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叶榉不同无性系嫁接效果比较

2016-11-17戴承喜王旭军余亚玲张玖荣阙小平王彦波张泽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榉树母树苗高

戴承喜, 王旭军, 余亚玲, 张玖荣, 阙小平,王彦波, 张泽平,

(1.桑植县林业局, 湖南 桑植 4271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大叶榉不同无性系嫁接效果比较

戴承喜1, 王旭军2, 余亚玲1, 张玖荣1, 阙小平1,王彦波1, 张泽平1,

(1.桑植县林业局, 湖南 桑植 4271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以大叶榉2年生容器苗为砧木,采用芽接法嫁接,研究大叶榉不同无性系嫁接苗的嫁接成活率及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大叶榉嫁接成活率平均达64.90%,且不同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明显;嫁接苗的苗高生长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地径生长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除母树枝下高与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外,母树其他生长性状对其嫁接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嫁接成活率与嫁接苗的生长呈正相关,且嫁接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

大叶榉; 无性系; 嫁接; 效果

大叶榉(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为榆科榉属落叶大乔木树种,因其木材色浅红俗称红榉。大叶榉生长较快,且其木材材质坚硬有弹性、纹理美观有光泽、结构细致,为我国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同时,大叶榉树冠大、树形优美、叶色季相变化丰富、春叶嫩绿、夏叶深绿、秋叶橙红、观赏价值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色叶园林树种。此外,大叶榉还是药用、化工原料等方面的重要原料树种[1-4]。但榉树种子萌发率低,自然更新困难,而且频遭人类砍伐,故其野生资源日渐稀少。因此,榉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5]。现在,除少数自然保护区、公园风景区的榉树外,大多现存的榉树均生长较差。若在此类树上采种育苗,势必会形成逆向选择,造成其后代遗传品质低劣[6]。因此,收集大叶榉优良种质资源并建立种子园,已成为大叶榉规模化推广与应用的当务之急。

嫁接繁殖技术常用于稀有珍贵树种和濒危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以及林木种子园的营建[7]。目前,关于大叶榉繁殖的研究多集中于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8-13],而关于其嫁接繁殖的报道较为少见。因此,作者以2年生大叶榉容器苗为砧木,嫁接不同大叶榉无性系,比较其生长表现,以期为大叶榉种子园营建提供技术支撑。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选在张家界市桑植县两河口乡的小埠头村,其地理位置为110.58°E、 29.52°N。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气候温和湿润, 春温多变,雨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少严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气温15.7 ℃,1月平均气温5.0 ℃,7月平均气温27.2 ℃,≥10 ℃积温4250 ℃,年降雨量1915 mm,无霜期280天。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012年11月,在浙江桐乡市对9年生大叶榉人工林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圆满度、结实量等性状。在对这些性状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12株优树,并分别编号剪取其树冠中上部向阳面的1年生健壮枝条带回湖南桑植县进行嫁接试验。嫁接用砧木为大叶榉2年生容器苗,生长一致。

2.2试验方法

以芽接法嫁接。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苗期除草、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治等按正常生产管理进行。

2013年12月调查各无性系嫁接成活率及其生长表现,并分别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其苗高和地径,且分别精确到0.1 cm 和0.01 cm。苗高为嫁接口至顶芽的高度,地径为嫁接口上方2 cm 的接穗直径。

2.3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均以小区平均数为单位,统计分析软件为EXCEL2003和SPSS19.0等。

3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无性系嫁接成活率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 大叶榉嫁接成活率平均值为64.90%,嫁接成活率达50%以上的无性系占全部无性系的83%,嫁接效果比中国马褂木要好[7]。不同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明显,其中嫁接成活率最高的为72号无性系,成活率为91.67%;66号无性系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32.00%;两者相差59.67%。这种差异主要是由无性系的遗传基础决定的,说明大叶榉不同无性系与砧木的亲和力不同,其嫁接成活率也存在明显差异。

