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面对高中学生上网成瘾

2016-11-16康永刚

新一代 2016年15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高中学生

康永刚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许多学生对玩电脑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出现了上网成瘾的现象。上网成瘾,又叫“网络综合症”,是由于沉迷于网络而引发的各种生理心理障碍的总称。

关键词:高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特点

面对上网成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某同学不逃课的话,他就撒谎,今天说头疼,明天说肚子疼。我开始还信以为真,认为他真有病。可当去宿舍看他时。却找不到他。如果不及时遏制他的举动,可能会引发班风的堕落。

我感觉不对头,急于把他的毛病扭转过来,使新班的班风朝良好方向发展。一开始,我去网吧“堵”。只要把他从网吧里揪出来,即劈头盖脸地给他一顿猛训。他总是一幅战战兢兢、可怜巴巴的老实相,不停地向我道歉:“老师,对不起我错了,下次不敢了”。我应该意识到。也许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但最主要的是要找到他深陷网瘾的心理根源。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课外喜欢打篮球,何不以他这个爱好为切入点来试试呢?于是我把班上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学生都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篮球队,让张当了队长。

篮球拖住了他,他逃课进网吧少了许多。课外活动时,有时我也要颇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他。不用说,他的网瘾又犯了。我的努力和苦心再一次失败。可是,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知道,我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张的网瘾,但要他彻底戒掉,希望渺茫。他生日的那一天,班上的同学打完篮球,我要跟队员们聚聚,队员们高兴极了。大家来到餐厅坐定。我说:“今天是他的生日,我们为这一天感到高兴,因为这一天给大家送来了一位同学和朋友……”我的开场白还没说完,他竟号啕大哭起来,搞得我莫名其妙,我没想到他的反应会这么大。饭后,我和他深谈了一次,他说出了他伤心哭泣的原因。他后来之所以迷上网吧,是因为他爸妈离婚了,他觉得家庭没有温暖,网吧就是他最好的避风港。他整天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治疗他受伤的心灵。以前的老师也费了很多心思想把他从网吧中拯救出来,但他已无动于衷了。

一天,我出了一个《我心中的爸爸妈妈》的作文。他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他记叙了爸妈离婚后,自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灵受到了伤害。于是,萌发了报复爸妈的想法,陷入电脑游戏不能自拔。妈妈想尽了办法,自己反而越陷越深。我把这篇文章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大大赞扬了一番,想以此为契机,尝试培养他另外的兴趣。

这次作文的成功,果然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也使他的情感有了抒发的地方。他突然觉得除了玩电脑游戏,还有其他的事可做。我没花什么心思,他自己就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我们有了共同语言。每天的课外活动,我再也不用越俎代庖替他这个队长组织篮球赛了。他还学会了帮老师分担一些班务工作。有时休息日,他还到我家帮着打文章,说他打字快,让老师趁机休息休息。他的做法让我感动不已。他每天很忙,过得很充实。

这以上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戒除学生的网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找到学生上网成瘾的根源。究其原因,内外因都可能导致他们上网成瘾。主要有:

一是电脑游戏吻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体验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快乐。

二是“黄色陷阱”的诱惑。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期的学生分辨能力差,拒“黄”能力差。

三是“从众”心理,好奇心强,不能自拔。

他们玩起电脑来,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浑然忘我,乐此不疲。厌学、逃学,一见电脑就心情亢奋,反之则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或心情烦躁,一日不见电脑就魂不守舍……有什么事不愿意向身边的人说,却喜欢在网上去倾诉,久而久之,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沉浸在虚拟的世界里,却在现实中迷失了自己。

教师要戒除青少年的网瘾,就要深入挖掘其根源,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上面案例中,我一开始采用的是“堵”,但是显然没有太大效果。第二步我的策略转入“疏和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仍有限,因为教师主要从学生的问题行为矫正去考虑,却并没有深入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心理根源,也就是常说的“治标不治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终于发现了种种问题的心理根源,即学生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的缺失,出于报复心理,才导致了自己的放纵。班主任抓住这一契机,一边关爱学生的内心,一边通过兴趣引导矫正学生的外部行为,内外双管齐下,终于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教师的良苦用心也终于得到回报。

二、转移注意力,培养他们的自信

让他们多参与集体工作,在集体中实现与同学的交流。多利用机会表扬他,与他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孩子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他感兴趣并有利的活动和项目上;培养孩子一项或几项兴趣爱好;让孩子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三、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心纠正,给孩子慢慢改变和进步的时间。

其实网络成瘾和吸毒、赌博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病症,孩子陷入网络泥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帮助他脱离网络也不能搞一刀切。

四、实施个别辅导,不要全盘否定上网行为。

由于好胜的心理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没有得到满足,而网络世界却能满足他这种要求,这是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直接心理原因。同时也如实地分析上网不当和说谎造成的后果和危害,找些反面的事例来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互联网,告诉他们网上的朋友不一定都是好的,这是一个虚拟世界,不应该过分沉溺,如有心理压力自己不能解决可以向老师求助。

以上结论是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我衷心希望广大同仁提出批评和指正,以供相互交流和促进。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高中学生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探讨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驻藏官兵睡眠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