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愉快学习
2016-11-18谢艳春
◎ 谢艳春
激发兴趣,愉快学习
◎谢艳春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内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苦学为乐学,乐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习、钻研,钻研才会有创新。因此,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愉快地投入课堂之中,笔者谈几点粗浅体会。
制造悬念,创设情景
制造悬念,创设情景,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其能够促使学生怀揣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将自己的思维融入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在课堂最后,它学生获得了知识,悬念得到了解答。学得乐,记得牢。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学生们一听做“游戏”,精神大振。我又说,“只要你们能够说出来三角形中的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而直角三角形中只说一个锐角),我就可以立刻说出另一个内角的度数。若不信,请各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告诉我,我便说出第三个角的读书,你量一量我说的对不对。”学生觉得是个谜,于是画呀、量呀,争先恐后地要试一试我说的是对还是错。而且有的学生还想难住我,结果我不仅说得快,而且说得对。学生通过度量验证每个问都答对,感到十分惊奇,都急于想知道我“快速答对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进入学习过程。
变静为动,解难激趣
课本书上的图文(知识)总是相对的,一般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积极动脑、动手,对课本进行科学的再创作,变静为动,变“死”课本为活知识,不仅能解决教师不易表述,学生不好理解之难点,而且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如最大公约数概念的教学,课本中的韦恩图,编写意图是:既要提示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又要有机地渗透集合思想。但是,教师难表述,学生难理解。教学时,我自制了幻灯片,把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解难激趣的效果。
幻灯片的操作过程:
当学生说出12的约数有:1、2、3、4、6、12后,屏幕上出现图(1)
当学生说出18的约数有:1、2、3、6、9、18后,影幕上出现图(2)。
当学生说出12、18的公约数有:1、2、3、6时,我将图(1)、图(2)同时抽动,影幕上出现图(3)。并让学生说出其中最大的公约数,进而揭示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表扬鼓励,促进创新
创新是人类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自我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学生聪明,爱动脑筋,加之“好胜、好强”等特征,所以学生需要创新,也能创新。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那么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浪花一溅千丈。如教学面积中计算时我出了一道选择题:形状如下图的一块菜地,面积是( )平方米。
不少学生分别用以下四中算法从中选出正确的答案的。
我问学生们还有别的解法吗?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几十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他。他说:“以上四种解法都是正确的,但计算起来比较麻烦。我用估算方法进行选择简便;这块菜地的面积一定小于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的面积36平方米,大于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米,则被选答案中小于36,而大于18的数只有21,所以,正确的答案是21平方米。”这一创新的思想和解法使全班同学恍然大悟,我当场对这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表扬。
多样练习,逾浓兴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往往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无情地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从而降低练习效益,陷入苦学的困境中。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也就成了逾浓兴趣,提高练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教学时,我不惜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精心设计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如常用:组织师生间、同学间讨论、争论;开展学习质量自我评估(自编复习题纲);加强直观演示及学具的使用;一题多变、多问、多解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棉镇联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