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6-11-16吴正杰江美良
吴正杰 江美良
(1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8204;2湖南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200)
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吴正杰1江美良2
(1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8204;2湖南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200)
猪呼吸道疾病由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型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等不同病因所致,既有原发性疾病,也有继发性疾病。除病原侵袭宿主外,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往往成为疾病发生的诱因。呼吸道疾病在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损失,像PRRS、PR等疾病甚至导致毁灭性灾难。本文主要针对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性防控措施,供养猪业界同仁参考。
猪;呼吸道疾病;防控
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持续提升、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剧变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耐受力的增强,猪的呼吸道疾病亦频繁发生,对养猪场造成极大损害。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群发性疾病,大多为混合感染,具有来势凶、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的特点。一个猪场一旦有疫情发生就会波及全群,甚至引起更大区域性、社会性流行。其临床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大多数呼吸道疾病都有体温升高的症状,只有一两种呼吸道疾病不会出现发热,如单纯的支原体肺炎和单纯的萎缩性鼻炎通常不出现发热症状)、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打喷嚏、频繁咳嗽、皮肤发红或末梢端发紫(淤血)。病情轻则引起生长停滞、消瘦、饲料报酬下降;病情重则导致种猪繁殖障碍、各类猪只死亡,经济损失巨大。因此,规模化养殖场应高度重视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如果防控失效就会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其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1 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
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直接原因,即病原微生物侵袭猪体,病毒性感染源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2)、猪流感病毒(SI);细菌性感染源有猪肺疫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链球菌(SS)、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等;此外还有肺炎支原体(M hp)、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以及后圆线虫和蛔虫幼虫感染等疾病。二是间接性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良、环境因素、应激、气候突变、霉变饲料等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一些条件性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2 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1 防控原则(技术路线)
据观察,近年来猪场流行的猪呼吸道疾病大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采取单一的、简单的防控措施很难凑效,在生产实践中须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此,提醒猪场管理者和兽医技术人员要树立“综合防控”的理念,坚持“预防为要、优养为主、保健为先、养防结合、适当治疗”的技术路线,做到总揽全局、抓住要点、创新方法、夯实基础,落实好生物安全、预防保健、科学饲养、精心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方能获得“防患于未然”的切实效果。用中医先贤者的话来说叫做“治未病”。事实上,猪呼吸道疾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病猪怎么治疗都是微效措施,都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为时已晚。
2.2 防控措施
2.2.1 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1)做好猪场清洁卫生
