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自我认识与养生保健
2016-11-16
老年人,是指一个人的生长年龄的最后阶段。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社会,年龄划分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在我国从先秦至唐代,以50岁以上为老年人的看法较普遍。从历朝关于人到老年免其徭役的规定中推知传统的老年期在 55-66岁。在西方发达国家,据俾斯麦规定的65岁为退休年龄,长期以来,习惯于65岁为老年期的开始。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5 岁以上为老年期,欧美等国家采用了这一规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于1982年 4月中华医学会决定60岁以上作为我国老年人的年龄标准,并据年龄将 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
据相关信息,到本世纪中叶,全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 1个老年人,我国已跨入老龄化国家之列。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提出实现“健康的老龄化”目标,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认识与生存质量,有条件的可为社会发挥余热。
人的年龄增长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中医学认为人的衰老一般在50岁左右开始。在中医典籍 《灵枢·天年》 篇记载:“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就是说,大凡知养生保健者,必先明白自我衰老的过程。即从传统医学中医来看是从五十岁开始的,每隔十年就重点衰退某个系统,如在六十岁到六十九岁表现在心脑血管系统。出现心脏气血功能不足,心脏自我调节能力下降而情绪不稳定多有悲忧,化解能力差等;若从西医学看,在体检时心脏冠状动脉的最大血流量是青年时期的50%而易出现心脏缺血,功能不足,而发生冠心病;且血的粘稠度增高而发生动脉硬化,人的大脑重量减少20-25%等等。
所以,要学会在年老体衰动态过程中,保持人体脏腑气血的相对平衡,并学习实践一套自我的康养方法,才能实现增龄长寿,做到“健康的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