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2016-11-16林欣健孙紫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居民消费

林欣健++孙紫葳

我国的城乡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这也导致了在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时必须划分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文具体分析了广东省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环境、以及行为等消费差异的表现,从广东省统计信息网获取2005-2014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固定投资与消费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较城镇居民要低很多。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社会固定投资的“城市偏好”倾向、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变迁对我国城乡消费差异具有显著影响。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居民的消费水平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指标有:⑴平均实物消费量指标、⑵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普及程度指标、⑶反映消费水平的消费结构指标、⑷平均消费量的价值指标。

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均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然而,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发展仍存在显著差距,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有较大差异。了解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异对政府未来城镇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在此,我将利用广东省统计年鉴进行实证分析。

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表现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增长,但由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起点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农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使得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逐渐增加。而广东省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水平。从广东省居民消费水平来看,在2008-2012年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城乡居民消费比例保持在3以上,说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过我们可以看见这一差距在逐渐减小。

消费环境。城乡消费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二者消费环境之间的不同,而且这种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食品,医疗方面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城乡比分别为2.57以及3.96,但城镇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方面都占据明显优势。在教育方面,城镇居民的消费是农村居民的7.28倍。由于城镇居民拥有的道路设施,汽车数量与农村居民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二者交通方面的差距已经达到了28倍。

消费行为。受到长期以来经济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养成了“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因此,其消费行为具有节约的倾向。城镇居民则由于其收入的稳定性和较完善的医疗社会保障,形成了较为理性的消费习惯,这和农民节俭的消费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城市具备较为发达的金融系统和银行体系,城市居民消费可以利用贷款实现超前消费,尤其是在购房、买车等方面。城镇居民对消费产品更多地体现为个性消费,而非农村居民的从众心理或盲目攀比的消费特征。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变量的选择以及数据的说明。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和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国民收入决定。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选取变量的主要依据是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利率水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其中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假定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以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在这里我们以Y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1为广东省区域生产总值,X2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3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模型的建立。第一步先构建回归模型,以广东省城乡居民2005-2014年间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利用EVIEW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SL)进行回归,分别计算出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模型的参数值。然后利用EVIEWS软件的相关功能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最后对估计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初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μ

其中,Y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1为广东省区域生产总值,X2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3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实证检验过程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2014年共计10年的相关数据,以广东省区域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自变量,以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由此可见,该模型可决系数R2=0.999310,修正可决系数R2=0.998965,F检验值为2897.756,DW检验值为2.065473。

相关性检验。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9310,修正可决系数R2=0.998965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比较好。

显著性检验。对于F,F检验值为2897.756。若给定的α=0.05,查F分布临界值表,得临界值F(3,6)=4.76。因为F>F(3,6)=4.76,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表明模型从整体上看居民消费水平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对于X2,t统计量为0.566071。若给定的α=0.05,查t分布临界值表,得临界值t0.025(6)=2.447。因为tt0.025(6)=2.447,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性影响。

异方差检验。由图可以看出,残差平方项e2对解释变量X2的散点分布在图中不同位置,残差平方项e2随这X2的增大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因此,模型可能不存在异方差。但是否确实存在异方差还应通过更进一步的检验。

由上表,Obs*R-squared=2.534421。而查表,右边的p-value大于5%(选取95%置信区间), 证明了异方差性不存在。

DW检验。DW=2.065473,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Durbin—Watson 表,n=10,k=4,k=3,得下限临界值dl=0.340,上限值du=1.733。所以4-dl=3.66,4-du=2.267。因为DW取值在du<2.065473<4-du之间,不拒绝原假设,则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结论与启示

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变量与我国居民消费的变动关系。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或是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均会刺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里没有讨论GDP,并不代表其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影响,只是说本模型暂不考虑其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因此建立的模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完善。总体来说,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则居民消费水平增加。

通过对2005-2014年样本区间的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分析,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第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起点比城镇居民低,增长速度也慢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第三,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不仅体现在消费占有率上,同时也存在消费结构的差异上。

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几年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但始终在2.5倍以上(如图4所示)。因此,收入差距必然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造成直接影响。

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明显。社会有着的“重城镇、轻农村”倾向。在我国资本形成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资本投资给城镇还是农村就会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到居民消费,我国一直实施的“以农补工、以乡保城”制度化模式,直接导致城镇获得了社会固定投资的绝大多数,正是由于我国政府社会固定投资的城市偏好倾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变迁。广东省农村人口比例近几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导致农村人口比例的持续下降,新中国成立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接近90%。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如表4所示),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相对应,城镇人口比例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因此,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差距的拉大与农村人口比例下降直接相关。

对策建议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由上述分析可知,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第一,扩大就业,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支柱、经营性收入为新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为重要来源、转移性收入为必要补充的多元化增收模式。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尽管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有负面效应,但中长期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有着长期稳定的正向效应。当前,政府应当坚持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扩大农民消费奠定基础;加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扩大农村消费拓展空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便利;继续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供保障;鼓励生产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农村市场有效供给。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保障水平低和覆盖面小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既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政府应按照城乡一体化目标,加快建立起与城镇相同养老、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如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租赁的办法,确保农民长期取得土地收益。

发展文化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由于消费层次一般与受教育的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将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消费水平居民消费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居民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