首先做好栏内卫生,调教生猪定位排泄粪便,及时清扫冲洗栏面,栏内不堆放杂物垃圾,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栏内卫生还包括料槽、水槽(自动饮水器除外)卫生,每日要进行检查清理,确保饲料、饮水不被污染。空栏清洗要彻底,最好采用智能冲洗设备,其特点是操作便捷、高压省水、节水环保,并可配套雾化消毒。其次,做好猪栏周边的卫生,人行道、赶猪通道、场地都要保持良好的清洁状态。第三,要做好兽医室、药房、饲料仓库、运输工具等处的清洁卫生工作。第四,要做好办公区、后勤服务区、隔离缓冲区的清洁卫生。所有的卫生区域都要落实管理责任人,保证卫生工作做到位,不留死角。
(2)执行消毒制度
消毒必须执行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操作,不可随意、放松。对于消毒药物的品种选择、浓度配比、使用频率、消毒时间等都要按规定执行。对猪群、栏舍、饲具、用具、器械、运输车辆、环境道路(包括生产区和后勤服务区)等均应进行全方位消毒,不留空白点,务求全覆盖,追求有效性。其有效性体现在通过全面消毒可以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或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量。在此,重点强调消毒频率/时间:栏舍消毒及载猪消毒可每周1次,在疫病流行的非常时期隔日1次或每周2次;环境消毒包括道路消毒每月1次,特殊时期每周1次或每月2次;运料车和运猪车最好是猪场自行配备,专场专用,每周应消毒1~2次,如是外来车辆则每趟转运都要进行严格消毒,有必要重复消毒2~3次/趟。常用消毒药物有季铵盐类、碘制剂、有机氯制剂、烧碱等。不要固定使用一种消毒剂,以定期轮换使用为宜。
(3)坚持隔离制度
隔离要点有人员隔离、猪只(群)隔离、物品隔离、车辆隔离、动物隔离。重点是人员隔离和猪只(群)隔离。
人员隔离:一种类型是老猪场、规模不大的猪场,养猪生产人员一律在场内工作、活动,不应出猪场围墙,不应与外界人员接触。条件好的新建猪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绝然分开,有一定距离,生产人员应局限于生产、生活区范围内活动,即白天进入生产区工作,晚上下班时回到生活区休息,不可超越生活区围墙。进入生产区时,要更衣洗澡,着专用工作服、鞋进场。生产人员可定期休假,休假结束返场时要洗澡更衣换鞋再入场。
猪只(群)隔离:主要指特殊猪只(群)的隔离,如引种回来的猪、后备猪必须放在隔离区(舍)饲养,其隔离适应期4~5周;病猪、疑似病猪应隔离饲养,与正常健康猪群隔离开来。并配备专门的饲养人员和护理人员。
物品和车辆隔离:外面的物品和车辆禁止进入生产区。
动物隔离:外面的猫、犬以及可能带毒带菌的其他动物禁止进入养猪生产区和生活区。
(4)及时淘汰病猪
对病猪、不健康和亚健康猪、治疗无效或保留价值不大的猪要尽早、从快淘汰处理,毫不可惜,不留后患。一只病猪就是一个可怕的传染源,那些亚健康猪也是隐患,处理起来要坚决果断。
(5)做好疫情监测和抗体检测
疫情监测和抗体检测的目的是了解猪群健康状况,发现隐性感染,及时消除病源,也有助于掌握生猪疫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知悉各阶段猪只(群)的抗体水平,以便调整、完善免疫程序,优化免疫效果,提高群体健康水平。
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监测:一是病原监测,通过此项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猪场内猪群是否有野毒感染,如伪狂犬病、猪瘟等的野毒感染,如有应立即清理淘汰阳性猪。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抽样比例为10%~15%,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猪群应逐头检测,如发生伪狂犬病时种公、母猪群须逐头检测。二是抗体监测,看抗体滴度是否达标,群体抗体水平是否一致、均衡,以便采取修正免疫程序、改进免疫工作的措施。建议每3~4个月检测一次,抽样比例为10%。三是临床检疫检验,这是兽医常态化的工作,每日要进行猪群健康状况巡视,仔细观察猪的精神、行为、食欲、毛色、粪便、体温等是否正常,必要时辅以仪器检测。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血清学检测、ELISA检测、RTPCR检测。伪狂犬病可检测PRV-gE抗体,猪呼吸道综合征可做PRRSV RT-PCR检测。
(6)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办法
对于病死猪一定要按照法制化要求做正确处理。猪场内所有病死猪无论体重、季节、时间都务必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流入市场或乱抛乱扔。其处理方法有生物发酵、化制、焚烧、深埋等。应配备专人负责,配置专用设施,不可应付了事。提倡以生物发酵法处理,或者用专用设备化制焚烧,后续配套以生产生物肥、实行综合利用的措施为好。
(7)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
做好粪污无害化处理、实现综合利用是现代养猪场必须克难攻坚解决的课题。这是实施健康生态养殖的需要,是防控呼吸道疾病和所有疫病的重大举措之一。要做好粪污处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养猪生产工艺设计要合理,便于粪便的收集处理,减少污水排放量,雨水和粪水分道分流;二是要有足够的集污池,有厌氧、好氧、硝化和反硝化池,有沼气利用和沼气发电的工艺技术及其装备,并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操作运行污水处理系统。
(8)控制传染媒介的危害
