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桃园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6-11-16向令保何华平王富荣

中国果菜 2016年10期
关键词:桃园结果枝主枝

向令保,何华平,王富荣

(1.长江生态农业示范(孝感)有限公司,湖北 孝感 4329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生态桃园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

向令保1,何华平2*,王富荣2

(1.长江生态农业示范(孝感)有限公司,湖北 孝感 4329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生态果园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发展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体系之间耦合,互相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本文以长江生态农业示范桃园建设为例,总结了大别山区生态桃园建园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为果园生态循环链的构建、绿色生产模式与技术方案,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生态桃园;园区建设;栽培技术

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园建设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阶段,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总体综合水平仍然不高。为不断满足当前消费市场对优质安全农产品需求,及时总结各地生态农业园建设运营的经验与教训,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性发展意义重大。长江生态孝感农业示范园是长江委设计院在大别山区的孝昌县建设的一个生态农业示范项目,生态园区占地面积123hm2,集果蔬种植和猪禽养殖于一体的循环农业生态示范园区。自2013年建设以来,现已完成了蔬菜、水果及黑猪生态种养殖相关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进入了良性收益期。其中,2014年建成的13.3hm2生态桃园,在依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下,通过三年来的建设,现已产生了良好效益和生态效应。本文就在建园与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归纳,仅供从业者参考。

1 园地规划与建设

1.1 模式规划

生态果园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发展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体系之间耦合,互相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果园系统[1]。长江生态孝昌农业示范园地处大别山南麓孝昌县双峰山风景区,其生态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城市污染区,具有生产绿色农产品天然环境条件。其周边地区地貌主要为丘陵山地,土地资源丰富,生长季光照好且冬季冷量充足,常年降雨丰富,是湖北省早熟桃的优势产区。长期以来当地桃生产主要是依赖化肥、农药的传统种植模式,导致地力下降,可持续性差,果品安全性降低,种植效益下滑,桃产业呈现萎缩趋势。针对这种情况,该项目选择了当地桃产业作为试验示范的主要经济树种,根据种植区土壤瘠薄、地力下降,综合效益差等关键问题,在示范园区规划中采用“猪(鸡)-沼-果(菜)”的种植养殖结合模式[2],规划了13.3hm2桃种植园为1000头黑猪和5000只土鸡散养的养殖场配套。即养殖场的排泄粪便通过集中沼液化处理后,为在土壤瘠薄的山坡地建成的桃园提供肥源,并在桃园非产季行间间作青饲料作物,作为养殖场的辅助饲料,形成可循环生态种养模式,通过模式示范引导产业发展转型,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1.2 园地整理

项目区所在地地形为丘陵山地,桃园建植区多为山坡地、榜梯地,土壤瘠薄、肥力差,而且部分园地为当地采石矿区,水土流失重,需要进行生态工程修复和治理。

1.2.1 山坡地

通过工程挖掘机进行深翻松土,并将山坡地整改梯地,沿山坡等高线整理成宽3~4m的梯地,内壁留宽30~40cm,深20~30cm拦水沟。

1.2.2 榜梯地

采用起垄整地方式,将垄间沃土直接堆放在垄上,形成垄宽2m,垄高40cm的栽植带,垄间宽3m,以便后期间作青饲料或绿肥。

1.2.3 作业道及排水沟

按50~100m距离沿山脊线平整出3m纵向作业道,沿等高线方向间隔50~100m横向作业道;在沿纵向作业道两边和横向作业内侧,设置宽、深为40~50cm排水沟。

1.3 种植方式

由于山地土层瘠薄,采用主干形或多主枝宽行密株的种植模式。其中,主干形种植株行密度为2m×(3~4)m,两主枝“Y”字形株行距为2.5m×(4~5)m,三主枝挺生形株行距为3m×(4~5)m。山地采用主干形、榜梯地采用两主枝“Y”形和三主枝挺生形。

