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习惯让日本人更高效
2016-11-17贾蕙萱
本报特约记者 贾蕙萱
大家都知道,在银行存取款时都要用“确认”键,但你也许不知道,“确认”一词源于日本,“确认”在日语中的意思是通过检查确实无误、明确地认定。日本人的确认习惯使其获益良多,比如做事少走弯路,节省时间与费用,提高效率,遵守规矩,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形成,减少事故等等,可以说,确认的习惯让日本人多出成绩,少出事,成为最认真民族之一。
“确认”渗透生活所有细节
日本人到亲朋好友家拜访,需要预先确认可否,以免打扰主人。抵达之前10分钟左右,出于礼节需要给对方打个电话,确认主人是否在家,过会儿造访方便与否。若主人没有准备就绪,可以推迟接待时间。这样双方避免尴尬,确保愉快相见。
“离座三确认”也是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意思是说,参加集体活动,当要离开座位时,做到三个确认。首先确认有无遗忘之物品,因为丢东西会给他人添麻烦,所以很在乎这一点。然后确认桌面上下是否有散落的垃圾,如有,将其放入垃圾桶或带回家处理;最后“确认”是否把凳子等使用过的东西置于原位;如果自己使用过的地方乱七八糟就走人,会令他人感觉不舒服。日本人认为“离座三确认”代表一个人的修养与作风。
当今世界已迎来信息化时代,日本也不例外,但日本人听到什么新闻不会立即传播出去,而要确认真伪,他们笃信传播尚未确认的新闻,会引起很多问题且丢身份,所以确认真伪后,再做定夺。
日本人爱干净是人所共知的。上班前他们要确认工作环境是否舒适,首先打扫室外,然后收拾室内。女士准备饮用水、茶叶、清理桌椅,男士则多干些需要一定体力的杂活儿。日本有前辈职工向新来的后辈传授经验的习惯,一般都会提到:上下班时要确认办公用品置放有序,不能使用时乱找,影响工作效率。
与金钱相关的事情,日本人有再三确认的习惯,比如日本人参加婚丧嫁娶活动,按习俗,一般要送钱表示情谊,但在日本,钱是不能袒露在外赠送的,避免有人送多有人送少的尴尬,而且送多少是要书写在信封之上。如果信封内的钱与信封上书写的数目不一致,会成为笑柄,所以需要认真确认,当事人唯恐出错,有时让家人再次确认无误。
“确认”习惯确保安全生产
关于安全生产日本有非常严格缜密的规定,比如制定有《劳动安全卫生法》。所有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建立劳动安全生产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内的各个车间和班组还必须设置安全卫生管理员、作业主任等具体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的人员。
正如大家所知,日本人工作态度细致、认真。配合《劳动安全卫生法》,各生产单位还有符合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细则。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企业最大资产是人”“安全利三代”“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他所说的用心包括一步一步确认每一道工序。笔者参观过的日本企业,几乎都有工作前集体朗读最重要安全生产规则的规定,如果是一个人上岗,也必须默念一遍,即使记得滚瓜烂熟,生产前朗读也是不能缺少的,这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的前奏。
此外,正式作业前必须经过空转试车,确认机器各部分正常方可工作。开机前确认工作台面上无一切不必要的物品。下班之前必须确认关车、关闸、关电。换言之,确认完全无死角,方能离岗。
日本企事业单位一直推动“零灾难”运动。培养有“确认”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实施四化:制度规范化,工作流程化,管理人性化,执行严格化。
多灾多难造就“确认”习惯
笔者认为,“确认”习惯的形成,主要是日本所处的环境使然。日本国土面积小且山地多于平原、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全球1/10的火山在日本,地震多发,台风、海啸频发。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日本人危机意识重,“过好每一天”深深铭刻在日本人的脑海里,他们不能不确认后再行动。
日本人认为日本列岛就是漂在大海里的一条大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的孤岛,每一个日本人都在船上过着不稳定、难以预测的生活,远比生活在大陆危险得多。这种观点对影视、小说作品影响很大,以这种视角创作的文艺作品进而强化了日本人的危机意识,日本人从内心里认为需要小心翼翼、惜时如金地过好每一刻。为防止“翻船”,每走一步都要尽量确认,以保万无一失,少出差错或不出差错。确认习惯也是教育使然。日本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学生:“未来人生之平坦大道,来自不放弃细节的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