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上磺镇“五真”扶贫的道与路
2016-11-16夏俪娟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人民政府提供
文/夏俪娟 图/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人民政府提供
巫溪县上磺镇“五真”扶贫的道与路
文/夏俪娟 图/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人民政府提供
翻开重庆市巫溪县地图,你可见到上磺镇,它地处巫溪县南部,处于巫溪、巫山、奉节三县“旅游三角区”的交汇点,是巫溪的“南大门”、渝陕鄂交通要道,距县城18公里,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7公里,奉溪东路从境内通过。2014年1月,奉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上磺镇设有羊桥坝收费站下道,规划中的安张铁路巫溪站也在这里,交通便利。
晨曦薄雾中的上磺镇
2005年区划调整后,上磺镇管辖原上磺镇、红岩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90.07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84个村民小组,7843户,总人口32430人,城镇人口0.8万人,是全县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之一。境内有渝东有名的大坝——羊桥坝,坝内阡陌纵横,土地肥沃,良田万倾,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平均海600米左右,物产丰富,素有巫溪“鱼米之乡”之称。上磺镇于l999年被列为市级试点小城镇,2002年被确定为市级中心城镇,重庆经济百强镇,是巫溪县人口大镇、经济强镇。
近几年来,上磺镇党委、政府立足巫溪县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结合县上提出的“一城两带两区”中的“城镇发展带”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带”的发展战略,做好“特色产业、非农产业、劳务产业”三篇大文章,着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形成了以种植优质稻、水产水禽养殖和蚕桑、毛猪、土鸡为主的骨干增收项目;创建了“羊桥优质大米”和“宁河香鸭”特色品牌,组建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水稻4136吨、鱼50万尾、鸭20万只、养蚕800张、猪20000头;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现有民营工业企业20家,形成了以建材、农产品加工、珠绣为龙头的骨干产业。
但是,在这美丽富绕的土地上,依然有人贫困着。上磺镇有贫困村5个、贫困户1932户6058人,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县第二,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15年,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县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用脱贫攻坚工作统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县委办帮扶集团和相关部门倾力帮扶支持下,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5年销号贫困村1个,减贫917户、2814人,2016年拟定脱贫4个村,减贫2790人,各项工作持续有力推进。扶贫工作体现“五真”特色。
第一真:动真格 三个责任落实到位
落实组织领导责任。领导小组建立起来了:镇党委坚持“一把手”抓“一号工程”,党委书记谭玉军担任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定期研究机制建立起来了:党委政府每月专题研究一次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四级责任制建立起来了: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片负责,分管领导每人负责2个村,机关干部每2人负责1个村,村支部书记对本村包干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每季度督查考核并通报,确保责任落实。
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帮扶集团每个成员单位结对帮扶1个村,派驻1支驻村工作队、1名第一书记;发动帮扶单位干部职工、镇村干部、片区单位职工和社会能人,落实1282人结对帮扶1932户贫困户,坚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越线、不撤退。
落实群众主体责任。脱贫攻坚,群众是主体。上磺镇始终把调动群众积极性放在首位,通过“一事一议”让群众全程参与扶贫项目规划、实施和监督,组织群众筹资投劳,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创造幸福生活。如该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硬化通畅路和建设山坪塘,群众累计筹资200多万元,投劳5000多个工日,群众热情参与,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工作,减少了矛盾纠纷,提升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上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正如那初生的朝阳,从天边喷薄而出
第二真:出真招 四大举措精准施策
