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服为例浅析清末民初的军服设计

2016-11-17王姗姗杨阳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6年29期
关键词:制式军服日式

⊙王姗姗杨阳[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以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服为例浅析清末民初的军服设计

⊙王姗姗杨阳[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追溯到古代,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军服的雏形。从古代戎装到近代军服我国军服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清末民初变化最为巨大。由于清朝末期国家受到了西方列强军事实力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军服也开始发生变革。由此开启了近代军服的新篇章。本文以“晚清三大讲武堂”之一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服为切入点,分析其军服设计中的结构、配饰、颜色,并透过一个时代军服制式的变革,探究军服变革对我国军服发展的意义,浅析军服与这一时代政治的联系。

云南陆军讲武堂 军服 军服 设计

一、云南陆军讲武堂及其历史价值

1895年,清军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惨败,处于内忧外患形势下的清政府被迫开始了“新政”改革。所谓的“新政”,是以日本为榜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效仿“东游热潮”。“向侵略国学习”这种表面上似乎矛盾的逻辑,实际上是中国进步思想在屈辱和惊醒后开始反思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结果。军事方面,清政府仿照日本军制改革原有军事制度,建立近代军事教育体系、建立军事学校并派遣大批军事留学生赴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受这一热潮影响,1902年云南地方政府采取鼓励和资助政策,选送云南青年出国留学,仅1904年留日的学生就达到一百余人。

云南陆军讲武堂1909年复办,吸纳大批留日归国的云南学生,解决了讲武堂开办急需的师资问题。这批留日归国学生因接受过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熏陶,归国时怀抱一腔爱国热情,将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事学堂当作自身归国效力的责任所在。讲武堂的成立在推动历史进程向前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德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从其历史发展而言,有着“武”校之称,与云南近代“文”校西南联合大学齐名;从讲武堂办学概况而言,它有着在当时的国人眼中与美国的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法国圣西尔军校齐名的重要地位;从培养的将帅名单来看,讲武堂创办期间培养了中、韩、朝、越四国的五位领导人以及大批的军事人才;从讲武堂对中国近代政治、军事的影响而言,作为我国最早培养新式陆军军官的学校之一,它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关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价值的文献有许多,但大多数都是从以上几个研究角度进行研究的。我认为军服是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军事物资,一支部队的军服就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实力的写照。在本文中,我从服饰角度对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服制式进行探究、浅析。

二、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服设计

因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留日士官生受过日本军校正规系统的近代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术训练,所以他们的教学管理也借鉴引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及操练模式、军服制式等方面均效仿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图1 云南陆军讲武堂学员常服(拍摄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左:官服右:兵服

在军服方面,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服整体造型、裁剪方式与日本式军服基本一致,是我国军服的早期雏形。云南陆军讲武堂办学期间日常训练服饰分春夏、秋冬两种。上衣为短直襟立领,胸前有两个外贴胸袋(兵服上面两个口袋;官服上下各两个口袋,有袋盖、军佐),胸袋呈内低外高的倾斜状,袋口装有单尖袋盖。士兵下穿直筒裤,脚上着绑腿布鞋。军官穿马裤,高级军官则常穿两边外侧胯骨处突起的马裤,下着长筒皮靴。军帽均为大檐帽,黑皮帽檐和帽带,黑色衣扣。而色彩方面,常服采用的是接近草地、泥土的土黄色和黄绿色。

日式军服被推行至中国一段时期后,开始广泛流行。在很多记载辛亥革命时期的资料中就经常会看到穿着日式军服的中国军人的历史资料图片。历史上,日本一直是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自己的文化。但近代这种情况却在某些方面发生了逆转,例如,前文提到的日本军服制式。同属亚洲的日本吸收和融会西方军服的设计优点,结合自身,设计出了适合亚洲人的军服。