1.4 品种选择

根据适地适栽的原则,选择有当地的气候优势的早熟桃类品种为主,如红肉桃品种、早熟桃品种。园区年降雨量1130mm,且主要集中5、6、7月,是典型的季节性缺水地区。梅雨季主要在6中下旬~7月上旬,高温旱季在7~8月,秋旱期9~10月。因此,山坡地桃园可选择5~6月熟期的早熟、丰产性好、抗流胶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天仙红、早仙红、春美、金辉、锦香等,一方面可以减少桃园病虫害防治用药,确保安全优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雨水,躲开梅雨期上市。傍梯地则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利用其土层厚,肥力好,高温期方便灌溉的优势,种植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成熟、抗性好、丰产性强的中晚熟品种,如锦绣、锦园黄桃、高糖1—21等高甜品种。

1.5 配套设施

为充分利用养殖沼液肥水和开展后期的林下养殖项目,建园时配套建设沼液贮存池和沼液滴灌系统,沿园作业道纵向排水沟铺设主管道和等高线栽植带铺设滴灌带。为配套后期的林下养鸡项目,还需建设养殖禽舍,并用围网将园区划分成若干个放牧区,以便林下间作和发展养禽项目时进行轮牧。

2 生态桃园栽培管理技术

2.1 树体管理技术

生态桃园树体管理主要包括树体的整形与修剪,整形根据建园规划种植模式,分别按主干形、两主枝“Y”形、三主枝挺身形树形要求进行。

2.1.1 主干形

苗木当年定植后按50~60cm定干,萌芽后保留顶端生长旺盛芽直立向上生长,并用竹干直立引绑向上,对主枝头以下副梢留20~30cm摘心,促进主干向上伸长和加粗生长,同时在主干上形成结果枝及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对主干上粗度在0.6cm以上徒长枝、徒长性结果枝和过密的结果枝疏除,单株保留结果枝量20~30枝。次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对未坐果的结果枝适度回缩或疏除,对主干或结果枝组上抽发的徒长性旺枝,留2~3芽短截,促发形成长势中庸结果,以促进主干上形成新结果枝的更新;6月中下旬采果后,对病虫危害枝、已结果枝和冠内徒长枝遮光枝疏除,以改善冠内光照,促进冠层次年结果枝老熟和更新。

2.1.2 两主枝“Y”形

定干高度50~60cm,萌芽后留垂直栽植带方向两芽,保持与主干呈70~75°夹角,保持顶端枝梢向上伸长,主枝头以下副梢留20~30cm摘心,促发形成主枝两侧的结果枝、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对背上徒长枝、粗度在0.6cm以上结果枝,过密枝疏除,保留株结果枝50~80个;次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和采果后枝梢的夏季修剪与主干形修剪类似。

2.1.3 三主枝挺生形

定干高度40~50cm,萌芽后按水平夹角120°留三个芽,与主干垂直方向呈70~75°夹角,整形修剪技术与两主枝“Y”形整形相同。

2.2 土壤肥水管理技术

表1 桃园肥力检测及评判

土壤管理是生态桃园核心生产技术之一。通过对园区不同山地土壤肥力进行了检测(如表1),该园区的土壤为沙质壤,pH值适宜,土壤滤水性好,十分适合桃的种植,但土层瘠薄,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保水能力差,尤其是严重缺乏磷、钾肥的地力现状。建园时先在栽植带上按每667m2施用沼渣肥2000~3000kg外,每667m2增施过磷酸钙300kg,再用工程挖机深翻平整,以提高栽植带40~50cm根区的地力。同时针对所在区域年降雨量大,坡地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养殖区需要青绿饲料,采用坡边与行间生草栽培土壤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2.2.1 幼年桃园肥水管理

(1)定植打窝肥

桃园定植时,先按每株5kg准备好充分腐熟好的定植的窝肥,栽植时,先挖出长、宽、深分别为30cm、30cm、20cm定植穴,把苗木根系修整后,用表层熟土隈根栽树,再将窝肥与表层熟土充分混合,填满栽植穴,踏紧根区土壤,浇足定根水,保证苗木萌芽前不缺水。