摸清底数,“一表打尽”。组织驻村工作队、村社干部用1周时间深入每个贫困户,逐户摸底,逐项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借助公安户籍认真比对,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严格按照“五步工作法”,做好宣传发动、入户调查、过程监督、结果公示“四个到位”,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因地制宜,“一村一方”。围绕解决“八难”、实现“八有”,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强调基础设施受益面、产业发展认可度、贫困群众优先性,通过“村民讨论、多方建言、村委研究、镇上把关”四个步骤,分村编制规划,确保脱贫规划可操作、可落实,实施之后能销号。
量身订做,“一户一策”。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致贫原因,综合考虑劳动力情况、资源情况,“有什么、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确定帮扶措施和配套保障政策,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春华秋实,田间农民栽秧忙
细化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细化措施,守住底线。对生活十分困难的家庭,重度残疾户实施必要的临时救助,符合政策的纳入民政兜底保障;患有大病的情况,有自付部分超过几千上万元的,或者是家庭突发性意外的,给予必要的救助,2015年用于临时救助20多万元,兜底保障30户、97人;对就学特别困难的,除了按照政策扶持之外,还成立了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发动社会捐赠近10万元,每年拿出2万元专项用于帮助建卡贫困户中40名特别困难的学生;住房确有困难的,打包用好现有的搬迁及C/D级危房改造、地灾户搬迁,以及贫困户和深度贫困户搬迁等政策。
第三真:用真心 三方发力结对帮扶
帮扶集团“给力”。牵头领导带领帮扶集团,全程参与扶贫项目规划、建设、管理、验收等工作;县委办协调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县畜牧兽医管理中心筹资30多万元帮助脱贫攻坚,并对全镇草食牲畜发展出谋划策、指导帮助;县气象局、平安保险公司多方筹集资金,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帮扶责任人“尽力”。帮扶责任人至少每季度到结对贫困户开展一次帮扶活动,重点帮助指导发展脱贫产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力所能及给予帮扶支持。2015年,全镇1282名帮扶责任人累计帮扶款物50余万元,辖区规模养殖企业还采取“借犊还牛”、“借羔还羊”的方式帮助贫困户零成本发展养殖、增收致富。
“微了爱”行动“助力”。 “微了爱”志愿者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入户调查,指导贫困户从《推荐产品目录》中遴选出农特产品,并认真做好产品名称、数量、品质、特点、价格等信息登记,切实摸清贫困户的家底,看贫困户家里有什么,从土豆、大米、猪肉、土鸡等农产品,到手撕烤兔、红苕粉、粉条、干洋芋块、爆叶子等加工品,再到农家饭、刨猪汤、直供菜园等私人订制产品,甚至帮助贫困户介绍劳务输出服务,将帮扶模式由传统“给钱给物”转变为具体服务,提高了帮扶责任人的积极性,发挥了帮扶对象的主动性,确保了帮扶过程的持续性。
第四真:敢真管 “五先五后”强化监督
扶贫资金量大面广,涉及单位多,管理难度大,在项目资金监管上,全镇实施了“五先五后”。
“五先五后”监管办法即:先做预算,后确定方案,看菜吃饭,防止留下后遗症;先确定标准原则,后按招投标规定确定实施单位,防止权力寻租;先试点建设“样板工程”,检验合格后再继续施工,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先确定镇、村质量监管责任人和群众监督队伍,后采取突击检查和综合验收,确保全过程质量监管;先审查质量和进度,后按期支付款项,确保“一分钱一分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真正让扶贫资金发挥了效益,保证了廉洁,让干部清清白白做事。
又到一年油菜花开时节
第五真:见真效 高大实新初战脱贫
脱贫成效“实”。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0余万元,配套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完成硬化道路35公里,新修人畜饮水池4850立方米,整治水库3个、山坪塘60口4万方。养殖山羊2.5万只、肉兔25万只、肉牛1500头、出栏生猪4.6万头。新种植核桃2500亩、青脆李2000亩。建成渝陕鄂山羊交易市场,已实现交易量42000只。
群众热情“高”。扶贫项目的实施,极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年来,群众累计投工筹劳5000多个工日,筹资200多万元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
带动作用“大”。该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工作全局,带动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大改善,特色产业大发展,新农村建设大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园、核桃示范园、草食牲畜养殖园建设大推进。2015年,上磺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镇干部的努力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取得了较好成绩。脱贫工作考评获第一名,脱贫攻坚现场会在该镇召开。“借犊还牛”等企业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模式,“微了爱”、“三推一帮”帮扶行动被重庆日报、华龙网、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宣传报道。
继续前进“新”。真诚扶贫是上磺镇党委、政府的“初心”。2016年,镇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他们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举全镇之力坚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实现所有贫困村“脱贫摘帽”、2790名贫困人口“越线达标”。
城镇发展带与特色效益发展带的发展战略在上磺发力
生态养殖业——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