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政
2016-11-18
新闻时政
2015 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日前,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就2015年度全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3.1%、5.8%、3.6%、10.9%,比2010年分别下降12.9%、18%、13%、18.6%;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20.36%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51亿立方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环境约束性指标均如期完成,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目标超额完成。
按照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7%,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66.5%,劣Ⅴ类比例控制在9.2%以内;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3%、3%。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坚决打好“三大战役”——持续实施《大气十条》,全面落实《水十条》,出台实施《土十条》;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加强环境法治保障;健全环境预防体系;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夯实环境科技基础,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揭晓
日前,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揭晓,来自四川、浙江、西藏、新疆等地的19个先进集体和33名先进个人获奖。中国生态文明奖作为我国生态建设中唯一的政府奖项,由环境保护部主办,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一线每三年评选一次。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生态示范创建为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探索生态文明具体实现形式、积累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市、县、区正在建设生态市县,133个地区获得生态市县命名。该项评奖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为载体开展。
下一步工作,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为推进环境保护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环保部网站)
新修订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正式实施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更好地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发布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指出,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超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构成高耗能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
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八项新规
住建部近日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明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八项规定内容。要求各地设市城市10月底前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编制工作,按程序进行报批。批准后,由城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
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应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为本、自然循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应根据城市降雨、土壤、地形地貌等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建设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因地制宜地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规划范围原则上应与城市规划区一致,同时兼顾雨水汇水区和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完整性。
资源税全面改革方案出炉7月1日起试点水资源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及配套细则,将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先在河北省开展水资源税试点,逐步将水、森林、草场、滩涂等资源纳入征税范围;实施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纳入改革的矿产资源税收入全部为地方财政收入。此次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及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
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是基于有效解决资源税制度存在问题,并围绕资源税改革目标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政策调整,也是我国新时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合同节水管理是指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以合同形式,为用水户募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等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获取收益的节水服务机制。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有利于降低用水户节水改造风险,提高节水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节水减污,提高用水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到2020年,合同节水管理成为公共机构、企业等用水户实施节水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术、融资能力强的节水服务企业,一大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得到推广应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合同节水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节水服务市场竞争有序,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用水效率和效益逐步提高,节水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重点领域包括公共机构、公共建筑、高耗水工业、高耗水服务业及其他领域。
典型模式包括节水效益分享型、节水效果保证型、用水费用托管型。在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模式基础上,鼓励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户创新发展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