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时尚转型打造魅力纺织

2016-11-16王赛蔡倩郭春花

纺织服装周刊 2016年41期
关键词:面料纺织时尚

本刊记者_王赛 蔡倩 郭春花

助推时尚转型打造魅力纺织

本刊记者_王赛 蔡倩 郭春花

近年来,随着中国时尚消费的“觉醒”,消费者对时尚的诉求日益增加。可以说,时尚已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而在纺织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向时尚产业转型,从产业链上游到终端产品的时尚化发展也演变为一种趋势。

新需求正在刺激着新的生产力。纺织行业从本源开启了对于多彩时尚的探寻之旅。本期,我们通过对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等的采访,来挖掘时尚与色彩、科技、创新的关系,领略缤纷多彩的时尚风景线,感受行业的时尚魅力。

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谈及提升纺织业社会认知度时,强调了时尚板块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在新形势下,纺织要获得更高的社会认知度,需要有新的行业划分方式,即纺织加工制造板块、时尚板块、高新技术板块,这是行业定位的“新三板”,也是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更是树立形象的新开始。

在“十三五”时期,对于纺织服装业而言,构建时尚产业,加速时尚经济的发展也成为重要任务。如何捕捉时尚风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行业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新定位与新使命下的产业谋变

“传统意义的赢利模式正在失去优势,华孚不能再重复旧有方式,必须在科技与时尚的双轮驱动下,寻找新的利润点。现在华孚更乐于将色纺行业视为时尚创意产业,将色纺纱视为时尚创意产品。”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的这番话,可谓道出了新一代纺织领军者的心声与诉求。

历经产业初创、拓展市场、品牌发展等阶段,纺织产业需要从“时尚+科技”的角度进行转型,从而拓宽市场空间,抢占竞争制高点。

刚刚结束的2016intertextile秋冬面辅料展上,2017/18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活动的举办吸引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时尚与科技贯穿纺织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联通着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七经八络”。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表示,谁能把准中国市场的风格之脉,谁就能生产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事实上,对于时尚与流行趋势的研究始终贯穿于行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从上游到终端产品的每一步骤都在关注着时尚进程。从纱线到面料,再到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时尚的传导作用不容忽视。

时尚产业,必须成为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个性标注;时尚经济,必然成为添加时代魅力的行业名片,也注定成为提升行业地位、关注度、话语权的必要通路。

注入内涵,时尚竟如此多娇

当今世界已进入美学与视觉时代,时尚、科技、环保是未来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些核心竞争力的释放,促动着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有力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实现从纺织制造向时尚产业的价值转型。

“中国服装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和分水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服装大会上如是说。他表示,在消费变革、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服装行业正迎来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期。而行业的全面升级将表现在创造力、创新力以及价值创造力上,尤其表现在品牌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时尚话语权方面的提升,整个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从而实现产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升级时尚话语权从对流行色彩的捕捉、产品设计的进步中便可见一二。例如,从流行色彩趋势研究便可看出对产业时尚化转型的影响。由于色彩在设计应用中是直接影响设计师与消费者的最重要的形式因素,色彩在现代设计中体现出的多重语义,对于产品的塑造影响深远。

我们看到歌力思、例外、雅戈尔、利郎等国内优秀的服装品牌都在设计研发团队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聘请一流设计人才担纲品牌设计总监,捕捉国内外前沿讯息,打造时尚化产品。

作为中国人造毛皮行业的龙头企业,宁波纬一长毛绒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高端人造皮草面料的设计、研发,专注并尝试利用绿色、环保、时尚的理念,引领人造毛皮企业转型进入高级成衣领域,打造时尚人造皮草的全球著名品牌。今年 6 月,中国人造皮草趋势研发中心正式落户纬一。纬一还加入了“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联盟”,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业内专家的合作,不仅完成了 2017/18内外销两套人造皮草流行趋势手册,还在今年8月成功举办了“惟一的爱”中国人造皮草新产品发布会,10月又成功举办了中国人造皮草流行趋势发布。

该公司总经理于承延表示,当前,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产品,纬一适时调整产品研发方向,根据不同消费对象,结合流行趋势、穿着要求和目标价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制式开发。

今年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众多独立设计师在设计的视角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创新性,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时尚元素以及未来科技化设计一并呈现。可以说,这些设计作品也表现出当今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成果。

上游协力,锻造完整时尚产业链

社会层面感知纺织行业从服装开始,服装是纺织产业重要的符号,是美好感觉的时尚原点。而时尚的源头却从上游开始,基因的革新赋予产业链更长久持续的生命活力。

代表着思维方式进化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时尚话语权落地的产品开发,恰恰是中国纺织服装摆脱“泛而不精”形象,赢得尊重与溢价的务实路径。

“我们企业紧盯国际流行趋势,通过与意大利、英国、法国、韩国设计师对接,来创造时尚面料。”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莫林祥谈及企业获取时尚元素的方法时如是说。

莫林祥坦言,“不与外界沟通协作,就像是闭门造车,无法破译时尚流行密码。”虽然红绿蓝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但前沿信息远远不够,所以企业通过多种渠道挖掘时尚元素。比如邀请来自意大利、英国、法国、韩国设计师来共同创作,以创造最流行的花型设计。

华孚基于对纺织业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变这一发展趋势,率先提出了“新色纺新时尚”的品牌主张,通过引进纺织原料、纺织面料开发企业及知名院校等协办单位,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让创意借助技术研发从源头贯通到终端。

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在商业模式上谋求突破,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根据客户服务的品牌进行定位分析,输出产品方案,提供适配的服务方案,满足客户的针对性需求,让时尚动感贯穿产品始末。

海安启弘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产品技术保密性,为客户提供如定向特制、合作包销等合作模式。

该公司开发总监丁枫表示,公司注重创新,在产品开发方面不遗余力,除了注重消费者着装感受,还兼顾视觉美感。未来公司还会着重开发化纤和其他材料的混纺面料,以弹性和轻薄为主。把常规的绒毛类产品向弹力、亲肤方面进行开发。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研发中心市场总监苏玉碧介绍,在自主研发产品上公司改变以往方式,根据流行趋势及源头设计师创意,延伸到面料的开发端,使开发的面料产品更具时尚和实用性。

苏玉碧表示,公司对于重点客户现在都可以做到一对一按需量身定制。定期与品牌设计师互动,准确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开发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快准服务;而新产品开发重点在绿色环保功能,突出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的重要性。

上游在时尚与科技领域的持续发力,让纺织服装产品的功能性不断增加,启发需求,满足需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大量运用,提升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和话语权,将时尚的内涵融入到产业链当中,演绎出别样风采。

猜你喜欢

面料纺织时尚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环保很时尚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