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对确定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研究
2016-11-16邓思远
邓思远
(山东大学,山东 威海 264200)
期望理论对确定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研究
邓思远
(山东大学,山东 威海 264200)
从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期望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谈起,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构建期望-成本-收益研究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进一步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借助模型对当地旅游业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农村旅游;期望理论;成本;收益
徐振晓、张宏磊基于“地方感”“期望理论”基本理论,从旅游核心社会居民地方感、旅游发展期望、旅游发展获益感知、旅游发展成本感知及旅游发展支持度5个变量出发,构建居民地方感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内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发展期望在居民旅游发展正反影响感知两结构模型中的中介效用存在强弱[1]。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地方感和期望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针对界定临界点本身的研究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2-4]。
1 期望-成本-收益模型的构建
笔者将旅游地生命周期依次划分为热情阶段、冷漠阶段、厌恶阶段和怨恨阶段。在假设中通过发展期望、实际收益及其细分的数个特殊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影响发展期望和实际收益关系
在上述假设变量的基础上,笔者构造了期望-成本-收益模型。笔者设法确定自身期望、社会期望等6个外生变量的影响系数,并代入模型以期得到旅游景点所处的发展阶段。笔者提取了上述6个因子,其载荷普遍在0.6以上,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经数据处理,确定的各细分变量影响参数如下:a1= 0.67,a=0.19,a=0.15,b=0.45,b=0.36,b=0.20。影响系数K为0.52。由于调研样本限制,参数M1、M2尚不能确定。经过对反应居民对当地旅游业态度的问题数据的
处理后,当置信度为0.8时,居民态度的均值为3.716 7,处理后为-0.716 7;置信区间为[-3.836 0,-3.597 4],处理后置信区间为[-0.836 0,-0.597 4],尚处于热情阶段,因此其发展还在上升期。
表2 农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变量调查项目因子分析
2 结论
在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项影响地区居民感知的关键因素中,社会成本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旅游建设带来的良好社会收益。而由旅游开发带来的传统文化破坏同样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考虑到当地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在短期内这一问题也许不会制约其发展。但是从长远看,一处旅游目的地缺少了文化财富,就缺少了长远发展的动力,终究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1]Weight P D.Place attachment and public acceptance of renewable energy:A tidal energy stud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1(31):336-343.
[2]高维忠.区域旅游业发展居民满意、期望与态度关系研究——基于粤北生态发展区城乡居民样本的SEM实证分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1):51-55.
[3]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刘兴亚.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省金寨县案例研究[J].南方金融,2015(2):64-67.
[4]顾哲衍,张金池,汪春林,等.退耕还林对皖西金寨县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4(2):149-153.
S592
A
1674-7909(2016)17-52-1
邓思远(1996-),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