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6-11-16左少飞
左少飞
【摘要】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21.0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提高患者的脑灌注压,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良好。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2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这种疾病具有起病较急、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于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并且,由于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因此,治疗有一定的难度[1]。亚低温主要是指将体温控制在正常体温下,从而进行的治疗手段。有研究显示,这种治疗方式,对于脑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76例,给予亚低温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2±1.6)岁。实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0.3±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如给予降颅压以及神经营养治疗。并对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给予患者溶栓、抗凝、止血药、血管扩张剂等治疗。若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则对患者予以手术治疗[3]。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亚低温治疗。在亚低温治疗仪中加入95%乙醇500 mL,并将冰帽接口接好,戴在患者的头部。在其中安置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控制32℃~35℃之间。当患者的颅内压恢复正常后,再对其继续治疗24 h。复温时,每隔5 h上升1℃,直至患者恢复只正常脑温[4]。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并注意观察水温、体温的设置都是否正常,温度传感器有没有发生脱落等情况[5]。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开始后3天,对患者的颅内压以及脑灌注压变化进行观察。并于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从而使得患者的预后被有效观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1分:死亡;2分:植物生存状态;3分:重度残疾;4分:中度残疾;5分:轻度残疾或痊愈。患者若得分为5分,即为恢复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颅内压、脑灌注压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3天后,对照组患者颅内压为(1.21±0.13)kPa,脑灌注压为(6.63±1.11)kPa;实验组颅内压为(1.01±0.07)kPa,脑灌注压为(10.03±1.06)kPa。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要低于对照组,脑灌注压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患者随访三个月发现,对照组患者中,评分为5分8例(21.05%),4分7例(18.42%),3分9例(23.68%),2分9例(23.68%),1分5例(13.16%),恢复良好率为21.05%;实验组患者中,评分为5分20例(52.63%),4分3例(7.89%),3分5例(13.16%),2分7例(18.42%),1分3例(7.89%),恢复良好率为52.63%。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的起病较急,病死率较高。即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也很容易发生致残的后果。并且由于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发病后,常出现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并发症,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造成患者的脑组织进一步损伤,产生预后不良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治疗过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降颅压措施,改善脑组织出现的继发性损伤,从而提高预后效果。有研究表明,亚低温对于防治脑损伤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低温的状态下,使得患者的脑组织钙浓度得以稳定。并对白三烯及氧自由基进行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的颅内压得到有效降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21.0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华伟.不同饮食营养方式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保守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26:96-99.
[2] 吴孟章,欧阳荡玉.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意义[J].临床荟萃,2012,01:63-64.
[3] 郭晓燕,李爱琼,詹 冀,周 捷,梅元武.局部亚低温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清NSE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04:214-216.
[4] 孙 刚.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2,07:1219-1221.
[5] 王 凯,肖玉强,付立旗,王晓民,王玉春.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09:15-16.
本文编辑:孙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