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里的那些“潜规则”
2016-11-16李安嶙
李安嶙
在北京的财富中心,刘女士开着白色宝马 5 系进入了地下停车场,她将收集过来的创业者的几个项目书与产品拿好后,从宝马车中出来,并回到了大厦的 13 层,她将自己带回来的“战利品”开始与她的投资总监、经理等投资团队分享。
投资经理还是忽悠高手?
比如,那位刘女士的宝马,就可能是租来的。据笔者了解,在北京财富中心一带,很多投资经理为了完成所谓的项目数量等指标,需要对完成很多创业者项目的甄选与评估,很多创业者在投资经理的一顿忽悠一下,所有的防御力都失去了。
“壳公司”(基金公司)一般就是上游找钱与下游找项目,在上游获取投资人的钱,在下游寻找投资项目,而且为了吸引客户投资。对于上游通常采用“高市盈率”等吸引办法,以及“壳公司”包装好的那一套材料,但是一般对投资人都不会保障资金安全。
对于创业者,投资经理通常会大谈专业,比如:我们目前运作的基金规模、募集基金的强大渠道、我们的团队是金融学博士等等,我们能很快的安排你在新三板上市等等以此吸引……对于创业者而言,急切的融资需求往往对一些投资机构失去了判断性,一不留神就将自己公司的实力全盘抖搂在投资机构。笔者还发现,更有融资到 B 轮的创业公司,将自己的融资报告递交给投资机构后,因为没有签约保密协议,机构间互相“串”项目,导致融资材料流失到竞争对手手中,这都是对创业公司造成巨大的隐患。
创业大赛粉墨登场
在 2015 年,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夜之间,似乎“创业”成了年轻人必谈的话题,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业浪潮,也促进了各类创业大赛、投资机构的兴风作浪。
笔者了解到的一场在江苏举办的创业大赛,号称是全球创业大赛,举办方是由当地研究院主办,而协办方则是由总部位于北京、资金实力强大、运作过海外上市的“资深基金机构”协办,大赛对外宣传为创业者成立的“投资基金”高达 1个亿,于是各路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线教育、O2O 旅游、健康平台、环保科技以及移动医疗等领域的创业者纷纷报名,但是创业者最终能获得多少融资,媒体并没有公开报道。
创业大赛“潜规则”知多少
潜规则一:内定“投资基金”运作机构
很多创业大赛都是由地方政府主办、投资机构、媒体机构主办,在创业大赛运作之初,需要成立专项的“投资基金”用于对参赛的创业者进行投资。主办方通常会采用招标的形式,国内的主要投资机构也会纷纷报名去迎标,但是通常创业大赛的“投资基金”运作机构都是内定的。
潜规则二:投资机构材料造假严重
很多成长中的投资机构与一些较有名气的投资机构,在为了获得创业大赛的相关权限时,在招标的时候材料通常会造假,并有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企业管理的基金规模,为了对主办方传达公司实力,通常会将企业运作的基金规模放大,比如会将 3000 万说成 1 亿,以此证明实力。
第二,机构的投资团队造假,这个现象在金融界是最严重的,金融投资学相对专业,业界也普遍注重学识学位,所以很多投资机构在团队包装上,都是“全球著名”和“国内著名”的博士、硕士等学位,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各类成功案例。而笔者发现:投资机构之间存在互相借用投资团队成员等问题,比如有一位职业的投资人士出现在多个投资机构的“团队成员”中,同时还发现,很多团队成员拥有比较高的学位,但是真正的投资实战经验为零。
第三,投资机构空壳基数大,北京的很多投资机构在注册基金公司完成后,一般采用将资金进行转移,公司账上几乎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投资经理通过社交工具,大规模扫创业者的项目,其中不乏进行二手倒卖与交易、转移创业者的项目的情况,投资机构的空壳现象十分严重。
潜规则三:内定投资的创业项目
创业大赛的戏份远远胜于对广大创业者的扶持,更多的成了各路人士的增加所谓名气与获取优先投资权限的舞台。很多投资项目在大赛筹办之时便已内定。大赛展开之时,来自机构的专家评委由于缺乏投资实战经历,对一些项目的点评也不够专业,特别是很多创业导师,也基本没有创业的成功经历,有些创业导师仅限于营销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