表1 大叶榉不同无性系嫁接成活率比较Tab 1 Comparisononthegraftingsurvivalrateofdifferentclonesof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无性系编号嫁接成活率(%)6552 866632 006748 686851 256965 717061 297185 197291 677380 657473 087578 857657 61总平均值(%)64 90

3.2不同无性系嫁接苗生长比较

3.2.1 不同无性系嫁接苗生长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大叶榉嫁接苗的苗高生长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无性系重复力为0.58,说明大叶榉嫁接苗苗高生长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地径生长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无性系重复力仅为0.48,说明大叶榉嫁接苗地径生长受到较低强度的遗传控制。

表2 大叶榉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与地径方差分析Tab 2 Thevarianceanalysisofseedlingheightandgrounddiame⁃terofdifferentclonesof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变异来源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无性系间重复力组间0 757110 0692 4090 0350 58苗高组内0 686240 029总数1 44335组间0 496110 0451 9300 0860 48地径组内0 560240 023总数1 05635

3.2.2 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生长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大叶榉1年生无性系嫁接苗平均苗高达1.45 m,说明大叶榉早期较为速生;其变异系数达14.02%,说明大叶榉嫁接苗苗高生长在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比较大。其中苗高生长最快的是69号无性系,其苗高达1.77 m,且变异系数仅为6.56%。这说明该无性系不仅生长快,而且在无性系内不同植株苗高生长比较一致。苗高生长最慢的是74号无性系,其1年生苗高为1.25 m,仅为69号无性系的70%,且其变异系数高达27.52%。

表3 大叶榉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地径生长比较Tab 3 Comparisonontheseedlingheightandgrounddiameterofdifferentclonesof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无性系编号苗高地径均值(m)变异系数(%)均值(cm)变异系数(%)651 40ABbc14 421 11ABab7 30661 32Bc12 401 06ABab18 34671 35ABc13 881 12ABab16 80681 35ABc9 551 13ABab7 96691 77Aa6 561 33ABa14 01701 40ABbc12 921 08ABab15 93711 53ABabc4 961 09ABab16 26721 69ABab2 711 34Aa6 67731 43ABbc1 850 93Bb5 39741 25Bc27 521 03ABb19 59751 39ABbc4 610 99ABb4 57761 50ABbc14 351 19ABab17 55总均值1 4514 021 1215 56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大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极显著,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表4同。

3.2.3 不同无性系嫁接苗地径生长比较 由表3看出: 大叶榉不同无性系苗地径的总均值达1.12 cm,且地径小于1 cm的无性系只有73号和75号2个无性系,仅占全部无性系的16.7%。这也再次说明了大叶榉无性系早期较为速生。其变异系数较大,达15.56%。这也意味着选育出生长较快的大叶榉优良无性系潜力较大。其中地径生长最快的无性系是72号无性系,其地径达1.34 cm;变异系数较小,仅为6.67%。这表明这一无性系的地径生长在单株间较为稳定,说明72号无性系具备选为优良无性系的巨大潜力。69号无性系的地径仅次于72号无性系的,达1.33 cm;其变异系数较大,达14.01%。生长最慢的为73号无性系,地径为0.93 cm,仅为72号无性系的69.4%;其变异系数在所有无性系中为最小,仅为5.39%。这说明这一无性系不仅地径生长较慢,且在无性系内不同单株间非常稳定。这也暗示着73号无性系成为优良无性系的可能性较小。

3.3嫁接苗成活率及其生长与母树生长的相关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 大叶榉嫁接成活率与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这暗示着大叶榉无性系嫁接成活率与其生长性状由不同的遗传基因控制。大叶榉母树高、胸径、冠幅等性状对其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但母树枝下高与其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母树的高、胸径、冠幅、枝下高等对其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4 大叶榉无性系嫁接苗成活率、苗木生长及母树生长的相关分析Tab 4 Thecorrelationanalysisofgraftedseedlingsurvivalrate,growthandgrowthoftreeofclonesof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苗高苗木地径嫁接成活率母树高母树胸径母树冠幅母树枝下高苗高10 781∗∗0 4500 2300 2550 100-0 419苗木地径10 0640 0960 4150 503-0 338嫁接成活率10 094-0 454-0 375-0 705∗母树高10 4200 258-0 138母树胸径10 679∗0 312母树冠幅1-0 013母树枝下高1