(2)勤施追肥

在苗木定植成活后的当年5、6、7三个月,在树盘根区,每半月浇施一次沼液肥或树盘撒施磷酸二铵或尿素25~50g/株,以促进早期树体的生长,加速树冠结果面的形成;也可用施肥枪将沼液(或1%磷酸二铵稀释液)分4~8点位注施在树盘土壤中,每次2~3L/株。

(3)重施有机肥

在10~12月秋冬季,在树盘两侧穴施沼渣肥20~30kg/株或商品有机肥5~10kg/株,考虑到园区土壤缺P、K的肥力状况,有机肥中增加过磷酸钙2~3kg/株或高磷高钾类复合肥0.5kg/株。

2.2.2 幼年桃园土壤管理

(1)行带覆盖

栽植行带可用地布或银黑双膜将行带覆盖,起到保湿、防草、增温的作用。

(2)行间生草

幼年桃园行间可以间作青饲料和绿肥,行间冬季可种植黑麦、大麦、毛叶苕子、小白菜、油菜、豌豆等冷季作物,夏季可种植黄豆、印度豇豆等热季作物为养殖场提供青饲料。

(3)边坡控草

坡边地带容易长草及杂树影响桃园通风及园相,可在冬季种植毛叶苕子,夏季种植印度豇豆,通过以草控草的方式来控制边坡杂草和防止水土流失。

2.2.3 成年桃园肥水管理

采用省力化施肥措施[3],即重施秋冬基肥1次,及时补充夏季果实膨大肥1~2次;一年只施2~3次肥,以提高施肥效率和肥料利用率。

秋冬季基肥施足:秋冬季树盘沟施或两点穴施商品有机肥或沼渣肥+缓释肥(商品有机肥5~10kg+复合肥1~1.5kg/株),按每生产100kg桃果实施用氮/磷/钾含量15%复合肥的2~2.5kg标准,把有机肥与化学肥料同施,起到以有机肥包裹化学肥料,达到保肥缓释的作用,以满足桃树周年生长所需肥料用量。

及时补充果实膨大肥:果实膨大期(5月上旬、中旬)是桃果实生长需肥的关键期,根据园区土壤的墒情,采用肥水一体方式施用水溶性肥或沼液肥(1~2次)。用高压肥泵配合施肥枪在树盘下多点肥水一体注施,以满足果实膨大期阶段肥水需要。

2.2.4 成年桃园土壤管理

(1)秋冬人工生草

秋冬季(10月中下旬)播种毛叶苕子,秋季根据桃园的土壤墒情,点播或条播冷季草种毛叶苕子。利用秋冬季温暖气候和雨水,促进种子发芽生长,形成秋冬绿肥或饲料种植,并利用其间作绿肥在春季花期可以覆盖行间,起控制春季桃园杂草作用。开花后对树盘生长较旺时进行割除(或低浓度除草剂化豁割处理),防止爬树,保持花后园间的通透性,直到5月中下旬自然枯死。冬季行间种植毛叶苕子可以控制春、夏两园间杂草的生长,起到以草控草作用与效果,减少除草剂使用次数1~2次,还可在果实成熟期在桃园树下形成草垫层,方便园间采摘。

(2)夏季生草控草

7~8月是当地高温干旱期,5月上中旬在桃园行间或边坡播种印度豇豆绿肥,可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形成优势草种,以草覆盖行间及行带,不仅起到夏季降温抗旱作用,改善桃园小气候环境,还可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减少除草剂使用次数1~2次,有利于绿色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2.3 果实管理技术

桃树易成花,花量大,多数品种坐果率高。疏花疏果可以节省前期养分,使单果重增加,果实大小均匀一致;同时对晚熟品种采取套袋措施,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