很多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传染媒介的带毒带菌传播有关,因此消灭传播媒介是必要的,虽然很难。笔者建议采取的控制传染媒介的措施如下:安装防鸟网罩(有人说“有防鸟网罩鸟粪也会掉进猪场”,鸟粪可通过其他措施来解决,比如有效消毒);定期灭鼠、灭蚊蝇;猪场内禁止养猫、犬;定期为生猪驱除寄生虫。
(9)安装空气过滤系统
很多病毒可以借助空气传播,比如PRRSV,如果在猪舍安装空气过滤装置,可以有效防控猪的一些呼吸道疾病,据报道,空气过滤系统防控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效果尤其好。
(10)保证卫生安全的饮水供给
饮水质量直接影响猪的繁殖、生长、发育与健康。养猪生产必须保证有清洁卫生的水源供应。不能饮用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工业“三废”污染的水,农药污染的水,毒性物质氟化物、氰化物、砷、汞、铅、铬、镉等超标的水。动物饮水卫生具体要求有以下四点:①感官性状。合格饮水应无色、透明、无异味。②化学性状。pH值在6.5~8.5之间;可溶性固化物在1 000 m g/L以内;硬度:碳酸钙含量低于450 m g/L;硫酸钙含量低于250 m g/L;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100 m g/L;③微量元素:铁小于0.3 m g/L,铜小于0.5 m g/L,锰小于0.5 m g/L,锌小于5 m g/L。④细菌指标。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 L,大肠杆菌菌群小于3个/m L。
2.2.2 科学饲养
(1)提供优质饲料
饲料品质优劣,营养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和猪体健康。实践证明,劣质饲料也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科学地配制饲料,为养猪生产提供优质、营养全价平衡、卫生安全、新鲜度高、适口性好的饲料是保证正常生产和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特别提示:发霉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来喂猪。近年来,规模化猪场呼吸道疾病呈猛烈流行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或严重超标。
(2)实行合理饲喂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应饲喂不同配方、不同营养浓度的全价饲料,且饲喂量亦有区别,不允许一种饲料喂到底,一个计量标准喂到底。还要注意不同品种饲料更换时必须做好换料过渡,以防换料应激致使疾病发生。
(3)保证饮水充足
水是动物生命的基础物质,水在动物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缺水会严重影响生猪健康。在养猪生产中要成功防控呼吸道疾病及其他疾病,都要保证为生猪提供清洁卫生、充足的饮水。猪的日需水量见表1。
2.2.3 精心管理
(1)配备责任心强的饲养人员
猪场要执行“以人为本、以猪为中心”的管理,注意强化饲养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培训引导,要求饲养员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2)做好健康观察
技术人员每天要逐栋逐栏逐头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作出恰当处理。呼吸道疾病有其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可看到先兆,要锐眼识猪、识病,争取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尽快消灭传染源。
(3)控制猪群密度
猪群密度越大、越拥挤,空气质量越差,呼吸道疾病越容易发生。故合理调节猪群密度,减少紧迫感,让每头猪占有足够的生活空间,有利于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流行。
(4)合理分群和周转猪群
要遵循“物以类聚、猪以群分”的道理,分群时尽可能使同群猪年龄、体重、强弱一致,不至于大欺小、强欺弱、同群咬斗、造成损伤和应激反应,以免导致疾病发生;还要注意减少转群、并群的干扰,减少人为应激因素。
(5)调节好猪舍内小环境、小气候非常重要,温度、湿度要适宜,高温高湿、低温潮湿对猪的健康极为不利,在小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猪的呼吸道疾病更易发生流行。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猪舍地面、床面(指高床)清洁、干燥,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为猪只(群)提供舒适的、良好的环境福利,使其健康生长发育。
(6)执行“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管理模式
“两点式”、“三点式”饲养管理模式,既是“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因为要实行这种模式,主要靠人,从人的观念改变开始,从猪场建筑的设计开始。近年来,这种分点饲养模式已得到大多数猪场老板的认同,实践证明其对疫病防控有百利而无一害。“两点式”饲养就是:①繁殖群(母猪妊娠-分娩-离乳断奶)→②生长育肥群(保育-生长育肥阶段)。“三点式”饲养就是:①繁殖群(母猪妊娠-分娩-离乳断奶)→②保育阶段→③生长育肥阶段。需要注意的是:执行“两点式”或“三点式”饲养管理模式,都要做到“全进全出”,不同批次的猪不要混养。落实“全进全出”的核心管理要点是:以周为节律安排配种,严格执行计划性均衡生产。
