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策略

2016-11-18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0期
关键词:动态性高校教师关怀

◎ 张 玉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策略

◎张玉

近年来,高校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也有了一定的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绩效考评正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绩效考评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切实利益,考评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本篇文章就主要围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绩效考评展开分析,探究其实施的深远意义。

绩效考评是我国多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通过对高校任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促进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进步。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考评也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它以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定每位教师的所得劳动报酬,这也为教师自身职务升迁等变动的重要标准,能够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绩效考评是我国各高校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评结果来看,对于被调查老师的评价不够好,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高校教师也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奉献出一己之力。

绩效考评工作现状

我国高校绩效考评工作至今已有了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工作内容逐渐迈向正规道路。从现在多数高校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绩效考评工作还存在这一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少人文关怀。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将绩效考评就当做一种管理手段,是一种奖惩性质的评价方式,对于完成目标的给予奖励而未完成目标的给予惩罚。虽然说这种奖惩性质的行为目的是激励高校教师更好地工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但是其强硬的实施策略根本无法发挥作用。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无法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只能对特别优秀或特别差劲的老师产生影响,而中等的大部分老师无法产生情感共鸣,老师们的目标只是通过考核,这就无法起到激励他们工作的作用。这种考核方法缺乏人文关怀,而且极容易导致教师之间的矛盾产生。

形式化严重。部分高校甚至把对老师的绩效考评当成量化的考核,规定教师每年做到一定数量的科研活动,绩效考评标准也是科研成果的数量决定,这种只看数量而不看质量的考评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师投机取巧的概率,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术方面腐败事件频发,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由绩效考评形式化造成的。

科研活动成果毋庸置疑是教师绩效考评的一项,但是其数量并不是全部,量化这一标准可能会降低其可信度,无法发挥真实意义。

随意性较大。由于高校绩效考评中的标准特别多,在这些标准的鉴定下,人们往往会受到自身主观感受的影响。比如说对某一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评,在不同班受到的评价不同,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主观性评价大大降低了绩效考评的科学性,这无疑是当今高校教师绩效考评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策略

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标准往往是“德”“能”“勤”“绩”这几点,这种原则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具体应用中要做到:

彰显人文关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将教师的发展和高校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绩效考评看做是促进教师更好发展的渠道,而不是一味的奖惩,真正实现考评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绩效考评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从这样几点体现:重视老师未来的发展,确保绩效考评的公平公正,激励教师提高参与积极性,将其看做是长期目标。只有这样将人文关怀渗透在绩效考评中,才能拉近考评者和被考评者间的关系,真正实现绩效考评的价值。

绩效考评的动态性。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向出发,高校教师绩效考评工作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动态考评。也就是说,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候,不要从某一单方面进行考核,而要关注教师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等,对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动态测评。这种动态性的教师绩效考评不仅仅是对教师教学结果的测评,而是对其整个工作过程的测评,更加有意义。总之,注重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的动态性,才能更加真实地体现出他们的工作情况,提高绩效考评的真实性。

重视绩效考评的相对性。对任何事物的考核都是在一个特定使用范围内进行的,对人类的绩效考评和对物品的合格检查是不同的,它不仅需要客观状态的呈现,还能发挥自我的主观感受,因此说绩效考评有很强的相对性,它不是适用于任何情况、任何环境的,其相对性和以上提到的现存问题是不同的,相对性只是要我们大家认识到绩效测评不能从单一方面进行,问题则是需要我们发现并及时解决的。

总的说来,高校应该建立并完善公平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制定管理教师的考核标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是一个极其长期又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动态性地完成测评,真正提高高校员工的工作质量,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动态性高校教师关怀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交际中模糊语言的动态性阐释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CDM系统的航班动态性调度研究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