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放射线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临床研究分析

2016-11-16安成芳王永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诊断方法临床研究冠心病

安成芳 王永红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放射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以及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学上的统计学原理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方法,研究组运用放射线检查作为诊断方法,在诊断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相关分析之后,对照组患者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84.7%。特异性为83.2%。研究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3.5%,特异性为94.6%。此外研究组患者对于诊断过程以及诊断结果的满意率为9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加以放射线检查的应用,效果明显,相关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康复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方法;射线检查;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对于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保证有着极大的影响[1]。目前在对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本文在结合我院病例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对不同射线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5.6岁。所有患者在诊治过程中除了病变部位外其余器官均可视为正常工作的状态。本次研究进行前均取得了所有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同意,利用随机学上的统计学原理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与本次研究无关因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是放射线检查方法。在对患者进行造影诊断之前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查,最佳的受检查心率为70次/min,如果患者心率在被造影前达到了80次/min或以上,相关医护人员要让患者口服25~50 mg的倍他乐克,从而使得患者心率能够降低到最佳受检状态。目前在临床上所使用的造影剂为欧乃派克,对患者进行造影扫描的机器是飞利浦BrillianceCTrM64层螺旋机,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扫描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医护人员把扫描时间控制在12~14 s。在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把无菌导管送到患者主动脉的根部,然后对患者的左冠动脉进行体位投照,所选投照的个数应该控制在4~6个,然后在对患者的右管状动脉进行2~3个体位的投射。在造影结束之后,由相关经验丰富的医师对于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所使用的软件均为SPSS 14.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相关分析之后,对照组患者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84.7%。特异性为83.2%。研究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3.5%,特异性为94.6%。此外研究组患者对于诊断过程以及诊断结果的满意率为93%,远高于对照组的82%(P<0.05)。两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均未出现过敏以及呼吸困难等现象,在诊断过程中所得到的造影的显影结果均为良好。

3 讨 论

冠心病是目前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病发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对于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保证有着极大的影响[2]。临床上对冠心病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但是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并不能够满足于现代医疗的要求,其存在创伤大,诊断精确率低等缺点,这对于患者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常规造影方式相比,放射线检查更具有优势,其在诊断过程中能够实现无创造影,并且在造影过程中能够把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降到最低,这对于患者自身康复与治疗的活动的开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

除了上述优点以外,放射线检查的效果也比较突出,当对患者进行放射线检查时能够实现对患者斑块钙化程度的判断,通过造影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能够对病变密度进行分析,这样一来除了冠脉造影被发现外,还可以辨别出软斑块,这是普通冠状动脉造影所不能够做到的[4]。软斑块的发现更有益于医护人员对于病变原因的分析,这对于针对性治疗活动的进行有着决定性意义。另外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相比,放射线检查在检查时间上更加短,其对于患者所造成的辐射程度也较少,这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除此之外,放射线检查还能够明确的表示出冠状动脉血流的状态,这对于诊断准确性的提升至关重要[5]。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加以放射线检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也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痛苦,这对于患者治疗的展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了解与应用,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龚 勇.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现况[J].中国心脏病学杂志,2015,13(6):416.

[2] 吕 滨.多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14,41(2):6-9.

[3] 杨云辉.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26(10):993-996.

[4] 江 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冠状动脉腔内充盈缺损的初步探[J].放射学实践2014,22(06):544-557

[5] 吴康敏,等.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及价值初步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22(5):373-6.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诊断方法临床研究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基于PLC技术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方法研究
儿童腹痛门诊诊断方法的评价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