2.2.4 主动预防保健
(1)疫苗免疫
多数呼吸道疾病可以使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使猪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建议免疫的疫苗有: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疫苗、圆环病毒病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菌苗、猪肺疫菌苗、猪链球菌菌苗、猪萎缩性鼻炎菌苗、支原体肺炎菌苗、副猪嗜血杆菌菌苗,这些疫苗(菌苗)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要注意对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菌苗)进行比较筛选,须使用有农业部批文的疫苗,注意冷链储藏(特别是弱毒苗)不可中断,注意按照疫苗(菌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免疫注射,程序不能乱,注射剂量、部位要准确。
表1 猪的日需水量
(2)预防保健(策略性保健用药、提升免疫力)
在管理规范、且本场没有呼吸道疾病流行的情况下,或在社会上特别是周边猪场有疫情流行的时候,猪场可以采取适当的预防保健方案,提升猪群整体免疫机能,以抵抗疫病侵袭。一是使用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甘草酸、茯苓多糖等原粉配制成保健剂喂猪,连续饲喂1~2周,也可以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激活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机体抗病力提升。二是使用抗病毒抗菌消炎解热的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柴胡等制剂拌料喂猪,连续使用2~4周。三是使用泰妙菌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西药拌料喂猪,以预防剂量饲喂1~2周,防止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感染。
2.2.5 正确治疗病猪
(1)药物治疗原则
坚持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的治疗原则,除了治疗原发性疾病外,还要防止继发感染。要在充分掌握流行病学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分析病因、症状、转归趋势,有针对地用药,做到标本兼治,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及时性
要及早发现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尽快确诊,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果发病头数少、感染不严重、无混合感染,则可以立即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如果发病面积大、流行迅猛、且有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则不宜采取逐头治疗方案。总之,要坚持“早、快”原则,尽可能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
(3)合理组方用药
如果发病群体较大、头数多、感染较严重时,应立即采取群体用药的措施,一是饲料加药,二是饮水加药。当呼吸道疾病在猪场流行时,往往采食量下降,因此饲料加药可能难以凑效,需要考虑加大用药剂量或饮水加药。
常用比较有效的可供选择的组方有:①氟苯尼考50 g+头孢噻呋50 g+氟尼辛葡甲胺1 500 g/吨饲料,拌料饲喂,连用5~7天;②泰妙菌素150 g+盐酸金霉素300 g/吨饲料,拌料饲喂,连用5~7天;③酒石酸泰乐菌素400 g+盐酸多西环素150 g/吨饲料,拌料饲喂,连用5~7天;④替米考星200 g+盐酸多西环素150 g/吨饲料,拌料饲喂,连用5~7天;⑤爱乐新60 g+盐酸金霉素300 g/吨饲料,拌料饲喂,连用5~7天;⑥阿莫西林300 g+TM P 100 g/吨饲料,拌料饲喂,连用5~7天。
以上组方对细菌性感染呼吸道疾病和病毒性原发后继发细菌性感染的呼吸道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疾病发生情况选择性使用,用药不可过多过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防治效果,必要时在上述用药剂量的基础上可减半剂量再延续用药拌料饲喂7~14天;或选用可溶于水的原粉在饮水中加药使用7~10天。当病猪采食量大幅下降时,可采用肌肉注射用药加以治疗。常用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次如下:①氟苯尼考注射液:20 m g/kg体重,48小时间隔用药1次,连续2~3次;②头孢噻呋注射液:5 m 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次;③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3 m 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次;④恩诺沙星注射液:5 m 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5~7次。
S858.28
A
1673-4645(2016)10-24-05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