31(4):45-47.
[5]王白杨,苏怀星.IC+两级A/O工艺处理中成药制药有机废水[J].水处理技术,2012,38(5):122-124.
[6]王白杨,常娥,欧阳二明,等.IC+A/O+BIOFOR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工程实例[J].环境工程,2011,29(6):36-38.
[7]王白杨,胡翔宇,欧阳二明,等.水解酸化+A/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工程实例[J].水处理技术,2014,40(8):115-117.
Study on the start-up ofmulti-stage anaerobic reactor+AO for treating organic wastewaterw ith high-concentration sulfate
Ouyang Erming1,Wang Lele1,Song Tiantian1,Wang Baiyang2
(1.Schoolof Civil Engineeringand Architecture,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2.SchoolofResources,Environmental&Chemical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31,China)
Gibberellinwasproduced bybiological fermentationmethod in abiochemicalcompany,in Jiangxi,China,and agreatdealof SO42-organic wastewater p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The combined process,IC+doublepole UASB+AO hasbeen used for treating thisorganic wastewater.Theoperation results show thatunder stably running conditions of the system,when the influent faffinate COD,NH3-N,and SO42-are 25 100-27 350,165-199.7 and 12 020-22 225mg/L,respectively,the treated effluentCOD,NH3-N,and SO42-are 78.2-87,2.2-3.5 and 75.5-85.2 mg/L,respectively.The water quality of effluent is better than the first class criteria specified in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78—1996).
organic wastewater;sulfatewastewater;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reactor
X703
B
1005-829X(2016)10-0100-04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项目(KJLD13007);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33BBG70010)
欧阳二明(1976—),博士,硕士生导师。E-mail:youmer@ sina.com。通讯作者:王白杨,E-mail:1040185390@qq. com。
2016-08-05(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