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山里的铜产业集群正蓄势待发——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论坛召开前夕福建上杭铜产业基地的走访
2016-11-16翟昕
文/翟昕
一个深山里的铜产业集群正蓄势待发——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论坛召开前夕福建上杭铜产业基地的走访
文/翟昕
9月28~29日,2016(第十一届)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论坛在福建省上杭县举办。这个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上杭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论坛在福建上杭县客家开元大酒店迎来了国内铜行业的270余名嘉宾,论坛以“十三五期间中国铜加工新发展思路”为主题,围绕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面对的环境变化和铜加工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新机遇进行深入研讨,并为上杭实现千亿级金铜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主办单位领导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铜加工材生产国与消费市场,国内铜加工材产业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环节,我国铜加工材在产品的多样化、质量稳定性、一致性与精细化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此提出了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创新,做世界上最好的铜加工产品;其次要做好产业链,形成若干具有辐射作用的区域铜加工生产基地,大力降本增效,利用好资本市场,引领行业发展。
论坛还举办了上杭县金铜产业对接项目签约仪式,会上签约的项目共有13个:有生产性项目4个、技术合作项目2个、资本合作项目3个、人才合作项目2个、综合性项目2个。当地政府表示,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对提升上杭金铜产业发展水平,促进金铜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坛上,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邱晓华,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付保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秘书长段绍甫,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立,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牛立业,中色科技苏州铜合金材料研究所所长李华清,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学龙,深圳秋叶原集团研发部总监周彬,中国电子铜箔材料分会高级顾问祝大同,北京安泰科铜板带高级分析师邓昕,铜市场高级分析师何笑辉等先后就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以及铜加工材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消费应用等内容做了主题报告。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上杭县金铜产业对接研讨会。研讨会涉及铜杆线、再生回收、铜合金新材料、稀贵金属、虚拟经济、军民融合等重点项目。与会代表参观了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上杭太阳铜业有限公司。
就在论坛召开前夕,上杭县铜业局的领导邀请我到福建上杭参观调研。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片革命老区,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在这片大山环抱中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巨大能量。
地处闽西的上杭县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有色和贵金属重要矿产地。金铜产业自1993年上杭县矿产公司试验生产黄金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是福建省重点培育扶持的产业集群和龙岩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杭依托金铜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发展思路,把金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以“矿业+”和军民融合为抓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金铜产业服务体系,全力构建千亿级金铜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中国绿色矿都”。
位于上杭县城北的紫金山金铜矿是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祥地,这座国家级特大型金铜矿床,除了已探明可利用的黄金资源外,铜资源储量400万吨以上,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第一大金矿”。经过二十年发展,紫金矿业已形成以金为主,铜、铅、锌、钨、铁等基本金属并举的产品格局,是中国主要的黄金生产企业、第二大铜矿生产企业。
如今,紫金矿业的足迹基本覆盖全国并延伸至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刚果(金)、澳大利亚、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9个国家,保有资源储量黄金1261吨、银1110吨、铜2346万吨、钼57万吨、锌840万吨、铅154万吨、钨8万吨,铁2.1亿吨,是中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
据了解,紫金矿业是黄金、铜、锌中国前三位的生产商,是铜、锌、铅冶炼的前三位。随着年产1500吨铜粉、500吨合金铜粉及50吨纳米铜粉、年产20万千米低中压电线电缆及特种电缆等项目,以及中宇卫浴有色金属及五金水暖产品、高纯电子物质生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紫金铜业公司年产20万吨铜冶炼、瓮福紫金磷化工、紫金铜业阳极泥回收、瓮福蓝天无水氟化氢等项目达产,上杭金铜产业链条正在不断拉细做长,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
截至今年6月,已有紫金矿业、南平太阳电缆、中国建材、瓮福集团、中化蓝天、中国信达等大型企业加盟该县,落户企业达4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企业2家,10亿~100亿元企业2家。
