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元背后的教育大民生
2016-11-15雷杰能
雷杰能
上栗县,江西省最西边的一个农业县,毗邻湖南省,近年来农村学校“旧貌变新颜”,校园建得一所比一所漂亮,窗明几净的新楼房,色彩鲜艳的外墙装饰,平坦宽敞的塑胶跑道操场,摇曳多姿的花草树木……上栗县教育局局长姚义何自豪地说:“我们的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
玉山县,江西省最东边的一个农业县,与浙江省接壤。该县的农村学校已打造成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镶嵌在山水田园中的校园景观以江南水乡风格为主调,统一教学楼、食堂、厕所模式,外墙装饰全部采用真石漆,屋面全部改造成坡屋面,以琉璃彩钢瓦盖顶,显得宁静别致、清新素雅。
春风拂过满眼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江西省的农村学校正在经历着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农村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好的环境在校园”。
2013年,一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攻坚战在赣鄱大地拉开了序幕。省委、省政府决定统筹整合资金50亿元,集中财力,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今年6月,经专家验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涵盖全省11地市100个县(市、区),共新建、改扩建包括农村村小、教学点在内的农村学校1.1万余所,超额完成了三年规划的1万所农村学校建设任务,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兑现了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公平接受有质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
让城乡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发展出现了“城里挤、乡里弱、村里空”的问题。很多地方出现乡村学校“空心化”现象。因此,很多农民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学。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到城里去读书,在城里租房住,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老百姓盼望自己的子女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把百姓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省委、省政府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高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高位推进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以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以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最薄弱的地方下手,从最关键的地方切入,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破题之笔不同凡响,全省筹集资金50亿元,以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学校以及添置教学设备。这是江西历史上对农村学校建设集中投入最大的时期。
“穷省办大教育”“钱从哪里来?”江西的大多数地方财政并不宽裕,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资金由省、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省级负担75%,县(市、区)级负担25%。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全省各地都开动脑筋,通过向上“争”,对外“引”等办法,多渠道融资完成标准化建设。上栗县近年来整合各类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进行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县159所学校,有146所学校得到了改造,而投入城市学校的建设资金仅占建设总资金的5%~7%。
江西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三年多来,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省共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384.7万平方米、运动场527.3万平方米、围墙97.2万米、校门5231个,全省农村学校彻底改变了“无校门、无围墙、无操场、无厕所”四无现象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简陋现象,学校成了当前农村最漂亮的地方之一。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提升投资效益,这是江西省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个亮点。湖口县是江西省的“北大门”,农村外出人员多,全县的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农村学校的生源变化大。湖口县认真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推进全县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变“撒胡椒面”式的投资建校方式,整合村小资源,适度集中办学,在相对中心的地带重新建校,联村办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记者在湖口县均桥镇源塘小学了解到,这所隶属江桥中心小学管辖的村小,是全镇最大的村级完全小学,现有学前班到六年级7个班级层次的小学生160多人,教师15人。这所学校能够形成如此的办学规模,是因为两年前整合了罗垅、兰亭、南港、坝桥以及原源塘小学5所村小资源。湖口县教育局校建办翟主任告诉记者,联村办学、建设次中心学校,是湖口县应对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冲击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县里整合几项资金共120万元,改扩建了可以容纳300人就读的源塘小学。
翟主任陪着记者在源塘小学校园内边转悠,边介绍说,整合资源后,校园面积由原来的不到3亩扩大至5亩多。以前那几所村小教师配不齐,只好请代课教师,现在全校有15名教师,且都是青年教师,教研的氛围形成了,并按上面要求开齐了课程。以前偏僻农村学校的学生没有见过电脑,现在源塘小学已为学生配置了20台电脑。
联村办学后,凸显了规模效应,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上升,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适度集中办学的新模式破解了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提升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内涵,真正让农村孩子也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的教育。
龙南县在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同时,利用村小和教学点的富余闲置校舍建设村级公办幼儿园,目前有26所村小和教学点附设村级公办幼儿园。这不仅盘活了教育资源,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资溪县投入20多万元资金对一所村小陈斜小学进行翻新改造,“投入20多万元,学生才8个,如果按学生比例算,在每个学生头上花了2万多。刚开始想想也会觉得可惜。”资溪县教育局何昀局长说,“但是只要有一个学生,就是一所学校。是学校就要按标准配齐设备,这才是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幸福和希望,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让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成为好学校
水源小学是上栗县一所与湖南省交界的村小,但距离县城只有5公里路程。按常理,这样的地理位置,学生很容易流向县城而成为“空壳校”,但该校学生却稳定在300人左右,6个年级,14个老师,办学规模处于饱和状态。原水源小学校长王先芳向记者坦言,水源小学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源流失严重,全校300多学生就流失了100多人。“是全县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让我们这所乡村小学起死回生,流失的学生又都回来了。老百姓说,现在学校建得这么好,而且安装了液晶触控一体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县城里的老师来支教,我的孩子为什么还要跑到外面去?何况,到外面去读书每个学期要多花几千块钱。”王先芳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