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创益”让体面劳动成为可能

2016-11-16陆林森

上海工运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手工艺公平公益

◎陆林森

“乐创益”让体面劳动成为可能

◎陆林森

“都江堰妇女手工缝制的蓝印花布围裙,零售价58元,每卖出一条,制作者能拿到5.8元,大大高于一般的加工者——这个10%的报酬比例,是‘公平贸易产品帮扶计划’设定的底线。”这是上海一家主流媒体前些年报道中的一段话。报道又说,捐款并不是改变贫穷的唯一办法,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这项计划的发起者,在国内率先推行公平贸易的公益机构‘乐创益’选择公平贸易这个人们还陌生的做法,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困难群体从体面劳动中获得恰当回报。”

什么是体面劳动?“乐创益”是一家怎样的公益机构?带着这些问题,我踏上了追踪采访之路。

闪烁在公众视野

上海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将公平贸易注册在机构名称中的公益组织。中心成立后,接着开发了公平贸易(中国)指南网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定,“乐创益”为注册商标。从此,一个扶贫帮困的亮点——“乐创益”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

“乐创益”的愿景是:大众认同可持续发展是贸易的核心,经济边缘化的群体能通过公平贸易发挥其能力,维持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这家新颖的社会组织同时向社会公开承诺,肩负“让公平贸易深入人心”的使命,借助消费者的力量影响商业渠道,以公平贸易原则与弱势群体合作,以多种独特的合作模式开展公益活动。

它的合作运营模式,不外乎以下三种方式:一、推动实体店铺开辟“公平贸易点”,由店铺提供空间销售具有公平贸易属性的产品。二、“去远乡学手艺”项目,这是联系旅行社制定路线或向自助游客提供路线,鼓励游客到手工合作社的成员家里学习手工艺,并以公平贸易原则支付学费。三、“乡土民艺传承”项目,通过联系DIY教室进行招生,邀请手工艺人前往教学,并以公平贸易原则支付学费。这些合作模式,形式新颖,颇具创意,在深层次上拓宽了社会公益活动的路径,生动地诠释了“让公平贸易深入人心”的内涵。针对弱势群体的能力建设,“乐创益”则以“公平贸易学习之旅”为抓手,为帮扶对象筹款以资助他们获得学习机会以提升能力。

从精英白领到公益创业

追根溯源,公平贸易迄今至少存在了70多年。这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运动,在贴有公平贸易标签及其相关产品之中,提倡一种关于全球劳工、环保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其产品从手工艺品到农产品,不一而足,这个运动特别关注那些自开发中国家销售到己开发国家的外销。”“试图通过与被边缘化的生产者及劳工的紧密合作,将他们从易受伤的角色,转化成为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与安全”,作为一种永续发展及减轻贫穷的策略,公平贸易的目标是为那些经济上弱势或在传统贸易系统中被边缘化的生产者创造机会。换言之,公平贸易是一种发展生产者独立性的手段。这就点到和诠释了帮困以及劳动者体面劳动的要义。

“乐创益”创始人陈乐丛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的活动家,早些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先后在深圳、北京、温州等城市工作,曾在深圳三九集团、共青团中央委员会青工部下属《青商信息报》和温州均瑶集团供职,担任过均瑶集团总裁办公室管理部经理。后来,她来到上海,开始涉足公共关系行业。她参与的服务项目包括“上海新天地”“外滩中心”等。任职期间,年仅30岁冒尖的她,是一位令人羡慕的城市白领。然而,让人殊感意外的是,对于高薪职位,她毅然放弃了。

辞职后,陈乐丛转向公益创业。经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孵化,“乐创益”呱呱落地了。“乐创益”的创始成功,使她有了一个推动中国公平贸易发展的大平台。继而,她成功地申请到了首批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项目。通过该项目每个年度的公益项目比赛,先后获得“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资助。注册后,陈乐丛专注于与公益创业相关培训,获得由高盛集团资助的“全球一万名妇女”项目,完成了清华经管学院第四期“巾帼圆梦”女性创业管理课程。后来,她申请民政部下属的中民慈善主办的“慈善千人”计划,成为上海地区第一位申请到该项目学习机会的公益组织成员。

这些年来,陈乐丛在公益活动领域不断跋涉,开创了一条富有个性的扶贫帮困之路,这就是已被国际社会定义了的“发展生产者独立性手段”的公平贸易。

来自大山深处的人

应“乐创益”邀请,3位来自大山深处的银匠参加在上海世贸商城3楼西厅举办的“天工之城”主题展。为期四天的展会,使参加展会的3位新面孔接触到了外部世界的奇妙,了解了市场所需要的产品,通过学习和交流,他们明白了自己加工的手工艺品,也要适销对路,这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乐创益”积极探索公平贸易与创意市集对接,希望以可持续的“公益+创意”发展思路,保障创作者和生产者的权益,使创作人和NGO团体、传统手工艺、少数民族文化、弱势群体有更多的合作与帮扶机会,并逐步推出中国创意类的公平贸易产品,同时唤起公众对劳作以及手工艺业者的尊重,给予其最恰当的劳动价值回报,使之符合公平贸易的精神,并且将新鲜的创意设计带到传统的手工艺品的加工中,使中国传统手工文化传承下去。此举,是“乐创益”借助公平贸易与创意市集,向社会传导形式新颖的公益活动,打造全新的“创意支持公益”的社会环境,为多元社会结构、多重利益并存的社会公益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