4 结论与讨论

(1) 大叶榉嫁接成活率平均值为64.90%,成活率达50%以上的无性系占全部无性系的83%;不同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明显,其中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是72号无性系,其成活率达91.67%。因此,借鉴以往湿地松等树种的种子园建设成熟经验[14-15],并选择嫁接成活率高的无性系为母树,完全有可能达到“一次建园,一次成功”的目标。

(2) 大叶榉嫁接苗苗高生长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无性系重复力为0.58,说明大叶榉嫁接苗高生长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地径生长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无性系重复力仅达0.48,说明大叶榉嫁接苗地径生长受到较低强度的遗传控制。

(3) 除母树枝下高与大叶榉嫁接成活率具极显著负相关外,母树其他生长性状对其嫁接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大叶榉嫁接成活率与嫁接苗的生长呈正相关,且嫁接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469.

[2] 中国植物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J].植物杂志,1999(5):4-11.

[3] 张立军,周丽君.大叶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9,26(4):18-23,47.

[4] 汪灵丹,张日清.榉树的研究进展[J].广西林业科学,2005,34(4):188-191,211.

[5]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580-583.

[6] 黄利斌,汪企明,樊丛梅,等.榉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性状变异的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1,28(6):1-3.

[7] 谭飞燕,蒋华,黄寿先,等.中国马褂木无性系嫁接繁殖性状变异[J].广东农业科学,2013(5):45-47.

[8] 王旭军,张日清,许忠坤,等.不同种源红榉苗期生长节律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7):31-34.

[9] 张日清,刘海龙,汪灵丹,等.榉树无菌播种技术[J].经济林研究,2013,31(1):139-142.

[10] 刘海龙,张日清,汪灵丹,等.榉树嫩枝扦插技术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9):11-13.

[11] 郁世军,李英,李晓储,等.榉树家系苗期生长变异及选择研究[J].南方林业科学,2016,44(13):13-16,31.

[12] 王金明,王晓丽,张斌,等.榉树播种育苗及苗木培育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6(3):102,114.

[13] 仲磊,黄利斌.榉树育种研究进展及遗传改良策略[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1):5-8.

[14] 王旭军,郑志武,郭文平,等.湿地松不同无性系嫁接效果比较[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4):27-30.

[15] 顾扬传,杨建华.杉木容器嫁接苗培育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6,43(3):142-144.

Comparisonofgraftingeffectofdifferentclonesof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

DAI Chengxi1, WANG Xujun2, YU Yaling1, ZHANG Jiurong1,QUE Xiaoping1, WANG Yanbo1, ZHANG Zeping1

(1.Forestry Bureau of Sangzhi County, Sangzhi 427100, China;2.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China)Abstract:The graf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clone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wo-year old container seedlings of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as rootstoc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survival rate of grafting of different clones reached 64.90%,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urvival rate among different clone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cion height among different clones,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the scion thickness.Only the under branch height of the parent tree revealed high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and the scion height and growth of the ground diameter showed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 clone, grafting, comparison

2016-09-20

湖南桑植县珍稀乡土树种大叶榉种子园建设项目(发改投资[2011]1557号)。

戴承喜(1963-),湖南省桑植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工作。

王旭军,副研究员,博士;E-mail:258720715@qq.com。

S 792.16

A

1003 — 5710(2016)06 — 0018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6. 06. 004

(文字编校:唐效蓉)

猜你喜欢

榉树母树苗高
与榉树有关的回忆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彩叶树种榉树栽培特性及园林应用分析
文冠果光合作用规律研究
莒南县榉树的生物特性及园林应用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如何浪子成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