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白山地区春季栽培时间对黑木耳出耳的影响*

2016-11-18韩增华张介驰马银鹏陈鹤张丕奇

中国食用菌 2016年3期
关键词:耳片培养料黑木耳

韩增华,张介驰,马银鹏,陈鹤,张丕奇**

(1.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2.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长白山地区春季栽培时间对黑木耳出耳的影响*

韩增华1,2,张介驰1,2,马银鹏1,陈鹤1,张丕奇1,2**

(1.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2.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初步研究了春季全光5个地摆栽培时间对黑木耳出耳、产品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黑木耳最适栽培时间为4月末~5月中旬;表现为耳芽发生快,耳片生长整齐,出耳质量好,产量高的特点。地摆时间过早(4月16日)或过晚(5月26日)均影响黑木耳耳芽发生和耳片生长,尤其是过晚地摆,遇高温黑木耳耳芽发生困难,出耳期易感染杂菌,影响黑木耳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适宜的栽培时间是全日光栽培方式下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黑木耳;代料栽培;栽培时间;栽培性状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是我国人工栽培主要食用菌之一。其栽培历史已有上百年,经历了野生采集、椴木栽培,直到今天代用料栽培的过程。全日光喷雾栽培方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代用料栽培模式,但其技术指标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产量不稳定、栽培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1-2]。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温度,其高低直接影响黑木耳的质量和产量。黑木耳是中温型菌,其菌丝体在5℃~35℃都可生长,一般以22℃~28℃为适宜[3-4]。食用菌在其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愈低,发育速度愈慢,但菌丝体营养吸收充分,菌丝体健壮,生活力旺盛;子实体色深,肉厚。相反,温度愈高,发育速度愈快,但菌丝体徒长脆弱,常易衰老,生活力不强;子实体色淡质薄,因此控制温度至关重要[5-7]。全日光栽培对温度的管理多体现在春季摆袋时间方面,地摆早晚对黑木耳出耳形态、颜色、产量、质量等均有影响[8]。长白山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势高寒,无霜期短,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温凉,秋季多雾凉爽,冬季漫长寒冷。为研究该自然温度变化对黑木耳催耳芽和出耳的影响,进行不同栽培时间出耳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具体研究及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黑木耳菌株黑耳2号(国认品种),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2培养基(料)

1.2.1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1 000 mL水煮汁)200 g、琼脂粉14.0 g、葡萄糖20.0 g、磷酸二氢钾3.0 g、硫酸镁1.5 g、蛋白胨0.5 g、维生素B110.0 mg,pH自然。

1.2.2原种培养基

硬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pH自然。

1.2.3栽培种培养料

木屑86%、水稻油糠10%、豆粉2%、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pH自然。

1.3方法

1.3.1菌种制作

原种和栽培种培养料分别装入500 mL葡萄糖玻璃瓶和16.5 cm×35 cm聚乙烯折角袋,原种每瓶装入培养料折合干料200 g,栽培种每袋装入培养料折合干料约440 g;121℃下灭菌120 min待用。取2块1.5 cm×1.5 cm在母种培养基上活化的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料内,25℃培养30 d;待菌丝发满后,以1/30的接种量接入栽培种培养料中,于25℃培养,45 d菌丝长满袋。

1.3.2不同处理

4月16日开始在室外出耳场地进行不同时期摆袋出耳试验,具体操作为每次间隔10 d,于室外摆袋1组栽培袋,摆袋时间见表1。试验共5批次。

表1 不同处理栽培时间

1.3.3催耳芽管理

栽培袋开小“Y”型口,口直径3 mm。每袋开96个孔,开口3 d菌丝愈合后,于室外菌床间隔2 cm~3 cm密摆,覆盖塑料布和草帘。催耳芽期每日微喷灌溉4次~5次,要求所覆草帘湿透,菌袋上有细小水珠,地表湿润;中午或温度高于25℃时揭膜通风,如遇雨天可不浇水,观察耳芽形成情况。

1.3.4栽培管理

待原基分化成耳芽后揭去塑料布和草帘,分床,间隔8 cm~10 cm全光管理;随着耳片的生长,每日早、晚微喷灌溉2次,要求地表有少量积水,并随展片程度加大喷水量,同时加大通风量,耳片八分成熟时采收,采收前1 d停水。

1.3.5不同处理出耳性状及产量

取不同栽培时间的菌袋各20袋,进行出耳试验,记录耳芽情况、出耳性状、产量,及进行DPS完全随机单因素产量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栽培时间对出耳芽影响