1.结构方面云南陆军讲武堂时期的军服,在设计造型方面,强调肩部、臂部和腰部的造型,将两块长方形的小肩章设计在军服双肩靠近袖笼的部位,加宽了肩部的视觉效果,使军服整体视觉上具有H形轮廓线,给人力量和稳重的感觉;在工艺裁剪方面,裁制方法学习西方的同时结合亚洲人的身材特征,将上衣部分改短、腰部收紧,拉长了腿部的视觉效果;在视觉协调方面,袖章、领徽的佩戴位置设计,领子、袋口和一些分割线的位置设计,都运用均衡法给人一种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平衡感,突显军人威严挺拔的身姿,展现军人的良好形象。

2.配饰方面军服配饰的设计从美观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整体效果的特点;从视觉语义角度看,具有体现政治路线和政治思想、体现国家形象的隐喻语义。云南陆军讲武堂时期的军服为达到干练的效果,去掉了传统象征意义的图案,而在胸、肩以及手臂处设计有身份标识的附属配饰,如胸徽、领徽、肩章等。配饰的这种隐喻设计与中国儒家文化中“表达含蓄”的文化相似,在军服的设计中产生了“双赢”效果,使军人拥有自豪感的同时又兼具低调、沉稳、严肃的视觉语义,达到精神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3.色彩方面军服的颜色具有隐蔽自己,区分不同军种、军衔的作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常服设计中,军服为土黄色,兵服为黄绿色。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来说,土黄色或是黄绿色均属暖色,在具有适合亚洲人的肤色同时兼具朴素、庄重、沉稳的语义。纵观这一时期其他派系的日式军服也大多为土黄色(黄绿色也可归属于土黄色系),但因派系不同颜色也有一定区分,如皖系、奉系的日式军服为黄色,西北军和直系的部分部队军服为灰色,直系军队军服则偏黄绿色。

三、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服的历史价值

图2 穿日式军服的中国士兵(拍摄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日式军服出现于中国近代的大变革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时受到西方侵略、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军服制式,曾出现过英式、德式等样式。但从1894年甲午战争到1929年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第一次制作红军制式服装的三十五年期间,抛除历史因素仅仅从服饰的立场出发,日式军服对清王朝变革军服、对我国军服制式确立雏形有重大影响和借鉴作用。在上一部分,我分析了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服设计的特点,可以说讲武堂采用的是一款美学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军服。

军服往往能够反映国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变化。我国从清末维新变法的“洋为中用”开始,政治路线和政治思想即开始发生变化。从最初盲目的因军事合作对象的改变而变化的军服制式,到之后主动采用日本军服,再到日式军服被推行并演变为黄埔军校制服及中山装,这些军服的变革都可以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中得到见证。

纵观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服制式的影响力,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军服的引入对我国军服设计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军服设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与军事文化、政治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军服为例,表面上似乎是在模仿日式军队的形象,实际上其军服设计中能够接纳“简约化”“功能化”的军服风格就是一种思想意识的进步。这种在设计意识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对现代军服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大启发意义。同时,从军服制式的这次变革也可窥探到清末民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觉醒后从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方面的认识变化。军服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转变和进步。

[1]李晓明,詹霖编.丰碑百年话英雄——永远的云南陆军讲武堂[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2]徐平.中国百年军服[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3]马继孔.云南陆军讲武堂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4]郑晶.解析我国人民解放军军服设计——系统性论述我军陆军常服及礼服设计.[D]东华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论文,2007.

[5]任芳葳.清末民初日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影响[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10).

[6]江玲军.中国近代军服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博士论文,2015.

[7]王丽云.留日学生与云南陆军讲武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3).

[8]樊学庆.1905年新军服制述论[J].军事历史研究,2007(3).

[9]李庆山主编.青少年军事博览(军衔军服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作者:王姗姗,昆明理工大学在读艺术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中的图案设计;杨阳,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制式军服日式
IOSONO 3D全息声系统录音制式研究之MS制与双MS制
有型的服装,演绎出军人的帅气范儿
“日式脸型”也能打造时尚感的妆容
瀛海饮魂 匠心之作
从电视到高清电视
Q&A热线
闲话大屏幕电视的有用功能和无用功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