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的屏奴时代——网络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

2016-11-18余秋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院校

◎ 余秋菊

沉默的屏奴时代——网络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

◎余秋菊

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曾几何时,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屏只有电视和电影。而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屏”已随处可见,我们的世界已被各种屏所霸占。互联网和智能移动设备带给人们的好处毋庸置疑,但与此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人们身处的这种屏奴时代,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屏奴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笔者调查发现(见表一),网络优势已被绝大多数大学生所认同,他们正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要想打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局限性,就必须与时俱进,变革教学方法。例如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活动组织与设计、工作方法与手段等都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结合网络技术使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确定学习内容、时间,进而这种“无教师课堂”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不断产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见表二),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约80%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学习能取代教师授课。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下产生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将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格局将逐步形成。

提供师生学习交流平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见表三),约60%的大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足8%。在网络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高职院校师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教师能更有效地监控、评估和指导学生,能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满足学生们的个人需求,从而加快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最大限度地延展了校园文化的时空区间。网络世界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均可通过网络以多种形式自由地交流。笔者调查发现(见表四),近90%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络扩大了他们的交往空间。所以,网络无限大的时空和使用者的平等关系,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最大限度地延展了校园文化的时空区间。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不仅是校园文化存在的意义,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性。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挑战认识不够。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处于一个对网络使用和管理的探索期,他们只注意到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工作、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红色网站等,但对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的网络价值多元化、信息良莠并存、道德失范、理性缺乏、人情淡漠、文化霸权等问题的挑战认识不够。

传统道德行为规范失衡。网络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格局。当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一是网络游戏;二是“网上交友”;三是暴力与色情信息。有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色情浏览,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精神萎靡颓废、以至精神分裂失常等,这严重破坏了和谐校园和高职院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如果不及时地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进行完善与补充,不积极地正确面对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人类文明与传播的发展进程。

校园文化监控难度显著增强。网络文化在给传统校园文化注入新内涵的同时,也使得原有的管理体制、操作规程、制度保障等都出现不相适应或难以实施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面对网络环境下某些方面已失去有效监控。笔者调查发现(见表五),浏览不健康网页的现象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非常普遍。

淡化了大学生的亲情观。网络文化使得网络主体的交往方式变成了人机对话的方式或者说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这极易导致对他人和社会的漠不关心,传统的可视性、亲和性的人际交往减少,极易忽视近在咫尺的亲情和友情,使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日益弱化枯竭,逐步远离充满温情的“对话”式的现实世界,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

屏奴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相关建设制度滞后。校园文化建设正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冲击。由于校园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校园文化的社会化进程也随之加快,要确保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发挥,就必须针对网络环境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的建设滞后的现象。

校园网络管理建设制度滞后。校园网络是校园信息化进程中的产物,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网民的行为。但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有关校园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还很不健全,例如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信息检查筛选制度、网络安全使用制度,网络管理员制度等制度明显滞后于网络的发展,普遍是事后才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己经发生过的不良行为加以处罚,这往往会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需求的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由于网络的广泛使用,青年打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再满足课堂上的专业学习,而是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过级热、考证热在高职院校持续升温。在校园文化活动的选择上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是否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就业,校园文化的群体教育优势在逐渐淡化。

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元化。在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受社会以及网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成为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这势必会弱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其虚拟性既给人以创造空间,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既给人们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因此,校园主流文化正面临着网络文化的严重威胁。

“信息垃圾”的威胁。当网络给人类带来新的曙光的同时,网络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而至。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污言秽语俯拾皆是,网络垃圾泛滥成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信息欺骗”的威胁。在网络中,无论是操纵网络的组织者,还是低素质高手段的网民,都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伪造以假乱真的信息来欺诈受众的情况。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威胁最大的则是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欺诈和文化欺诈,这会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工作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