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残青少年体质测试替代指标的选择及测试方法研究——以三级肢残青少年为例

2016-11-18段文义马冬梅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心球效度上肢

段文义,程 晖,马冬梅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肢残青少年体质测试替代指标的选择及测试方法研究——以三级肢残青少年为例

段文义,程 晖,马冬梅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各个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是依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在校内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而,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三级及以上肢残青少年,基本都和非残疾青少年群体一起随班就读,而肢残程度较严重者基本只能留守家中(一级或二级),无法正常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即使能在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的肢残青少年,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列出的“对残疾学生免测”的规定,许多学校在实际执行《标准》过程中,并不考虑肢残学生实际残疾程度,一般只针对身高、体重、肺活量3项基础指标完成测试,因而,不参加全部项目测试、不上或陪上体育课就成为了学校和家长默认的常态。这种对肢残青少年学生免修体育课程的规则是不科学且不公平的。体育运动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在提倡社会公平的今天,不仅对促进该特殊群体体质健康及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而且对该群体心理健康的终身养成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肢残青少年体质测试替代指标的选择及测试方法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随班就读的15名上肢残疾学生,15名下肢残疾学生(男),残疾程度为三级,年龄阶段为14~16周岁。(一级和二级肢残个体,由于运动限制多,测试手段较复杂,一般测试人员无法完成,故未列入本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施加因素综述

《标准》中的测试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身高、体重测试。2个指标相互匹配,评定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情况。(2)肺活量。测试肺通气功能。(3)男子1 000m和女子800m。测试耐力素质发展水平,尤其是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肌肉耐力。(4)台阶试验。测试在一定量负荷后心率的变化情况,评价心血管能力。(5)坐位体前屈。测试在静止状态下躯干、腰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反映柔韧素质发展水平。(6)仰卧起坐。测试腰腹肌肉力量。(7)引体向上。测试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发展水平。(8)掷实心球。测试上肢爆发力。(9)立定跳远。测试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10)跳绳∶测试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由表1可知,部分肢残学生无法正常完成测试项目,且《标准》注意事项中也明确说明∶“有先天疾病的同学不能参加测试。”

3.2健全青少年学生替代测试

3.2.1测试对象 为验证被选的替代指标的效度,随机抽取30名健全学生志愿者(男)为受试者。(表1)

3.2.2指标遴选和测试办法 基于人体运动时“同一生理指标的测试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这样一个基本理念,通过专家访谈、课题组讨论、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最终遴选了若干同属性的测试替代指标。针对肢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完成率”较低的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等4项测试指标,在同组测试中进行4项指标和相对应替代指标的实验测试,分别以《标准》中规定的台阶试验等4个项目的测量结果为效标,并与遴选出的多项替代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最终确定了4个效标关联效度最高的项目为替代指标。在这一过程中,坚持的遴选原则是∶(1)遴选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即所遴选的测试指标,是否对该特殊群体具有普遍性应用价值和差异性应用价值。(2)遴选指标的可操作性。即测试器材是否易得、测试方法是否简便、结果计算(或推算)是否简单准确。

3.2.3针对上肢肢体残疾青少年学生的替代指标和测试方法 采用单臂推举替代掷实心球测试。被试者仰卧于水平卧推凳,髋以下部位给予固定,掌心向上握住哑铃,哑铃位于胸侧方,向上推起哑铃,直到手臂伸直,慢慢垂直放下还原于开始位。男、女分别选用10kg、5kg哑铃为测试器械。测试其在1min内完成次数,间接推算该受测者上肢爆发力,测试须在专人保护下进行。采用假上肢辅助坐位体前屈替代坐位体前屈测试。利用活动幅度接近正常人的专用的假上肢,参照受测者的身高臂长调整假肢长度并固定于肩部,即可开始坐位体前屈测试。

3.2.4针对下肢肢体残疾青少年学生的替代指标和测试方法 1.5min原地单脚跳替代台阶试验测试。测试者单脚站立,两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按照节拍器节奏(120n/ min),连续不断地重复完成动作。记录受试者停止运动后1~1.5min、2~2.5min、3~3.5min等3个恢复期阶段心率,依据台阶试验指数公式计算测试结果。仰卧推举替换掷实心球测试。测试者仰卧于水平卧推凳,掌心向上握住杠铃杆并置于胸前为开始位,两手间距略大于肩宽,髋以下部位固定,测试1min内完成次数。男、女分别选用10kg、5kg杠铃杆为测试器械,测试过程须在专人保护下进行。间接推算其手臂爆发力,对照估算受测者掷实心球远度。假下肢辅助坐位体前屈替代坐位体前屈测试。利用关节活动幅度接近正常人的残疾人专用假下肢,参照受测者身高腿长调整长度并给予腿部固定,即可开始测试。单脚纵跳替代立定跳远测试。测试利用专用纵跳板完成。测试采用单脚站立姿势开始,当看到纵跳板显示屏上显示出“0.0”时,测试者两臂尽力后摆、单腿屈膝,快速向前上方单脚(腿)全力蹬地、摆臂,垂直向上跳起,以显示屏读数高度间接推算其立定跳远能力。

3.3替代指标效度分析

3.3.1上肢残疾学生替代指标效度分析 表2表明,掷实心球与单臂卧推的测试结果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2种测试都是反映学生上肢力量的指标,测试相关度很高。同一受试者实际测试2个项目,测试数据反映出掷球远度与卧推次数成正比例增加关系。所以,单臂卧推是替代掷实心球测试理想的替代指标。坐位体前屈与假上肢辅助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假上肢辅助坐位体前屈为坐位体前屈无差异的替代测试指标。

3.3.2下肢残疾学生替代指标效度分析 表3显示,从运动形式分析,1.5min单脚跳与台阶试验都是反映心脏定量负荷后变化规律特征的,2个指标用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相关度极高。同一受试者实际测试2个项目,关联效度达到了统计学意义(P<0.01)非常显著。1.5min单脚跳是替代台阶试验理想的可选项目。掷实心球与仰卧推举的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1),2种测试都是反映青少年学生上肢力量的指标,测试相关度很高。同一受试者实际测试2个项目,掷球的远度与仰卧推举的

表1 肢残学生体质测试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表2 上肢残疾学生替代指标关联效度检验表

表3 下肢残疾学生替代指标关联效度检验表

次数成正比例增加关系。因此,仰卧推举同样是掷实心球测试理想的替代项目。坐位体前屈与假下肢辅助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统计学意义(P<0.01)非常显著,相关度很高,所以假下肢辅助坐位体前屈也具备无差异替代测试指标的特性。立定跳远与单脚纵跳从运动形式上都是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的测试项目。同一受试者实际测试2个项目,立定跳远的远度与单脚纵跳的跳起高度成正比例增加关系,两者相关度较高,单脚纵跳同样是替代立定跳远测试的理想指标。

[ 1 ] 殷晓旺,张力为.参与不同体育活动的肢残人与正常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J ].体育学刊,2010(6).

[ 2 ] 谢丽娜,肖丽琴,张永娟.残疾人体育[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 3 ] 陈建华.对残疾人运动员在初级选材中的研究[ 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 4 ] 李嫱.肢体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 5 ] 程明吉,黄安龙.中国残疾学生体质与体质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其对策[ 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

G804.49

A

1674-151X(2016)10-107-03

2016-09-01

∶2015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YB080);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首批重点项目(编号∶GS[2015]GHBZ030)。

段文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实心球效度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Beep test评估11~15岁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效度研究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