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教学几点做法

2016-11-17赵继莲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0期

赵继莲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做法:

一、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

提起写作文,学生们马上会愁眉苦脸,苦思冥想,不知从何下笔。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他们的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不细致,思维水平不高。要这样的孩子独立的观察、认识、表现多维的复杂的生活,显然难度太大。怎么办?首先,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学生的观察往往是粗枝大叶,不能持久,得到的印象也往往是零星的片断,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认识。教师可以布置一项课外观察任务,让学生不定时的长时间的观察某一事物,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随时询问观察结果,并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观察,捕捉的信息也就全面了。其次,要想让学生捕捉到更多的生活信息还应叫学生大量阅读。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利用笔记的形式积累了更多的生活信息,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加以指导,让他们学会阅读,如:教师让学生课下阅读一篇名著,把好的词汇写在日记本上,指导他们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写作手法等。这样通过长期阅读,学生们便开拓了眼界,增强了语感。提高了阅读的水平,丰富了写作的素材。第三,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进行小练笔,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这样去做,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二、要教会学生再现生活、创造生活

1.再现生活。

所谓再现生活,就是把平实积累的生活素材逼真再现出来,为创造生活打基础。教师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录音机、照相机、摄相机等,把生活中的片断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再现情节。如:放一段同学们都熟悉的《西游记》影片,叫学生观看后,开展口头复述故事情节的活动。看谁复述得生动具体。教师适时鼓励表扬,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再现故事情节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随后可以做进一步的训练,叫学生把自己观察、捕捉到的生活片段再现给大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评选出优胜者,这时教师要抓时机,鼓励大家作文并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样难,只要我们把刚才优胜者再现的动人情节写出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这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造生活。

创造生活就是对再现生活的再一次创造。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再现生活还不够,关键还得学会创造生活, 否则写出的文章大众化,不新奇。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学会筛选生活素材。筛选生活素材就是教会学生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众多生活素材中挑出最典型的一个,作为写作的材料,这一环节不难做到。

(2)创新生活素材。素材有了,写出的作文不一定生动具体,这就需要创新生活素材、完美生活素材,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原有的材料作以删减,增补必要的情节。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言之有物”中心突出了,但是不够新颖,要想新颖就得从立意上下功夫。

(3)立意创新。作家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说得很中肯:“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里实际上也谈到立意要新颖。即叫我们说“前人所未说”,写“前人所未写”。教师可出一个作文题:如《放学路上》,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构思,可多数同学都会写放学路上救人助人,撞车争斗……,有一位同学写自己在放学路上遇到送葬队伍,起初生怕有鬼,后经思想斗争硬闯过去却安然无恙,表现了“科学战胜迷信”的中心。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展开讨论,哪个立意新颖?显而易见,前者老生常谈。因此,确立和提炼文章主题,要力求有所创造,像李白的诗给杜甫的感觉那样:“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又不乏体现出对生活的创造。

总之,作文是对生活的展现,而作文教学就要抓住这一关键,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创造。这样就会让作文不再是一种“头痛”顽症,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作文也就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