而类似的活动,“乐创益”接连不断,每一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来自边远地区6个村寨的手工艺人参加“手工艺人进修课程”,课程有公平贸易、家居产品制作,除了上课听讲,他们还去了相关的上海店铺观摩,其中有外滩奢侈品商店、田子坊旅游品商店和香港广场店铺,与设计师面对面进行交流。

按照进修课程的要求,手工艺人返乡后至少要将学到的知识在当地传授10人以上,并完成相应的作业。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陈乐丛言简意赅,“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知识传播出去。”

到远乡学习手艺

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手工艺人大多有很好的手艺和技能,由于与外界联系得少,销售渠道不通。“乐创益”成立之初,尝试为这些弱势群体搭建“创作人”和“公平贸易点”合作模式,但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是,中国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量小;其次是,由于手工艺人的加工技能不稳定,产品质量不合格,他们可能未按时交货。但最关键的是,关注公平贸易产品的消费者并不多,大部分人在消费时首先注重的是价格、其次是品质和个性,很少人会注重产品背后的故事。这些因素,导致不少店铺难以积极投入手工艺品销售。

乐创益走公益创新之路,紧密结合中国手工艺人的具体情况,运用手工艺人所熟悉和已经擅长的技巧创造财富,涉足旅游和DIY两大行业。比如,“去远乡学手艺”,鼓励游客出门游玩时向某个村寨的手工艺人学习手工艺,遵循公平贸易原则,合理支付学费给手工艺人,并通过淘宝平台,提供手工艺人信息,促进交流合作。

乐创益还向更多的旅行社推荐这个项目,协助旅行社开发更多的旅游路线。“乡土民艺传承”项目,是根据北京的“慢生活拼布”教室的提议而开发的,他们接触到部分学员对中国手工艺也有浓厚的学习愿望,所以建议邀请手工艺人任DIY师资来传授中国民间的传统刺绣工艺。将公平贸易与DIY行业结合并无先例。“慢生活拼布”打算与乐创益建立起长期合作,希望未来可以邀请更多地区的手工艺人,并要求他们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这样就可以提升市场价值。

孔城是安徽桐城的一个古镇,由“乐创益”邀请了11家机构(项目)、24位手工艺人代表和2名工作人员参加的“孔城老街风情节”在这里拉开帷幕。

11家机构来自8个省份,5个民族,包括贵州乡土文化合作社、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苗苗手工合作社、控拜银匠协会、培田客家社区大学、阿坝羌绣帮扶计划和正在筹建中的藏画项目。被邀请的手工艺人代表平常很少有机会外出考察市场,他们也不清楚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现在,他们可以在现场手工制作,展卖自己的产品,尝到了劳作后的快乐,第一次体会到了当产业“老板”的愉悦。深居在贵州省雷山县控拜村的银匠们,早在2014年春天开始陆续接待来参加“去远乡学手艺”的游客们,慕名前来的游客向银匠们学习银饰打造,并支付不低于10元/小时的学费。

“乐创益”希望,这些项目能为手工艺人带来收益,可以让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支付学费和餐费。而手工艺人家庭的子女也可以从父母的榜样中得到鼓励,即依靠体面劳动赚钱,而不是抱有等待外界救援的心态。

“乐创益”,让劳动者在体面劳动中获得回报,“在我们这儿,这个新概念要不断宣传,让人们从无意间购买进展到主动选择消费公平贸易产品或服务。”

“乐创益”,一个新颖的扶贫帮困模式,闪烁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

采访札记

扶贫帮困,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也一直为社会民众所关注。全民奔小康,帮助贫困地区早日脱贫,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输血”,是一种扶贫帮困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造血”,也是一种方式,而且是更好的一种方式。“乐创益”是一家社会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它的扶贫帮困是在公平贸易的基础上,让劳动者体面劳动,得到回报,从而摘掉贫困的帽子。可见,贫困是并不可怕,也不丢脸。关键是,贫困者如何脱贫,社会组织如何帮困?在社会转型时期,这都是需要摸索和加以探讨的。“乐创益”以公平贸易形式的扶贫帮困,丈量出了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水平。脱贫致富,人心所向,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当下,社会组织展示自我的舞台是相当宽敞的,扶贫帮困的公益之路必然会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手工艺公平公益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公益
公益
公益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