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难“演”
2016-11-17微之
看多了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不少人误以为后者可以代替前者。其实,文学作品的精。髓大多体现在细微之处,非文字不能表达,影视作品难以展现。
首先,影视作品将文字具象化,虽然的确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但同时也压缩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林妹妹”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她无处不在的诗意。关于她的容貌,书中除在宝黛初会时用“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段文字形容了之外,并无过多描写。她的穿衣、打扮,非必要时也并不写及。在同一部作品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外表、服饰进行了大量的描写。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黛玉是精神的,王熙凤是物质的。由于得形易,得神难。所以,无论在多少人眼里,在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的演员陈晓旭的形象与林黛玉有多么契合,陈晓旭这个具象的人,都不能代替林黛玉这个缥缈的“神”。
除此以外,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夸张描写,有些也难以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展现。如《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影视作品显然照搬不了这个形象。
其次,文学作品中的某些细节,影视作品难以表现到位。如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以郭襄开篇,写她十八九岁年纪,穿着淡黄衣裳,一人、一驴、一剑,独自游名山。
这少女十八九岁年纪.身穿淡黄衣衫.骑着一头青驴.正沿山道缓缓而上.心中默想:“也只有龙姊姊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他。”这一个“他”字.指的自然是神雕大侠杨过了。她也不拉缰绳.任由那青驴信步而行,一路上山。过了良久,她又低声吟道:“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这一想、一吟,真叫人柔肠百结。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弟子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
后文这短短二三十字,就将几十年的沧桑感描写了出来。因此,这些语言值得反复玩味。然而,由《倚天屠龙记》改编的影视剧有众多版本,却没有一部作品演绎了这个细节。这就大大减少了金庸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再次,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心理描写,也不能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现。比如说《红楼梦》中,史湘云与贾宝玉说“经济”一事,贾宝玉说:“林姑娘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同他生分了。”林黛玉恰好听到,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经过这一惊、一喜、一悲、一叹,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疑虑就去了大半。贾宝玉挨打后,躺在床上养伤,吩咐晴雯给林黛玉送去几方旧帕子。林黛玉收到帕子,领悟到了贾宝玉的心意,又觉得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其中滋味,都非文字不能传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影视作品,不太适合表达沉重、深刻的主题。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改编成电影之后,只截取了小说的中间部分。虽然电影突出了黑娃和田小娥这条主线,但显得没头没尾。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很难体会到原著的社会意义和史诗般的厚重感。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由文字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观看由文字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得到调动,对原著的兴趣也可能由此引发;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以为改编的影视作品能够代替原著,从而误以为观看影视剧是一条了解文学作品的捷径。这将不利于青少年审美观念的养成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影视作品在文化普及上虽然也有其独特优势,但是原著与生俱来的优越性不可取代。只有以本为本,尊重原著,阅读原著,才能汲取到真实的文化“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