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展望

2016-11-16徐敏

化学教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流程图化学核心

徐敏

摘要:21世纪的学习者应该具备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往能力、问题解决方法、信息通讯技术等素养。文章探讨了初中生为迎接未来挑战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内容并探索教师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课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理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课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2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07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OECD (2005)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Executive Summary]中指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一个“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必须满足三个要件:

1. 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2. 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

3. 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提出各学段的学生应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核心素养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课程设计原则

1. 重兴趣之培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条件。初三刚开设化学课时很多学生都是怀着对化学的好奇和学好化学的愿望参与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来。伴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开始对学好化学望而却步。

化学是天然的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努力完成课堂上的经典演示实验,还要不断探索新的生成实验,学会用实验来说话才使得课堂教学既生动且更有说服力。如设计探究可燃物燃烧现象异同剖析的教学时,从发光、有火焰、有火星等多维度分别选取镁、硫粉和铁丝等不同物质进行实验,再从数据分析和成分分析中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现象的异同背后的化学原理。

兴趣究其根本源自于生活,来自生活的知识在学生眼中是有用的知识,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生活要素,如在进行纯净物元素质量分数和混合物纯度的计算教学时引入化学成分标签,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引入厨房中的酸碱盐,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引入新型的防火材料及重大的火灾新闻事件等。

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若坚持把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会涌现出更多异彩纷呈的优课好课,使学生念念不忘上化学课,且能促进更多的学生投身化学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

2. 重方法之引领

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化学的“死记硬背”,逐渐把化学划归为文科学习一类。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背得好却用不好,成绩依然不理想。学生很困惑,信心很受打击。归纳原因不外乎学生不会用、用得少、用不好。化学教学不仅有知识和概念的教学,还应该有方法的教学。譬如有位教师设计了一节认识、绘制和应用流程图的课,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流程图——解构化学流程图的要素。

第二环节:分析流程图——1.框内有物质,箭头上写操作;2.框内写操作,箭头上写物质。

第三环节:绘制流程图——以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为例。

第四环节:应用流程图——1.图解题意;2.据图编题。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引导学生从一种认识、分析和解答化学流程图的方法逐渐上升为指导学生运用流程图去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和生活问题。方法的引领在一节课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仅仅为考试而教学生解题,学生便只会解题,仅仅为让学生完成实验而实验,学生便只会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教师教会学生思考也就是在当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正应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3. 重创新之思维

习总书记说创新能力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创新是民族的进步之魂。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教师要培育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自己有没有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很多教师一份教案用十年,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课堂上打瞌睡,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所关注的学习对象不同,可创新的领域无处不在。如课堂教学形式,时下既有翻转课堂又有传统课堂;实验教学,既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也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完成;复习课教学,既可以运用概念图也可以运用归类法;试卷评讲既可以是学生为主讲也可以是教师为主讲。

教师若立意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受其影响。当创新思维演变成一种习惯,学生踏入社会在寻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不断追求创新。

4. 重质疑与反思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作者戴维·铂金斯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理解力之后,才会对错综复杂的世界产生更深的好奇心。理想的情况是,知识和理解除了在已知的范围内扩展外,还应不断创造出让人困惑和好奇的新领域。明智的教育者的任务即帮助学生从学习的主题中发现意外、悖论、技巧、戏剧性、幽默和令人好奇不已的事物的特性。

教师需认识到学生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素养,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才有成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思考若干问题和解决若干问题,更应鼓励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多角度地反思自己的学习,保持质疑和反思的态度。

笔者在设计《魔术中的酸碱盐——酸碱盐的复习专题》课时,在课程最后总结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同学打开手机微信APP扫描二维码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老师将对问题提得好的同学给予微信红包奖励。

孔子曰:每日必三省吾身。反思才能促成长,质疑才能促创新。

5. 重体验与生成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由低到高包括经历、体验、感受;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有些学生习惯了不思考、不表达、不分享,学习的眼界不宽,学习僵化,难以触类旁通。学习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学习化学可以通过参观访问造纸厂、炼钢厂、污水处理厂来了解化学工业的真面目;也可以通过课堂完成分组实验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即感受化学实验之美、体会化学学科的现实价值及树立团队合作的伙伴意识。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实验操作的规范合理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助,教师为此所作的课堂预设直指生成性目标,即通过一节课学生能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

6. 重道德与责任

社会上的“毒胶囊”“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负面新闻抹黑了化学这门学科,很多社会人士认为因为有了化学才会有这些毒物的问世。为了正本清源,还化学学科的本来面目,笔者设计的第一堂化学课是“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or坏?”,通过列举社会上的一些典型案例,和学生分析化学给人们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将发现化学本无对与错,关键是人类如何运用化学。合理运用化学知识为人类造福迫切需要广大有道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同学的参与。

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输重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课程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强化学知识的辩证性,如“防火与灭火——火的两面性”“难兄难弟——CO2和CO”“舌尖上的美食:金华火腿——NaCl和NaNO2”。很多化学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少量有益大量有害。辩证地看待化学,加强学习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将伴随社会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总结

学教材和用教材学,笔者一直推崇后者。在用多种教材学习之外,教师应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打造出更多精彩别样的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去躬身践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更多的学习者充满热忱地投身化学研究,造福人类,化学就会在未来继续焕发勃然生机。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流程图化学核心
云的识别指南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流程图学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