2.3.1 疏花

针对坐果率较高的品种,如春美、金辉、中油16等桃品种,需要疏花,可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将过密结果枝、徒长性结果枝、弱小结果枝首先疏除。按每667m2产量1500~2000kg,每667m2栽植67株,可预留50~80个/株中长结果枝;若花期气温暖和,天气稳定,坐果良好,还可进一步疏除部分结果枝,控制结果量,减轻后期人工疏果的工作量。

2.3.2 疏果

在4月下旬基本坐果后,人工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和过密果,再根据树龄、树势、果形大小和生产条件确定留果量,对果型小品种,如金辉、天仙红等小果型品种,可按长果枝留4~6个果,中果枝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株留果300~350个;如果型大,如春美,则按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株留果80~120个。

2.3.3 果实套袋

对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旬以后的品种,如锦绣桃,可在果实膨大前期5月上中旬进行套袋。对黄色品种可选用外黄内黑(红)双层袋,对果面红色品种可选用白色蜡纸袋。套袋可保护果实不受强光、农药及病害虫危害,使果面光洁美观,增加果品的商品性和安全性。

2.4 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采用绿色病虫综合防控技术,重点针对蚜虫、叶蝉、红颈天牛、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炭疽病、褐腐病、流胶病等主要病虫害,进行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控制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2.4.1 农业防治

休眠期冬季清除枯枝落叶、病虫僵果,结合施基肥,对树盘或行带深翻。树干涂白、用石硫合剂清园消毒,以减少越冬病虫源。生长季及时清除病虫枝、叶、果,做好园内清洁。枝梢生长旺季的5、6月,做好树体枝梢的修剪,主要疏除背上旺长枝、徒长枝、过密枝,以改善冠内光照条件,保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梅雨季要做好园内清沟排渍工作,防止园区积水。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结果量,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性。

2.4.2 生物防治

通过桃园秋冬生草、诱集天敌,以草养虫,以虫治虫,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蚜虫、叶蝉等常见害虫。如秋冬季行间种大麦草,可在冬前诱集越冬代叶蝉在危害大麦苗,再用化学农药集中杀除,可减少越冬害虫基数;同时桃园生草还可以丰富天敌昆虫种类和群体数量,改善生态环境,为实施释放赤眼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创造条件,起到以虫治虫的生态控制效果。

2.4.3 化学防治

利用黄板、诱虫灯、性诱剂等监测叶蝉、蚜虫、梨小、桃小、桃蛀螟、潜叶蛾等主要害虫发生情况,并根据田间实际的发生危害情况,选用绿色果品允许的化学农药进行控制,使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1]文灵清,庞新华,郭丽梅,等.柑橘生态果园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2013,(50)1:31-34.

[2]邱凌,张正茂,李相运,等.高效沼气生态果园模式结构与建设效应[J].西北农业学报,1998,(8):148-151.

[3]何华平,王富荣.鄂北岗地桃园省力土肥水管理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3):157-158.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ach Orchard

XIANG Ling-bao1,HE Hua-ping2*,WANG Fu-rong2
(1.Changjiang Eco-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Xiaogan〉Co.,Ltd.Xiaogan 432900,China;2.Fruit and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Wuhan 430064,China)

Guided by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ecological orchard is developed to be coupled with two or more production systems.Taking the Changjia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garden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of peach orchard in Dabie mountain,and provided some experience for orchards ecological cycle chain,green production mode and technical scheme.

Peach orchard;orchard construction;cultivation techniques

S662.1

A

1008-1038(2016)10-0061-04

2016-07-13

长江委设计院孝感生态示范项目,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1-Z-11)

向令保(196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农业种养殖项目开发

*通讯作者:何华平(1967—),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桃等果树的栽培与育种学研究

猜你喜欢

桃园结果枝主枝
红富士苹果疏层形的修剪技术
桃树不同粗度结果枝的生长结果习性初探
老伯和桃园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桃园建植时品种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桃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桃园寻梦
结果枝叶片数影响早熟柑桔果实品质
“室”外桃园
果树冬剪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