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
2016-11-15邱少平
摘 要: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改革中,由于一些当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强烈反对改革,致使改革功败垂成,改革家也大多成为悲剧人物。回顾历史,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改革;失败;利益;启示
纵观中国古代的每次改革,都遭到了落后保守势力的极力阻挠破坏和强烈反对,致使改革步履维艰;改革家受到无理指责和谩骂,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大多结局凄惨,甚至不得善终,成为悲剧人物。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了两次变法,前后达一二十年。他使秦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西陲小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秦国能够最后消灭六国割据势力、统一中国是和商鞅的改革分不开的。商鞅变法,从本质上说是一场地主阶级政治革命,使旧贵族受到了沉重打击。因此,变法一开始,就遭到了他们的坚决反对。在变法中,以公子虔、公孙贾为首,纠集一千多家旧贵族在一起闹事,并教唆年幼无知的太子驷出来捣乱。商鞅毅然对公子虔施以割鼻的重刑,对公孙贾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在渭水之滨处死了700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又把一批旧贵族流放到边远地区,从而维护和巩固了变法的成果。商鞅并不是不知道“宗室贵戚多怨望者”,隐士赵良曾劝他放弃新法和职位,隐居以避祸,但为商鞅所拒绝。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这时,原先受到打击的旧贵族看到报仇的时机已到,便一齐联合起来,使出弄虚作假、颠倒黑白的卑劣手段,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带领手下的人和老母亲走投无路,束手被擒。商鞅被车裂示众,全家都遭杀害。
北宋王安石以政治家的雄伟气魄,针对不可变法的种种言论,勇敢地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针对北宋中期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持续了十多年,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的军事力量,开始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王朝贫、弱、忧、患的局面,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然而,王安石变法是从封建国家和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更偏重反映了中小地主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既得利益是一种限制和分割。因此,在地主阶级内部财产与权力再分配的斗争中,必然要引起特权阶层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保守派旧官僚的反对。保守派势力很大,他们是一批元老重臣,还有两宫太后(仁宗曹后、英宗高后)和皇亲国戚作后盾,气势很凶,其中司马光是其代表。公元1070年二、三月间,他一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以关心、规劝为名,行攻击诬蔑之实,公开挑战。同时又向神宗告御状,指责王安石倡邪术、乱天下,骂王安石是“乱臣”、“民贼”,表示与王安石不共戴天。保守派除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外,还从各个方面肆意诋毁新法。他们或者重复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攻击新法是追逐商贾之利;或者以唯心主义者惯用的天变灾异来攻击新法,把天干地涝、山崩地裂都归罪于新法,甚至于天上响惊雷也成了不祥之兆;或者对每一项新法内容吹毛求疵,刻意挑剔和百般诋毁;或者干脆直言不讳地指责新法侵害了官僚利益;更多的则是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攻击新法。如郑侠画了一幅《流民图》,把因天干而造成的人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的情况绘入图中,送给神宗看,诬蔑这是新法造成的。时两宫太后也在场,她们流着眼泪说:“王安石变乱天下”。神宗受此感染,也流泪退朝,命王安石“裁损”新法。在保守派的一片反对声中,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神宗也逐渐惶惑动摇起来,甚至发展到不信任。于公元1074年、1076年,王安石被迫两次去职。第二次去职后,未再起用。1085年,对于推行新法起决定作用的神宗一死,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对新法加以全盘否定,致使新法破产。王安石也于1086年抱恨而终,终年66岁。即使王安石去世了,反对派还在对他进行恶毒攻击,致使王安石的形象在历史上愈抹愈黑。
明朝张居正认为,明朝中期政局混乱的原因在于吏治腐败。因此于公元1573年提出“考成法”,即根据“功实”任用官吏,裁汰了一批因循守旧的官僚,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空前提高,致使朝庭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明史·张居正传》)张居正对官僚集团的得罪不仅来自整顿吏治和实施考课,而且还在于全面而又彻底地丈量土地,大量隐瞒的土地被查出,既得利益者当然恨之入骨。张居正丈量完土地,又马上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即将原来按户头和人丁使差派役的方法统统改为按丁、粮结合的方式,将差役与土地的拥有量和财富的多寡联系起来,并且统一用货币支付来取代赋税交粮、差役征人的办法,财多者多出银两,财少者少出银两,政府再用这些钱来雇役。虽然张居正改革改变了嘉、隆以来财政恐慌的窘状,使得“太仓所储,足支八年。”(《张文忠公全集·文忠公行实》)在“富国强兵”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它对官僚地主的利益损害太大,因而招致了他们的疯狂反抗。面对反对者如潮般的谩骂、诽谤和中伤,张居正毫不介意,泰然处之。他已完全将个人的毁誉、得失、甚至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求在生前实现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就连他父亲去世,他也不曾回家守制。他的父亲病故老家江陵,按封建礼法,他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但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下,他让儿子回家奔丧,自己仍留在京城任职。这样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他父死不奔丧的事大做文章,纷纷向神宗弹劾,说他“忘亲贪位”,还有人甚至在大街上到处张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雨。张居正死后,那些对张居正怀恨在心的大臣们更趁机反攻倒算,纷纷罗织罪名,甚至说他试图篡夺皇位。因此,他的一切尊号、谥号被剥夺殆尽,甚至还差一点被剖棺戮尸。明神宗还下令查抄张家,害得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酷刑拷打后自杀身亡,次子充军。
此外,像战国吴起变法、唐代永贞革新、北宋的庆历新政等,其结局都大同小异。
中国古代的改革家虽无一例外都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其阶级统治,但在客观上都产生了富国强兵的积极效果,缓和了阶级矛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他们将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以顽强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气,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推进改革事业,着实可钦可敬!可歌可泣!
然而,改革要付出代价,这是历史的规律。今天,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看看我们先人所走过的路,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它不可避免地要触犯那些腐朽落后势力和既
得利益者,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因此,改革并非易事,要有克服风险的准备。
第二,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旧时代,由于受阶级的局限,古代改革家代表的
是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以求得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长久巩固为目的。他们很少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因而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三、将改革的成败完全寄托在某一位君主的支持上也是靠不住的,一旦最高统治者中途弃世或决心动摇,改革就无法進行下去,改革家就会因抵挡不住落后保守势力的疯狂进攻而败下阵来,最终造成个人的人生悲剧。
作者简介
邱少平(1963-),湖南沅江,汉族,本科,职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历史与文化。