不同栽培时间出耳芽情况见表2和图1。

由表2和图1可见,处理1的耳芽形成慢,不齐,生长速度较慢,耳芽形成比率低,但单孔现耳芽数较多。处理2耳芽形成也较慢,较齐。处理3现耳芽快、齐,现耳芽率100%,耳芽生长也较快,袋料不分离。处理4现耳芽快,但菌袋有2%孔产黄水,袋料不分离。处理5(遇高温)耳芽形成最慢、不齐,袋料分离,污染率提高。

表2 不同栽培时间出耳芽情况

图1 不同栽培时间出耳芽情况

2.2不同栽培时间对耳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时间耳片生长情况见表3和图2。

由表3和图2可见,处理1、处理2耳片生长较均一、密集,耳片筋脉多而粗,边缘波浪形,展片不舒展,但耳厚坚硬,颜色较黑,无流耳、烂耳。处理3耳片生长速度快,生长均一整齐,耳片颜色褐灰,耳片筋脉少,耳型舒展、耳片展开,边缘圆润,耳根小。处理4耳片生长不齐,上部长速较快,出耳颜色较处理1、处理2浅,耳型舒展,边缘整齐,耳片稍薄,弹性好。处理5耳片前期生长较慢,长势不整齐,耳片较薄,颜色浅,筋脉少,质地绵软,易流耳。处理4、处理5有2%~3%出耳口产红水。

不同地摆时间出耳产量差异性比较见表3,出耳产量最高的为处理3(5月6日摆袋),产量达51.46 g·袋-1,最低的为处理5(5月26日摆袋),二者产量相差28.73 g·袋-1,较处理3产量低55.8%。产量差异性分析表明,处理5产量较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3较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处理1、处理2差异不显著(P>0.05),除处理5产量差异极显著外,其他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3 不同栽培时间耳片生长情况

图2 不同栽培时间出耳情况

3 讨论

通过不同栽培时间催耳芽、出耳试验来研究春季不同时段自然气候条件对黑木耳出耳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摆时间过早或过晚均影响黑木耳出耳芽的速度,尤其是晚期高温地摆,黑木耳现耳芽困难,耳芽形成晚,不齐,易感染杂菌。过早地摆虽然耳芽形成时间较长,但现耳芽较齐,耳芽饱满健壮,后期出耳较厚,不易感染杂菌,只是管理时间较长,对出耳耳型上稍有影响。本研究显示,在长白山地区适宜的地摆时间是4月末~5月中旬,此时地摆对耳芽分化,耳片生长及后期出耳均有益处。过早地摆会造成催耳芽时间长,增加管理难度,有时会遭遇极端天气引起的冻害损害;过晚下地不利于耳芽萌发,后期出耳易受热害造成减产。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催耳芽、出耳至关重要,适宜地摆时间既可保证出耳芽的健壮,还可避开后期耳片生长的高温期,保证出耳产量和质量。因此,适宜的地摆时间是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1]李玉.中国黑木耳[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2]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2-176.

[3]高娃,韩增华,戴肖东,等.黑木耳不同培养温度出耳期耐高温比较[J].中国食用菌,2014,33(5):29-31.

[4]张介驰,韩增华,张丕奇,等.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影响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14,21(2):57-60.

[5]李文武,薛菲菲,周建方.香菇生长对温度要求及调控措施[J].食用菌,2013,35(2):51-52.

[6]杜双田,周锋利,陈德育.温度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159-162.

[7]冯志勇,潘迎捷,程继红,等.低温胁迫对香菇转色和原基形成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04,23(4):20-22.

[8]李楠,李玉.黑木耳代用料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菌物研究,2008,6(3):183-186.

S646.6

A

1003-8310(2016)03-0085-03

10.13629/j.cnki.53-1054.2016.03.02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4)。

韩增华(1968-),女,本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药)用菌菌种选育、鉴定,生理生化研究,以及人工栽培及技术推广研究。E-mail:hanzenghua77@126.com

**通信作者:张丕奇(1970-),男,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用菌菌株生理生化及人工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研究。E-mail:zhangpiqi@126.com

2016-03-15

猜你喜欢

耳片培养料黑木耳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耳片接头系数的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会“变身”的黑木耳
草菇出菇为何怪
德江黑木耳
大球盖菇培养料发酵实用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