2015年上杭金铜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37.9亿元,同比增长20.9%,占该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1%;今年1~7月,21家规模以上金铜产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2.3亿元,同比增长7.2%,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91.8%。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上杭金铜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产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产业链逐步完善,上杭多次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黄金十强县”、“中国十大产金县”等荣誉,为金铜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也在走访中感受到了一个大山深处的铜产业崛起的隆隆脚步声。
在上杭县铜业局伍相文局长和林庆广副局长的陪同下,我来到了位于著名的古田会议旧址附近的蛟洋工业区的紫金铜业有限公司。这是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建成以后形成了年产30万吨阴极铜、10吨黄金、200吨白银和100万吨硫酸以及铂、钯等稀贵金属的生产能力,是上杭铜产业成为龙岩市第二个“过百亿”产业。而今的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打造“海西铜都”的主力军,他们生产的“紫金”牌阴极铜是伦敦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品牌,紫金铜业是首批符合《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
紫金铜业公司总经理廖元航告诉我们:目前紫金矿业在环保设施上已经投入了7.5亿元,公司活性焦烟气脱硫项目是国家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为国家标准的四分之一;阴极铜综合能耗211kgce/吨。目前他们烟气制酸后直接供给下游企业使用,铜冶炼炉渣通过选矿系统生产渣精矿和铁精粉后分别作为原料补充返回冶炼系统和钢铁厂生产原料,选矿尾渣作为周边水泥厂的生产辅助材料。冶炼余热发电的年发电量3500万千瓦时。铜电解的阳极泥通过综合回收系统实现了金、银、硒、碲、铂、钯的应收尽收。
我走进了铜冶炼系统详细观看了这个以铜精矿为原料的大型综合冶炼企业的冶炼车间和电解以及贵金属回收综合系统的运转情况。
紫金铜业的冶炼流程采用了“蒸汽干燥+闪速熔炼+PS转炉+阳极炉精炼+电解的路线,阳极泥采用闪速熔炼和卡尔多炉熔炼。整个铜冶炼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系统的自动控制;关键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控制;重大设备和安全环保设施以实现自动化连锁作业。
在蛟洋工业园区,紫金30万吨铜冶炼项目更是吸引了千里之外的贵州瓮福化工前来合股组建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并引来一批下游企业,衍生了以瓮福紫金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循环经济园区正在崛起。
上杭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多次与我们谈到了原料问题,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在废杂铜的利用上走出一条新路,期待与国内外的废杂铜供应商展开深入的合作。走访上杭铜产业之时,我也感到了原料供应将成为这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的一个制约瓶颈,没有废杂铜原料的供应与产业链,将使这个铜产业基地面临极大的风险。
在紫金铜业的锡磷青铜生产基地,我们参观了整个生产流程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这个坐落在上杭县城边上的铜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是锡磷青铜板带,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生产的锡磷青铜箔最薄可以达到0.01毫米,其主要生产设备都是从德国和日本引进的,设备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这是一条国内新进的锡磷青铜产品生产线。
锡磷青铜具有高弹性、高抗磁性和耐磨性与抗腐蚀性,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及汽车行业,可用于制造各种连接器件、接线端子、弹性元件、开关零件、仪器仪表耐磨件等。生产锡磷青铜带箔是一个精度要求极高的生产线,我们在现场仔细观看了生产的整个过程。
企业负责人告诉我,当初建设这条生产线时,曾经是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在建成不久后就遇到了全球经济危机,外资合作方有些承受不住了,最后还是撤了资,但是紫金矿业对于这个铜深加工项目还是给予了全力支持。目前,他们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对今年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乐观的。
在紫金铜业的铜管生产企业,我们观看了整个铜管产品的生产过程。这个年产4万吨铜管的企业已经为多种空调、笔记本电脑散热器配套。
上杭铜产业这些年来吸引了不少铜深加工产业的入驻。其中以太阳电缆最为引人瞩目。福建上杭太阳电缆有限公司为福建南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他们是在2016年整体搬迁来到上杭的。公司在保持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船用电缆、海洋工程电缆、光电传输材料、微光电等高科技产品,他们的目标是打造高端军用和民用产品的生产基地与研发基地。
据介绍,福建上杭太阳电缆先后进行了十次大型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了多头拉丝机、高速挤出机、镀锡生产线、硅烷交联生产线、500KV超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等。这家公司以福建南平为企业总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南平、上杭、包头、福州四个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我们在上杭太阳电缆得生产车间了看到,一条船用电缆和数据缆生产线正在试产。这条生产线可年产5000千米船用电缆和15000千米数据缆,是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生产线之一。企业负责人介绍,新投产的生产线预计年可新增产值10亿元,成为上杭金铜产业链条中的生力军。
在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论坛上,上杭县的有关负责人提出,到2020年上杭金铜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铜产业产值将达到500亿元,金、银贵金属的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循环经济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00亿元。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废杂铜的回收以及冶炼加工上有新的起步,我们期待着……
A copper industry cluster in the mountains is gaining momen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